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读书月迎来第十八届。18年,于一个人,是成年的标志;于一个品牌活动,则是迈入新阶段的关键节点。如何进行机制创新,让阅读面向未来,更加惠民,是深圳读书月急需考虑的问题。
本届深圳读书月将年度主题确定为“新时代 新阅读”,一方面体现阅读的凝聚力,一方面体现深圳全民阅读强大的时代性。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曹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读书月,深圳形成了‘以阅读为荣 以阅读为乐 以阅读为用’的新风尚。同时在新时代下,我们也在创新阅读形式,让它体现出时代性,以创造更多的可能。”
弘扬十九大精神 注重价值引领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突出读书月的责任担当,是本届读书月的重要主题。曹宇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主题书展”“诗韵南山·祝福中国——南山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诗文朗诵大赛”“重读红色经典——青少年红色阅读特别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凝聚社会共识、坚定发展信心。
重视社会价值导向引领一直是深圳读书月的强项,打造了“推荐书目”“年度十大好书”等导读榜单,孕育了“深圳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等导航活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和谐社会风尚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种注重社会导向的做法使得深圳读书月不仅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也调动起了社会阅读力量广泛参与。深圳读书月坚持“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运作机制,鼓励民间阅读组织广泛参与,推动阅读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家庭,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阅读氛围。“只有各类社会阅读组织蓬勃发展,深圳全民阅读才能真正实现由政府倡导向社会自觉推动的转变。”曹宇说。
这让深圳读书月变为一场全民的阅读大联欢,广泛的社会性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对阅读的向往,也推动深圳的文化建设。
创新形式 引入主宾社概念
阅读推广活动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放在阅读本身,深圳读书月也不例外,然而想让阅读恒久持续下去,除了内容本身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形式创新。
今年深圳读书月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读书月的引领性,首次引入主宾社概念,邀请中华书局作为主宾社展销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图书,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发挥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力量,组织“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一本书的攀越”等层次丰富的阅读引领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这无形之中提升了深圳读书月的内容质量,让其内涵更加丰富。除此以外,深圳读书月将突出读书月的品牌影响力作为重点。除了继续做好“十大好书”“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深圳阅读指数报告”“温馨阅读夜”等品牌活动外,还通过“读书月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让“读书月”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我们通过线下推广与线上宣传,全面展现深圳读书月18年来的成果与亮点,并推出‘读书月品牌及经典活动回眸’,形成区区有精品、行行有活动的读书月大格局。”曹宇如是说。
随着深圳读书月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它增进阅读交流,突出阅读文化辐射力。曹宇告诉记者,深圳读书月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文化魅力,加强阅读交流。“我们还重点推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内外阅读名城之间的交流合作,汲取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宣扬读书月的理念主张,传播深圳声音,讲好深圳故事。”
在加大活动营销与品牌建设力度的同时,深圳读书月更凸显其人文关怀。它围绕未成年人、外来青工以及特殊人群组织关爱活动,营造惠及全市的阅读关爱氛围,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
结合城市特质 拥抱数字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无限空间。为此深圳读书月拥抱数字阅读,突出读书月的创新活力。
曹宇介绍说,深圳读书月继续办好“手机阅读季”,丰富“最美小书店评选”“书和她的朋友们——城市人文互动展”“地铁阅读季”等活动的数字化手段,为深圳市民搭建听书、手机阅读、社交媒体阅读的生活场景。同时,依托深圳作为“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在阅读平台、阅读形式、传播方式上探索创新,加强理论研究,组织举办《2016-2017年度深圳数字阅读用户行为报告》发布会、“首届全媒体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等行业交流会,确立深圳数字阅读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除了在形式上积极创新,深圳读书月还积极推动科普阅读,突出读书月服务深圳科技之城的使命情怀。曹宇告诉记者,深圳读书月结合深圳科技创新之城的城市特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阅读。
“我们策划了读书论坛科普科幻专场;举办‘晨星杯’全国原创科幻作品大赛,鼓励市民读者好学求知、大胆畅想、自主表达。”曹宇说,而“年度十大好书”“读书月推荐书目”等榜单加强对科技、科普、科幻类图书的推介,尤其注重引导中小学生阅读优秀科普图书。“我们一直提倡载体与内容的双向互动创新,切实提升全民阅读能力与水平。”
【编辑:与文为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