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14日、15日在京召开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研讨会。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评委、获奖代表等100余位与会者,围绕“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主题,就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优秀作品要站得高、贴得近
“今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四向四做’的新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表示,一篇报道,人们往往是从主题选择看立场、题材取舍察方向、轻重多少品质量。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首要标准,必须始终坚持好。
“评委们一致认为,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作品,必须体现新闻传播规律,既要‘顶天立地’,又要有鲜明特色或创新表达。”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组评委、湖北省记协原副主席许万全说,“顶天”就是指紧扣中央精神,“立地”则是指接地气、冒热气的真新闻;鲜明特色或创新表达则是在文风和写作上的要求。
“主流媒体经济报道要站得高、贴得近。”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许志峰表示,在采写稿件《五问中国经济》时,通过深入采访国家核心经济决策部门,准确传递中央对经济形势和推进改革的立场、判断和对策;同时抓住受众兴趣点,将庞大复杂的经济问题串连起来,在众声喧哗时为公众提供权威声音,引导舆论方向。
一等奖通讯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以鲜明生动的语言和细节将主人公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短句式”的表达方式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练、脉络更加清晰。稿件作者之一、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王国庆认为,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记者应力求在“小灶”里做出“大鱼”,通过生动的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拉近与读者的“亲近度”,提升报纸的“悦读”率和影响力。
融合新技术 提升传播力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媒体融合规律,用优秀的作品、优良的文风、优美的语言,吸引读者和受众,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成为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课题。
“文风清新的电视新闻作品应该是摒弃八股式的套话、浮夸的大话,追求简单质朴的‘叙述体’风格,以匠心独运的策划设计和生动精彩的真实细节取胜。”此次新闻奖电视组评委、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赵微举例说,获奖电视作品《大国工匠》、《“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第一集《远方的包裹》借鉴融合纪录片的优势,包装形式新颖、画面制作精良,通过更强的可视性获得更多观众的青睐,这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变革的趋势。
音频版节目在网络电台收听次数达22万、视频版节目在视频网站累积播放25万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阅读量超过3万次……谈到全媒体专题节目《歌声中的抗战传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胡国华感触颇深。“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方向是前提,舆论导向是灵魂,新闻志向是动力,改变文风是抓手,情感投入是依托,媒体融合是出路。”他说。
清新文风来源于深入采访
语言反映文风,文风体现作风。生动的细节和语言往往来源于记者深入的采访。
“今年我主持并带领十余位记者深入革命老区进行《再宿农家看脱贫》专题调研,走村寨、宿农家、听民声,反映老区渴望脱贫呼声,揭露扶贫领域形式主义苗头和倾向,并对老区建设提出建议。”新华社高级记者徐江善说,这组调研正是深入基层改进文风的收获。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新闻工作者写作的源泉和创新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深入基层,我们的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才能得到升华,这是坐在办公室里体会不到的。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前,在百姓朴实生动的语言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学生。”在光明日报社驻湖南记者站领衔记者唐湘岳看来,稿子不是给自己收藏的,而是给千千万万读者看的。如果不好好钻研业务,稿子写得没新意、没技巧、没热情,满是空话套话,读者不喜欢,就不会产生好的传播效应。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张百新表示,新闻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时代主题、时代脉搏,用清新正气的文风体现新闻工作者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引领昂扬向上的时代新风。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王思北)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