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外 >> 正文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会在云南德宏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孙卓    阅读次数:11097    发布时间:2017-05-28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会在云南德宏举行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工作,5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办,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德宏州文联协办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会在云南德宏举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名誉主任玛拉沁夫,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乌热尔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阿扎提•苏里坦、景宜,《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侯胜,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板岩过,德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世庄,德宏州政协副主席杨丽云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蓬勃发展,但相应的文学理论批评却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缺乏创新、理论批评队伍文化积淀不足、文学评论家与文学创作现场脱节、批评精神缺失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一大瓶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少数民族作家、评论家以及当地近30位作家就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的具体举措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创作与理论是文学的两翼


玛拉沁夫谈到,创作与理论是文学的两翼。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态势迅猛,而相应的文学批评却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为确保两者平衡发展,并驾齐驱,应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尽快培养一支少数民族文学理论队伍,引领文学创作和批评健康前行。

“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乌热尔图表示,我们应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本民族文化的沃土,以开阔的艺术视野、清醒的历史意识,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实现理论创新与创作实践的共同突破。

当下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日益频繁,文艺传播方式、文艺市场日趋复杂,因而文艺批评的导向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阿扎提•苏里坦谈到,没有文学理论的研究,文学创作难以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作家应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为进一步发挥文学消弥隔阂、感化人心的作用,推出更多饱含真实情感、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应提高对文学理论的重视,培养更多的优秀评论家。


“团体出击”迎接机遇与挑战


景宜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创作之初,一些知名评论家的评论是如何使自己得到文学精神的鼓舞,从而校正文学创作的航向。“文艺理论对我的成长起到了推动、指引、提升的作用。”她说,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们应“团体出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为精神指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以此指导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设,从而最大程度推动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发展进程。

当下中国文学面临新的广阔前景,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也已经形成了健康、活跃的发展态势,这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同时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会上多位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评论家指出,从事文学评论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以及广泛、及时的阅读与思考,这对研究者的耐心与恒心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现如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的刊发平台较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缺乏,也都对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发展形成制约。

评论家纳张元谈到,少数民族文学具有其内在的独特性,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既为民族文艺评论家提供了精彩独特的研究对象,也对其知识储备和艺术视野提出挑战。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必须找到文化的原点,立足所书写民族的文化沃土,保持与时代、社会和世界的互联互通,密切关注作家们的最新创作实践,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人才培养扶持力度亟待加强


“整合一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理论队伍,是一个很重要、很紧迫的任务。”作家冯艺表示,当下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缺乏关注与推介,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家队伍的建设将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遗憾。少数民族文学理论队伍的培养扶持方式、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的发表渠道如何拓展、如何最大程度影响到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进程,将成为专家们进一步讨论研究的问题。

赵晏彪表示,《民族文学》等文学期刊已经自觉担负起扶持培养少数民族文学理论队伍的使命。他谈到,《民族文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建设,近期就正在梳理评介当代少数民族80、90后作家作品。同时,《民族文学》也通过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之间的双向翻译工作,为理论评论家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文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架设了沟通的桥梁。

为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少数民族理论评论人才建设,与会作家、评论家提议,相关部门可筹办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培训班和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培训班,为理论评论家的交流与成长提供平台;精选一批少数民族作家、评论家的优秀作品结集成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开发行,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凝聚共识,促进交流;设置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奖,鼓励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创作。

尹汉胤、杨继国、金学泉、赵剑平、哥布、倮伍拉且、鲁若迪基、庆胜、沙红英、孙宝廷、冯霄、张再学、禾素等作家、评论家也参加此次会议。

会后合影


【编辑:与文为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732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