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碉楼,巷道布阵;螺星塞海,狮象把门;丝头系腰,地戏花灯……屯堡文化自从在贵州安顺扎根以来,虽饱经风霜,但仍完整地保存至今,与600年前的汉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堪称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安顺屯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价值?在现代社会又将如何传承?近日,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暨鲍家屯遗产保护研讨会上,国内20余位文物、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安顺屯堡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为屯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大明遗风 江淮古韵
安顺屯堡文化被誉为明代历史的活化石。溯其渊源,自然与明代历史密切相关。在实地考察中,导游讲述了屯堡形成的历史: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30万大军从江淮平原出发,远赴云贵地区,征讨云南元梁王,史称“太祖平滇”(民间称“调北征南”)。残元势力平定后,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云贵一带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这些来自大明帝国核心地区的江淮子弟兵从此扎根云贵高原。屯堡、屯堡人和屯堡文化由此逐渐成形,至今仍生生不息。
纵观全国,屯堡的遗迹虽然非安顺独有,但论完整性和典型性,安顺的屯堡文化在国内几乎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鲍世行表示:“600余年来,安顺地区发展水利,注重农业生产,营造了一个宜居的环境,荒芜的边疆建设成了‘山中江南’。屯堡人充满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主体意识,再加上长期以来建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制度的规范,大明遗风得以吹到今日。屯堡文化的生命力不容小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认为,安顺屯堡文化的形成是军旅移民文化结下的硕果。与一般的灾荒移民不同,这些大规模军事集团性移民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也相对较为发达。从建筑到水利工程,从口音到服饰,从饮食习惯到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这些眷恋故土的军旅移民都顽强地保存着其祖源地的烙印。江淮古韵在和西南边陲的地域结合中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军旅移民 价值丰富
在600余年历史的进程中,安顺屯堡能完好地传承至今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惊异的现象。其所承载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物质、非物质以及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之丰富,同样令人吃惊。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嵩龄肯定了安顺屯堡地区建筑形态的丰富性。他说,如鲍家屯明代瓮城及八大阵,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保持了屯军的军事建制特点。云山屯碉楼、寨墙的特殊设计,体现了军事防御的智慧。本寨里的四合院、雕花花窗、精美的垂花门楼则展现了江淮建筑的特色,带有大量明代江淮地区的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历史实物,这些建筑群落无疑能够佐证我们对明清战争文化、江淮民居、西南边陲历史文化等的研究。”
“安顺屯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同样可观。屯堡妇女服饰是典型的明代汉族服饰,俗称‘凤阳汉装’。丝头系腰、梅花管簪、尖头绣花鞋,组成‘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一个吊吊,腰上一个扫扫,脚上一个翘翘’的独特装扮,非常好看。这种服饰传自江南,但如今江南早已失传。”鲍世行说。
“从中原地区移民而来的傩戏在这里衍生出新的品种——军傩,以军事题材为主,没有才子佳人恩爱的言情戏;内容讲究思想性,皆讲述忠君报国的故事,没有《水浒传》一类的反叛戏;这种群众娱乐方式的演变与军队的性质密不可分。”苑利这样总结鲍家屯地戏的特点。
此外,安顺屯堡地区抬汪公等民俗活动、丝头系腰的传统手工技艺、花灯和山歌的文娱活动、鲍家拳等,都得到专家们的极大肯定。这些鲜活而又与众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具有传承和研究的重要价值。
屯堡留存下来的大量农业文化遗产也受到专家们的关注。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曹幸穗认为安顺屯堡地区的农业生产应定位为军旅农业文化遗产,其屯田农业文化值得深入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则对在鲍家屯发现的古水利工程格外欣喜。她说:“鲍家屯古水利工程在技术上体系完整,设计科学,功能全面,与都江堰的设计理念颇为相似,使得该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生活用水、排水、农产品加工等诸多功能。它既是研究我国水利和农业科技史的难得实物,也是研究我国农耕文化传播、演变和发展的重要物证。”
在安顺,这一幅生机勃勃的屯堡文化画卷,正如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元所感叹的:“是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历史文化与水利科学的有机结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
薪火相传 任重道远
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传统文化想要薪火相传,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鲍家屯,笔者看到,现代砖混建筑正在排挤传统建筑的生存空间;云山屯里大量民宅空置,人烟稀少,传统建筑的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大批青年外出务工,文化传承眼看着后继无人。专家们对此都忧心忡忡。
屯堡妇女的服饰颜色逐渐变得花花绿绿,与传统的服饰颜色相去甚远;地戏的道具令旗竟是用被面制作,没有了原来的元素……苑利对这些文化遗产中的“转基因”现象格外惋惜。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表示,反观国内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或多或少都存在操之过急、过度开发利用等现象,理论研究与保护方法不够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说,安顺屯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仍是任重道远。”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认为,要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更多地发挥原住民的力量,重视原住民的生存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屯堡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这样的观点与诸多专家不谋而合。鲍世行认为:“可以将屯堡分为三个‘圈’,最外圈保留屯堡文化元素的轮廓,最内圈保存原汁原味的元素,而中间则可以融合现代建筑,进行危房改造等,保障居民的生活。”苑利则强调了屯堡文化保护工作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研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应发动当地的百姓来参与,拉长产业链,在旅游开发时可抱团取暖,设计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此外要实现民俗活动的常态化,杂粮、军屯食品也可加以利用。”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不能割裂,可以创造条件将屯堡建设和发展成可持续的、非凝滞的生态博物馆,注重对文物和非遗的协调保护,努力实现有序发展,避免突变的发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说。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晓红则表示,政府会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给予屯堡地区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培养非遗传承人,加大对屯堡文化保护和抢救的力度,减少对屯堡的外来介入和干预,加强对商业开发的管理,与当地百姓共同努力,担起振兴屯堡文化的时代责任。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