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大山蜕变的缩影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长模    阅读次数:4959    发布时间:2018-08-31

——题记:海雀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地处乌蒙山深处,是“苦甲天下”的地方。1985年,这里的群众过着“家家断炊、衣不遮体”的日子,贫困程度之深震动了中南海。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变大山深处贫穷面貌。今天,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达82.5%,年人均收入增至8493元。值此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之际,敬以此文献给海雀、读给朝荣,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神州大地处处花开富贵,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美好蓝图一定实现!

 

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

2017年的8493元

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5%

到今天的82.5%

几行简单的数据

像时光一样,穿梭在云的边际

 

海雀

素有赫章“第三世界”之称的村寨

留下的,留念的

且是几行简单的数字

是的,数字简单

简单到一生的无私奋斗和坚守

这就是,海雀速度、朝荣精神

这速度,让世人惊觉

这精神,让大地沸腾

 

说你是苦甲天下的不越之地

说你是撬动贫瘠大山的新愚公

其实,海雀与你

就是行走在发展和生态

两条轨道上的一体

你把海雀插上了一双绿色的翅膀

你让海雀的人民滋生了心灵的荡漾

翅膀还在飞翔,心灵继续在流淌

 

生命在沉思

面对苦与穷的一张活地图

是不是该用一生的,血与泪

铸就一次烈火怒潮般的辉煌

海雀不甘,海雀人民不甘

既然是大自然绘就的地图

就会有,矗立在大地的理由

 

“靠救济解决不了贫困,

让山绿起来,让土肥起来,让水留下来,

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

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嘱托

不辜负、不自负、不责备、不怨言

求科学、立苦干、求发展、立实干

不苦在前头,走在前头,干在前头

又何以让人民甜在心头

你是这样想,也在这样干

海雀人民也围绕轴心在转

 

大山,似雄鹰展翅刚毅坚强

海雀,如深邃眼眸高瞻远瞩

 

谈何容易的愚公移山

海雀人民不想移动这座山

海雀人民也移动不了这座大山

海雀人民只想

以坚定的信念、用勤奋的双手

以无私的奉献、靠不懈的追求

在你的带领下

把这座山铸成绿水青山

把这座山变成金山银山

 

说是转眼一瞬间

这一瞬间,就是30年的风雨兼程

这一瞬间,就是万余天的挥泪与血汗

这一瞬间,就是8493元幸福的笑脸

这一瞬间,就是万余亩的绿树与青山

多少个一瞬间,就有多少双手

在泥土上,在荒凉中,战荒山、斗贫困

多少个一瞬间,就有多少个

身影,在阳光下谋发展、谋幸福

 

转眼一瞬间

一瞬间,时间就停留在

2014年2月11日

山绿了、水清了、花开了、果熟了

村庄美丽了、村民富裕了

而你,却让海雀村庄、神州大地的

空气,骤然的凝固了

这一瞬间,你的生命

就这样跟随海雀的阳光回归泥土

 

您走了,留下的足迹,

海雀没有忘记

奋斗仍在继续

您走了,海雀的发展

祖国没有忘记

数字和生命,都已永存海雀之心

绿水和青山,已铸就成金山银山

大山,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缩影

在祖国大地闪亮铺开



【编辑:东乡哥哥】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994692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