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孔学堂 在开放、包容和创新中“走出去”
——对话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徐圻
本网记者 赵 曌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徐圻(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人物名片】
徐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贵州省首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201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八周年之际,贵阳孔学堂盛大举行丁酉年祭孔大典(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9月28日,贵阳孔学堂2017(丁酉)年祭孔大典盛大举行。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八周年,贵阳孔学堂落成五周年。
“先圣往哲,立范垂仪。大成山下,广为祷祈。孔堂上下,集思广益。兴文明德,不遗余力。”主祭人徐圻朗声恭读祭文。
大成殿下,嘉宾云集。前来参加祭礼的专家、学者、孔子后裔、市民、学生肃穆而立。和往年有些不同,人群当中几个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代表,正有模有样拱手作着大揖礼……
当天的典礼,参加了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全球二十多家单位发起的“全球祭孔联盟”的全球直播,并通过中国孔子网、凤凰网、多彩贵州网、孔学堂官网等媒体全程直播。
“文化一定不是一个盾牌,其生命力应当体现在交流、交融甚至交锋中。”如徐圻所言,贵阳孔学堂,以及它所传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姿态“走出去”。
典礼之后,徐圻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弦歌五载 “自选动作”的创新前行
2012年9月28日,时值孔子2563岁诞辰,贵阳孔学堂在花溪大将山旁正式竣工落成。
“就是想在国家5A级景区花溪十里河滩建一个文化平台,供老百姓休闲放松,进行文化熏陶或者文化体验。”五年前,贵阳孔学堂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中破土而生。
“所以说,孔学堂不是党委、政府项目建设的‘规定动作’。”在徐圻看来,孔学堂更像是一个贵州独创的“自选动作”。
“自选动作”,意味着更多的“发挥空间”。
漫步孔学堂,棂星门、孔子像、大成殿,拾级而上,是杏坛、奎文阁……占地面积13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汉唐建筑群,沿袭着一般孔庙的寻常规制。但它同时又在“打破”。
“区别国内大多孔庙的祭祀功能,我们将传承、教化、学习功能摆在首位。”贵阳孔学堂的英文翻译“Confucius Academy of Guiyang”很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用academy这个词,而不是temple。”徐圻说,“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学堂,而不是庙堂。”
贵阳孔学堂在核心建筑的“配置”上沿袭传统孔庙的规制,但它在功能上创造性地超越了一般孔庙
三个多月后的2013年新年元旦,贵阳孔学堂第一期公共教化区正式开放。
明伦堂里,每个周末面向市民公众免费开展传统文化公益讲座,通过电话、网络媒体、报纸报名参加。讲诸子百家、讲文化艺术、讲音乐礼仪、讲茶道养生……“将近五年来,530多场讲座从未中断。”徐圻说,这个讲堂,成了孔学堂传播国学、教化人心的重要载体之一。
六艺学宫里,在给青少年教授琴、棋、书、画、诗、礼。徐圻说,孔子时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礼,是“老六艺”,孔学堂传授的,是“新六艺”。
孔学堂“开发”了“孔学堂四礼”——面向小学生的开笔礼,破蒙启智;面向青年的成人礼,成人立志;面向长辈的敬老礼,尊老重孝;面向新人的传统婚礼,合卺复礼。“在可以容纳5000人的礼仪广场上,利用节庆时间,用中华传统的道德教化,来培养市民的文明素养。”
“市民可在此坐而论道、以文会友,可在此吟诗作画、品茶下棋,可在此曲水流觞、畅叙幽怀,还可在此俯瞰十里河滩湿地公园的独特美景,享受爽爽贵阳的清凉惬意……”徐圻说,这是除了祭拜功能之外,兼容教化、礼典、典藏、研究、旅游等的孔学堂。
孔学堂“筑城四礼”之一的中华传统婚礼
●开放和包容 是“走出去”的生命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面朝孔子像,来自贵州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们,用带着异国口音的中国话,念诵着穿越两千多年时空而来的孔子名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在这里变成了相通的语言。
“文化是一个桥梁、一个纽带。”徐圻一直强调,“不同的文化在一起,应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来自贵州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朗诵孔子名言(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研修西方哲学的徐圻,做着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立身国学传播的孔学堂,则在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讲述。
今年7月,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将访华的贵州行程唯一一站,定在了贵阳孔学堂。当月,徐圻率团赴韩参加第一届忠清儒教国际论坛,应大会邀请发表主旨演讲,并代表贵阳孔学堂与韩国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韩国之行,贵阳孔学堂与韩国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等成功签约合作。
8月,第五届知行论坛暨文化复兴与阳明学的当代传承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孔学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单位的150余位阳明学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文化复兴语境下阳明学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大成殿下,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研究着中华传统的“大揖礼”,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成为孔学堂一道亮丽的风景(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颇具影响力的《华尔街日报》,曾在其国际版的头版发表题为Confucius comes back in China(《在中国,孔子回来了》)的长篇报道,被国内多家网站和媒体转载、转引,称“当下中国的儒学复兴现象”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
孔学堂,以及它所传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从贵阳的花溪河畔,朝着世界文化舞台“走出去”,成为贵州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文化一定不是一个盾牌!”徐圻认为,文化对外交流的关键,在于开放与包容。“它能够接纳,能够进行交流、碰撞,甚至进行交锋,都可以。”他说,“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种新的价值观会产生,或者说在旧的价值观当中会出现一些新鲜的元素,然后让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强大。”
徐圻说:“这是我一贯认为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如果是要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一定具备这样的品格。”
孔学堂的“开笔礼”,意在破蒙启智,鼓励孩子们奋发学习,立志成人(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以小见大”的孔学堂
反观“走出去”的最终目的,仍是教化、认同和接纳。徐圻说,文化建设必须“走心”,“这事儿急不得。”
祭孔大典的第二天,孔学堂的“开笔礼”走进了修文县实验小学。“撇画要写得自然舒展,捺画粗细分明……你们学习‘人’字,是要告诫你们要相互扶持、互相帮助,奋发学习,学会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刚入学的孩子们,一笔一划写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字……
过去一年来,“孔学堂四礼”走进社区、走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孔学堂·知行贵州文化之旅——走进市州”大型文化推广活动迈开了步伐。
孔学堂怎么样深入人心,道德教化怎么样取得效果?“还是要深入到群众,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当中去。”徐圻希望,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寻常百姓家“落地”。
“老百姓非常欢迎!”徐圻说,2017年的“孔学堂·知行贵州文化之旅”,将继续走进安顺、毕节、六盘水、兴义、安龙、六枝、织金等七地,为贵州中西部地区民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2016年5月,孔学堂“知行贵州·文化之旅”走进黔南都匀
这一年来,徐圻还做了一些事情。
5月,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文化厅与浙江省文化厅共同出资,助力贵州省话剧团携手浙江省话剧团联袂打造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此心光明》在贵州首演,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跌宕起伏的“知行合一”之路跃然呈现。
7月,心学大师王阳明诞辰545周年之际,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王阳明国际漫画展”在孔学堂开幕。这是继2015年贵阳孔学堂成功举办“世界的孔子”国际漫画展之后,首次在国内外推出以王阳明为主题的国际漫画展。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2400余幅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展示不同文化视觉下的王阳明及“阳明心学”。
关注国学传播的“当代呈现”,徐圻更关注其“现实意义”。
“我们在孔学堂成立了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态研究院。”徐圻说,这个研究院从阳明心学出发,立足当下,关注现实,尤其是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各种心态问题,着眼现实社会心态问题的解析与应对。徐圻的目标,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管用”。
从文化出发,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徐圻说,孔学堂在做一件“以小见大”的事情:立身小小的孔学堂,传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个典范,或者说做出一些带有共性的成绩,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普遍、普适的现实价值和当代应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文化部分做一点贡献。”
祭孔大典当天,不少市民自发而来。孔学堂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一般在群众中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网记者 杨昌鼎/摄)
记者手记
润物无声 在创新中持之以恒
一年前的祭孔大典之后,采访徐圻。那是他“到任”孔学堂的第二个年头。
从公众的质疑说起,徐圻证明着孔学堂这个合理的存在。他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个“合理的存在”更加普适,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当下更具指导性。
一年来,孔学堂“走出去”的实践,不断解答着徐圻的疑问。
润物无声一般,走出孔学堂的“孔学堂”,正探索出一条与时俱进的、更具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徐圻欣喜的是,孔学堂传颂的“礼”,在越来越多的公众间“复兴”,在越来越广阔的世界文化舞台上获得认同。
弦歌五载。孔学堂的第五次祭孔大典,主题中有一句“继往开来”。徐圻说,这是指孔学堂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古为今用、除旧布新,传递中华文明的薪火。
这件事情,必须坚守,亦值得坚守!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