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游黔灵山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双龙    阅读次数:8192    发布时间:2016-03-15

夫山川常以名灵者,盖因山水相宜,地势诡制;集天地之精,毓万类之生也。

中都黔灵山,余早有所闻而未曾一见,昔尝览思南田维华所撰《贵州建制史新论》载其志云:“贵阳黔灵山者,与黔东梵净山皆佛教名山。”清康熙十一年,赤松法师草创精舍,名曰弘福,去今约四百年矣。

今年五月廿五日,余始游于黔灵。初临山前,唯觉四峰嶕峣,山门右侧绝壁镌刻“黔南第一山”,五字敷以丹砂增彩,格外醒目。时值仲夏,日在辰巳之间,虽据高原之势,誉爽爽之称,昼熏夜蒸,亦感酷热难当。及步入山林,所目者佳木秀繁而紫薇初绽,泉水泠泠而飞瀑悬珠,林壑幽然而暑气全收;所闻者游人鼎沸,或倚声而歌,或按节而弹,黄发垂髫,接踵徐行。

沿溪而行,抵三岭之麓,盖因免于跋涉劳顿而穿山凿石,以平通山外。由是三岭大隧,其间约千二百步,常使游者行于内而形骸抑于外。或独行其间,万籁殄灭,自觉心神沉寂;或庶声共振,如置洪钟,常感灵知震恐。方出其隧,风朗日清,乾坤昭灿,而谓有烂柯之慨。

前行约二十步,隐约有大池者,池广而澄碧似玉,映带苍莽,浑然如一。两岸古柏神木,隐天蔽日;华阙穷奇,觚棱腾应龙之翼;英烈垂范,碑碣擎四宇之表。沿曲径攀援而上,飞阁磴道,崇台互嵌;木石相出,盘根虬奇,使人望而生畏。方至半山,见有游者群而欢谑,近视之,则知众乃戏猴也。观其所为,常赂以瓜果素食而招揽群猴相近食之,猕猴恬然未知有礼揖之仪,于是众皆哂其状,甚为可爱。然则猕猴性多直率,既予之舍而戏其性,当其予而未得也,必恼怒扑人而反咎其害。

及至山顶,则紫云腾雾,梵音盈耳;精舍棋布,宝塔高骧,即知弘福在望矣。夫弘者,宏也,大也。盖言施佛者光扬佛法,求福者广大其福也。自其始创至今四百年间,僧侣嫡庶之众,信徒求福之广,黔地未之有也。故其称黔南宝刹之首,今也见之,名副其实也。然则余非有佛缘之人,自不喜道观玄同,而惑死生虚诞。古人云:“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而观众人手执香火,不辞劳苦,远拜于蜡像之前,毕恭毕敬,作揖叩首,虔然默念,是欲有求于神灵也。

夫神灵完人之愿,而人欲无厌,无厌则世事欺罔,而于神灵也,岂无所求者哉?故封祀之典,三牲必办;亡灵祷誓,大羹是备。于是神王有杀牲之飨,黎庶怀抱怨之思。神共怀其私,而后大公天下,何得而为焉?故伏首请命,余实虚之。然则余之福也何为?凭三尺之躯,踵前烈之高衢,而邈六合之浩荡;以众能之才,博群文之经典,而善万物之得时。古人云:情随事迁,修短随化。今之寄言于文辞者,安知荣辱之所如?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112727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