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长篇小说 人世间 第六十四章 腊梅花开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牛的草原    阅读次数:8225    发布时间:2019-08-10

在时要让人称赞,走后要让人想念。

——布依族谚语

 

在青海省东部的大地上流淌着一条名叫湟水的河流。它发源于海晏县的包呼图山,流经西宁、乐都、民和等县市,在甘肃省兰州的达川西古河嘴汇入黄河,全长370公里,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

湟水在峡谷与盆地之间穿流,形成了串珠状的河谷,有巴燕峡、扎马隆峡、小峡、老鸦峡和西宁盆地、大通盆地、乐都盆地、民和盆地。

湟水在青海省内的干流流域面积为1.61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4%,居住在那里的人口却占到全省总人口的57%,耕地面积也占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9%,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湟水是高原人一代又一代生命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还是连接内地与青藏高原的一条金丝带。

住在湟水河畔西宁的易卜拉欣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易卜拉欣婉言谢绝了马麟让他做官的邀请,只是代为马麟家族打点生意,并且凭着个人良好人品和在宗教界、商界的威望,经常调解生意人、教民之间的纠葛。

韩索菲在1932年和1934年先后生下了见山、银山两个儿子,组成了一个拥有6个孩子的8口之家。

易卜拉欣在闲暇之余,也会带着妻子和儿女坐着马车到郊外游览。

他们到过湟中县鲁沙尔镇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欣赏那里的佛塔、殿宇、经堂、酥油花、堆绣和壁画。

他们还游览了号称西宁八景的石峡清风、金娥晓日、文峰耸翠、凤台留云、龙池月夜、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和北山烟雨。

壮丽的青海山水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

易卜拉欣托人四处打听与自己失去联络的弟弟牛占川的消息。1934年年底,他终于得到了牛占川的消息:

这一年的7月中旬,牛占川等约280余人的青年军官跟随尕司令,在苏方代表、苏联驻喀什领事馆秘书康斯坦丁诺夫等人陪同下,牵着一支30多头骆驼组成的驼队,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细软,从喀什噶尔启程,沿着克孜勒苏河逆流西行,经过乌恰、康苏、乌鲁克恰提、吉根,再沿着海拔3000多米的克孜勒套和柯尔克昆盖依套之间的峡谷,向西南出峡谷,抵达中国最西部的柯尔克孜人村庄斯姆哈纳。

一条南北流向的伊尔克什坦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里就是斯姆哈纳口岸。

牛占川转过身去,遥望着即将离别的祖国,心潮澎湃,情绪激动。他当时还不知道,他即将踏上的那一片国土曾经是自己祖先的祖国。

下午3点,他们跨过中苏边境线,进入了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的伊尔克什坦。

600年前,阿里、阿巴斯、阿依舍等大批撒尔塔人通过的是这个关卡,尕勒莽、阿合莽、哈桑等100多个撒鲁尔人通过的也是这个关卡,赛典赤家族等众多的回回人通过的还是这个关卡。他们不约而同地从这里走向东方,走向中原汉地。

60年前,白彦虎率领的陕甘起义军在大清军队的追击下逃入俄国境内,通过的是这个关卡,今天,尕司令、牛占川等人进入苏联境内通过的还是这个关卡。

历史像一个艺术才华卓越的戏剧导演,在这个普普通通的边疆口岸不断地导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幕布每一次升起和落下的时候,舞台上每一个角落都洒满了鲜血和泪水。

牛占川等人进入苏联境内以后便与国内失去了联系。从此以后,无人再知晓他们的踪迹了。

易卜拉欣心急如焚,但是,又无能为力,只好无可奈何地静候奇迹的发生。他每次给父母回报的时候都说牛占川在新疆的迪化城里驻扎呢。

巩国原的家乡也在西宁东边30公里的湟水河畔碾伯县。

1929年,青海建省的时候,碾伯县被一分为二。老鸦峡外的21个城堡被划定为民和县,其余的部分属于新设置的乐都县。

他们的生活与湟水息息相关,一年四季做饭、饮水、洗衣服、给庄稼浇地使用的水全部来自湟水河。没有湟水河,就没有肥沃的湟水谷地,也没有巩国原的家。

巩国原性格文弱,寡言少语,不擅长从事农耕,因为从小在私塾里读过几年书,便继承了巩氏家族喜好文墨的传统,以给附近百姓人家的孩子教书识字为生。

进入成年的巩开元奉父亲巩德仁之命,娶了王臣的后代、南山虎狼窝王家的女儿王天英。

王天英,中等个子,身材苗条,皮肤白皙,脸上的毛细血管隐隐可见,一双丹凤眼,两道柳叶眉,看人的时候都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她虽然生长在封建氛围浓厚的大西北,但是,却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女子,性格大胆泼辣,说话办事非常干脆利索。

对于这样的女子,大多数人家是断断不敢迎娶的。巩德仁却独具慧眼,看中了王天英的这个脾气和能耐。他为了弥补儿子性格上的不足,毅然借了一大笔钱把她娶到了巩家。

1932年8月,王天英为巩家生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

巩德仁得到了孙子感到非常高兴,一是儿媳妇头一胎就生了一个男孩,昭示着巩家的香火旺盛。二是这个孩子的眉眼长得英俊可爱,让人十分稀罕(喜欢)。

巩开原做了父亲,自然十分欣喜。他心想,但愿这个孩子能够给巩家带来幸福和吉祥,便给他取了巩连朝这个名字。

1935年的腊月,西北风裹挟着铺天盖地的大雪,把乐都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

巩国原怀里抱着3岁的巩连朝,推开了家门,望着院子里的皑皑白雪,对儿子说道:“大雪兆丰年啊。俗话说得好,莫怨寒冬白雪飞,下的都是面和米。”

巩连朝问道:“阿爸,明明下的是雪,你怎么说下的都是面和米呀?”

巩国原正要给儿子解释,突然听到有人在外面使劲地敲着自己家的院门,便急忙走了过去。他从门缝里看到一个回回人打扮的妇女右手端着一簸箕木炭,左手领着一个4、5岁的小男孩。

那个回回女人看到巩国原,歉意地说道:“大哥,瑙们是从民和县过来的移民。房子炉子里的火熄灭了,尕娃冷得不行,麻烦给借个火种吧?”

巩国原从外衣的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小盒子,透过门缝递给了那个回回妇女,说道:“瑙这里还有半盒子洋火,你拿去用吧。”

那个回回妇女接过洋火,连声道谢,然后带着孩子走了。

在屋子里的王天英隔着纸糊的木格窗户大声地问道:“你在和阿一个说话呢?外面那么冷,赶快把连朝抱进来……哎呀,瑙的肚子开始疼了,恐怕是要生了。国原,你赶快去叫接生婆。”

巩国原急忙回到屋子里,把儿子交给坐在右边侧屋的父母,披上棉衣,跑出了家门。

他沿着院子后面不知道谁刚扫过的土路上了高坡,绕过几个小院子,来到了一户看上去新修不久的人家。

他跑到门口才发现,大门上挂着一把铜锁。

坏了!接生婆不在家。这可怎么办?

正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间小屋走出来一个回回人妇女。那个回回女人一眼认出了刚才借给自己洋火的巩国原,便立刻迎了上来,说道:“大哥,接生婆到平安驿看亲戚去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你找她有事情吗?”

巩国原无奈地摇着头,焦急地说道:“家里的媳妇最近要生娃娃,前两天和接生婆算的是正月二十,今天才腊月十六,刚才就喊着肚子疼,恐怕是要早产了。不行,瑙得到南关找杨家的接生婆去。”

那个回回女人关心地问道:“你到南关一个来回,恐怕需要半个时辰,怕是来不及吧?”

巩国原急得直拍巴掌,嘴里嘟囔着:“这可咋办?这可咋办?”

那个回回女人说道:“大哥,孛着急!瑙会接生尕娃呢。瑙回家把包袱带上,马上就到。你先回去烧上一大锅开水。”

巩国原一听这话高兴得不得了,撒腿就往家里跑去。

巩国原回到家中,立刻生火烧炉子,把一大木桶水全部倒进锅里。

巩德仁问儿子道:“你叫的接生婆呢?”

巩国原顾不得向父亲详细解释,便简单地回答道:“马上到。”

过了一会儿,那个回回女人拎着一个蓝色的包袱进来了。她麻利地脱去身上的黑色棉袄,丢在堂屋的仿古椅子上,转身走进的侧屋里。

巩德仁夫妇和王天英看到一个回回女人进到自己家,着实吃了一惊。他们虽然知道附近开始有回回人居住了,但是从来没有和他们打过交道。他们不禁疑惑道:她来干什么?

巩国原这才向家人解释了原因。

巩德仁夫妇和王天英用不信任的眼光光盯着回回妇女。

回回妇女一边与王天英说话安慰她,一边忙碌着收拾包袱里的东西。

巩家的堂屋属于河湟地区典型的传统式布局:进入正门,迎面墙上的中央悬挂着一副松鹤万年画卷。画卷的两边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福如东海春意浓,下联是寿比南山秋色新。画卷的下面摆放着一张脱了漆的仿古的正方形木桌。木桌的两边摆着两把同样是脱了漆的仿古椅子。

正屋向右边转过去是一间卧室,是巩德仁夫妇的居室。向左边转过去也是一间卧室,由巩国原和王天英的居室。

巩国原烧好了水,重新倒进木桶里,然后从厨房提到了左侧的卧室,看到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然后走进右侧的卧室,抱起坐在热炕上玩耍的连朝。

老母亲把连朝交给儿子以后赶紧下炕,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咖啡色的小瓦罐来,把存放在里面的红糖取了出来,泡了一壶红糖水,放在堂屋的方桌上。她又钻进厨房旁边的鸡舍,一把抓住一只肥硕的老母鸡,几步走到厨房里,抡起案板上的菜刀,三下五除二地宰了鸡,然后拔毛、破膛、冲洗、剁成碎块,丢进盛着开水的锅里,坐在小凳子上拉起风箱,用大火起炖了老母鸡。

这时候,从侧屋里传来了几声婴儿微弱的啼哭声。

巩国原的母亲嘀咕道:“七活八不活。这个尕娃八个月,恐怕是活不了几天。”

回回女人出来告诉巩国原道:“恭喜啊!生了个丫头。”

巩国原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如今又增添了一个女儿,心中很是喜悦。他望着屋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说道:“这个丫头生在腊月里,干脆就叫腊梅吧。希望她像腊梅花一样美丽出众,迎风斗雪,健康地成长。”

巩国原的母亲在一旁说道:“再健康美丽,终究也是别人家的人。”

王天英隔着墙说道:“阿妈,现在可是瑙们家的人啊!”

巩德仁说道:“只要姓巩,永远是瑙们巩家的人。”

腊梅虽然是个待在娘胎中8个月的早产儿,生下来的时候身体也比较羸弱,但是,在巩国原、王天英和爷爷奶奶的精心哺育下,身体日渐见好,健康地成长起来。

后来,王天英又先后为巩国原生下了迎春、夏荷、秋菊3个女儿。巩家的人丁逐渐兴旺起来,拥有了普通老百姓家里盼望的三宝:鸡飞、狗跳、娃娃闹。

巩国原的母亲对丈夫说道:“这个媳妇尕娃倒是生了一大窝,但是,还是丫头太多了,儿子就这么一个,太单薄了。”

巩德仁说道:“儿子媳妇都年轻得很,还能再生几个。”

巩国原的母亲说道:“不行。我明天得到城里的庙里去求子,祈求观音菩萨给瑙再送一个尕娃。”

连朝和腊梅继承了父亲柔弱内敛的性格,动作缓慢,不太爱说话,一天到晚默默地干着活。连朝帮着父母种菜、劈柴、烧炕等。

腊梅帮着奶奶和母亲照料妹妹们。

王天英的性格刚烈,生下来的几个孩子性格却都随了丈夫。她的心中很不惬意,看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满意,总是在大声地催促和呵斥。所以,邻居们经常听到从巩家大院里传出来的都是王天英一个人的声音,仿佛诺大的巩家只有她一个人似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西北的各项事业逐渐取得了进步。乐都县城和附近的村镇都开办了公办小学,而且学费也不是太贵,一般的老百姓家基本上都能够承担得起。因此,他们都把孩子送到公办的学校里读书。

这样一来,靠教书识字的巩国原失去了稳定的收入。他又不会种田,家里的人口又一年比一年增多,经济日益变得拮据起来。他琢磨了很久,只好打算自己离开乐都县城,背上一布袋书籍和笔墨,到偏僻贫穷、交通不便的北山里去流动教书,挣一些山里人的银子来维持家业。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8176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