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门槛上的婶娘
瘦太阳呆在枣子树上
冷光把枣子颗儿洗得更加瘦小
老北风不紧不慢
踱入了矮矮的屋檐
而更矮的是头缠黑包布的婶娘
她坐在门槛上
一绺白发被北风撩起
恰似残菊 不停地摇摇晃晃
吃枣的孙子去了远方
打枣的儿子 在远方之远修房
而今 冬天己经深了
枣子该下树了
太阳瘦得走也走不动
老北风,你可不可以把婶娘的心思
捎给远方。
补缀时间的婶娘
正午的阳光软绵绵地爬在蝉声上面
刚冒出头的小白菜
相互掺扶着,站立在秋天的指尖
等待一瓢水的救援
矮屋顶上的炊烟,没有开出花朵
灰檐下的麻雀子,耷拉着几颗脑袋
坐在门槛上的老妇,我的婶娘
头上只有几根稀疏的岁月
她正在用针角,补缀时间
而爬伏在她脚边的瘦狗眯缝着昏眼
伸出的舌头上
吊了一滴耀眼的太阳
黑太阳把婶娘心事烙伤
六月六,晒衣物
翻捡出一些旧事
我的婶娘,要把它们晾晒在土坝上
一件老夹袄是嫁衣
补丁中的岁月酸酸甜甜
一顶黑毡帽是孩子爹
犟拐拐的黄历一去经年
儿子的皮衣,媳妇的花裤
小孙孙的识字本
防霉防潮
都得过一过大太阳
在土坝上,我的婶娘
捶了捶腰间盘的酸疼
揉了揉低血糖的眩晕
终于把置办了多年的寿衣
齐齐整整挂在枣树上
婶娘拄稳杖、喘匀气、一抬头
白花花的老天
一颗大大的黑太阳
再次把心事烙伤
婶娘的烟锅
大风把大风吹急
大雨把大雨打乱
我的婶娘猫缩在矮檐下
用烟锅把自已点燃
儿女们建设去了
家在留守
九九长的柳芽,在她的皱纹中淋雨
葫豆开的紫花,在她的老年斑上过风
春天正在到来
我的婶娘,长长地吸了一口孤独
在日子里搕响日子
搕响国与家
婶娘煮了一锅黄昏
灰雀子的黑翅膀划破竹梢上挂着的太阳
乌红血滴落在堰塘
折射得留守的黄昏,一片暗伤
我的婶娘,坐在低矮的门槛上
从老花镜下方瞅一眼空茫
把针尖在白发上磨快
就一线一线地将往事缝牢
在她身边,花狗子的鼻尖上亮着一枚喘息
无精打采的低鸣
在它肚皮凹下去又鼓出来
我的婶娘恨它一眼
捶了捶老腰杆,回到灶间
慢慢地煮了一锅黄昏
夜色装满婶娘的咳嗽
老了的太阳随着一片桐叶掉下来
掉在婶娘独门独院的地坝上
地坝空寂,夕阳空寂
坐在门槛上的婶娘
一脸菜色,两眼苍茫。
能走的都走了
婶娘要把老骨头搁稳
留守家谱
留守三分空地、一亩干田
夜,从井口上冒了出来
一只消瘦的鸡婆
咯咯咯地把乌红的夕阳啄破
剩一个残壳,装夜
装婶娘留守的咳嗽
婶娘和她的鸭
麻雀们叽叽喳喳争抢着蒿草上的日子
把小憩在田埂上的婶娘吵醒
羞答答的故事红在她的皱纹里
红烛在她眼里小去了影子
鸭婆们在脚边打围
鸭婆是她老伙伴
婶娘抿了抿瘪嘴
把留守的唾沫星子一咕噜咽下
竹杆一扬,
婶娘就赶了一长串夕阳走进炊烟
又用一长串呷呷呷
与斜檐对了对火
把日常生活吐得溜圆溜圆
种包谷的婶娘
旱了好久的老天
终于被山风吹出几滴雨来
扛一把锄头,背一篓柴灰
我的婶娘风急火急来到坡地
这留守的三分地,被杂草规划了两季
农历在婶娘的指尖上
掐算了整个冬天
种包谷,抢惊蛰
婶娘的舞蹈特别乡村
左手丢种,右手撒灰
右脚盖窝,左脚平土
一滴又一滴汗水,把日子润湿
而此刻,山风中摇晃不停的败草
也已经卯足了劲,
随时准备揉皱婶娘脸上还有点红晕年华
留守的黯伤
一只土雀子站在门槛上
一只土雀子在梳理往事的羽毛
门环上吊着的那朵太阳
随风摇响老年的叮当
婶娘跟在日子的后面
摇摇晃晃回到独院
两只鸭婆甩出三声呷呷呷
把秋天洞开
堂屋空空荡荡
婶娘一下子瘦小一半
只有神龛上留守的人间香烛
点燃她眼睛里的一点黯伤
一脸皱纹的黄昏
一地菜花把春天打开
把邻家炊烟染得金黄金黄
坐在矮檐下的婶娘
老花眼镜穿过斑鸠的翅膀
笑声以及年轻的衣裳
缀满油菜花香
侍弄了大半辈子的乡村
我的婶娘,要用针脚
小心翼翼缝在旧袄上
春风多事
一下子把她的白发撩乱
三月真的有点不淑呵
婶娘尽力把眼睛睁大
门外空茫
一脸皱纹的黄昏拐脚走来
婶娘的念想
狗尾巴草把蛐蛐儿毛绒绒的叫声
摇成麻黑麻黑的暮风
在矮檐下走了一遭,又走了一遭
我的婶娘隔着门槛
望一眼吊在檐下的满脸老年斑的月亮
心尖尖顿时酸了
她用她弯曲的手指,拈起一撮光阴
摁进留守的烟锅里面
叭嗒出好多好多念想
而最最紧要的一个念想
其实非常简单
屋檐下刨得的一点瘦土里
那几窝四季豆,几时能够发芽
作者简介:徐作仁,笔名,作人,网名:静水。1954年生,本科毕业,下过乡,当过教师。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最早有散文《发表在四川省兵工杂志《神剑》上并获得散文二等奖,后来在《诗刊》《星星诗刊》《中华传奇》《今古传奇》《情海一叶》《青年短诗大观》等刊物和书籍上发表过诗歌《栅栏》《黄昏,在河滩》《汲水的人》《回忆一场雨》、小说三合院的绝对隐私》《留言条》、散文三月的素描》等作品。现在是重庆江北区作家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中国微型诗社会员、重庆二月文学社会员、重庆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编辑:文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