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三月,潘行长就掐着指头算了算,离坡头村脱贫验收还剩九个月。尽管说,驻村帮扶干部小望说全村十一户贫困户年底脱贫没问题,但是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这天是周日,汽车沿着曲曲弯弯的山区公路疾驰。通往野桃沟的砂石路,是去年银行投资十万元才铺上柏油的,改善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在一处悬崖峭壁处停下,去康家需要爬一个山坡,一上一下需要二十多分钟。
户主康定军,五十多岁,一位朴朴实实的庄稼汉。他家五口人,三个孩子,耕种有十二亩土地。根据山里的地理条件,主要经营烟叶、土豆、蔬菜、连翘和花椒。据村干部反映说,他家去年收入三万多元,早脱贫了。康定军见是穿银行工装的人进院,赶紧让客人进屋。
为了揭开他家收入之谜,潘行长问:“我总觉得光靠经营几亩土地不会收入那么多哩?”
康定军皱了皱眉头,笑了笑说:“我扳着指头给你算算:去年银行帮我卖了六千多公斤蔬菜,收入五千元;三亩土豆收入两千多元;管理公益林九十多亩,政府补助两千多元……”
“去年山里下了冰雹,三亩烟叶不是被打成光棍了吗?”
“烟叶虽然歉收了,保险公司按每亩五百四十元作了赔偿,不能说没有一点收入。”
“花椒、连翘能收入多少钱?”
“光靠经营土地是没有那么多。我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两个孩子在广东打工,每年拿回两万多哩!”
“今年有啥打算?”
“春季农活一安排,我也准备出去打工,不能把心都拴在土地上!”
晌午时分,潘行长返回武阳镇,想见见李阿福。前几年,村里年轻人去广东打工他没去,他跑到技校学烹调。学艺归来,先在镇上一家饭店当厨师。后来,他自立门户,开起饭店。虽然手艺精湛,人气很旺,但不善于经营,一年忙到头,仍然没有脱贫。
与他家饭店对门,有一家时装店,店老板是个“冷美人”,带有一个女孩。“冷美人”三十出头,觉得李阿福人品不错,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有个老病号,活得太累!驻村帮扶干部小望知道,想让李阿福家脱贫,首先得帮他成个家,要不父母拖累着,饭店也难以经营好。他登门去提亲,“冷美人”不冷不热,不论他怎么说,仍然坐了冷板凳。去年“五一”节前,小望第三次登门与“冷美人”讲利害关系,“冷美人”才吐了口:“他主外我主内,大事我当家!”小望将“冷美人”的顾虑一讲,李阿福觉得搞经营没有个精明人还真不行,连声说:“行,行……”
去年“十一”,俩人高高兴兴地到民政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在镇上贷款买了商品房,两家搬到了移民村。李阿福在饭店主厨,“冷美人”主管后勤,一外一内,珠联璧合,小饭店经营的风生水起。为了减轻他家的负担,小望帮李阿福的父亲办了张慢性病卡,医院报销65%,个人交费35%。因为这件事,小两口非要请小望吃饭不可,他拒绝了。
潘行长敲开李阿福家的门,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开门,瞧着眼前两个陌生人问:“你找谁?”潘行长说:“这是李阿福的家吗?”老太太点点头说:“是啊!”进屋后,聊起了家常话,老太太笑着说:“小望可真是个热心人,不仅帮我们的阿福成了家,生意也越来越好哩!”潘行长听了老太太的话,心里的一块石头“扑通”一声落了地。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