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香巴拉广场,广场上不少人在那里扎堆闲聊。他们说的是藏语,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这里,随处见到的老乡们,每一个人欢喜的笑脸都刻满岁月的痕迹。似西方人雕塑般的面部轮廓俊美异常,特别是挺拔的鼻梁和卷翘的睫毛,让所有女孩子嫉妒的发狂。一双像秋天的天空一样明澈的眼睛,虽然淡淡的,但写满了诚实、直率。脚下穿着解放后特有的解放鞋和解放军帽,充分说明藏族同胞对共产党、解放军世代感恩的心。
阳光投出火辣的笑意,凶猛的紫外线,在他们的腮边印上鲜红的唇印,傍晚又变成温柔的落日撒下淡黄色的光晕,罩着云里的雪山和一群群归家的牦牛。此时我的思想又跑了调,满脑子装的是伤怀的情事。不明白自己怎么放不开,总是心事重重。不是决定忘掉那个我爱又伤我的初恋吗?心底却渴望陪在身边的是他。怔怔的杵在广场中间,明明已关上心门,寂寞却闯进来,潜伏在角落,伺机掀动平静的门。
我想做一片云
蓝天下生长
邀清风与明月
融入太阳的浓度
我想做一片云
为草原盖上青青棉被
绵软爱的温床
丰润如春的四季
我想做一片云
风送我去你的窗前
瞧你熟睡的模样
吹着婉约的曲调
我想做一片云
加上淡淡的忧伤
融进诗人的浪漫
收藏欢愉的泪滴
我想做一片云
云深处有雨的痕迹
是家的港湾
为它伸展臂弯
广场入口水泥敦子上面刻着香巴拉广场黑底金色的大字。正对面是一栋5层高的普通楼房,这是乡城政府服务中心,是基层干部为当地老百姓的办民事的地方。紧挨着有一管碉楼,外墙是绛红色,像他们的寺庙里喇嘛穿的僧袍的颜色。墙面上设计了几个田字框形的木窗户,很是小巧可爱。碉楼是乡城的特色,古碉为石片夹泥砌成,棱角笔直,墙面 光滑,下宽上窄,面随高度增加而内收。我仔细阅读了碉楼上的介绍铭文才明白碉楼分好几种。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守备而修的是“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魔的八角碉叫“风水碉”,还有警碉、界碉、房中碉等等。它代表的是权力集中的地方。紧挨着的农村信用社,卫士一样保护着老百姓辛苦赚来的钱。广场一角立着三个小的白塔,它保佑着当地的百姓平安幸福。
从亚丁机场下来所经过的村子,和山头都拴着五色的经幡。但凡有路的旁边都矗立着“玛尼堆”和写着经文的白塔,经桶。村边,牧场,乡间小道上,随处可见喃喃念诵经文的人们。在藏族同胞的心中,他们所见到的每一座高山、每一个湖泊、每一条河流、都有神仙住着,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信仰的强大,确信一切苦厄灾难皆会变得美好。
广场旁边有一家成都人开的串串香店,也是整条街唯一一个此等店子。不如我家楼下一个接一个的开着火锅店,干锅店。我可怜又可笑的优越感,使我变得浅薄,何故要用这些硬件比较。店面里只有七张桌子,在座的有藏族同胞也有看起来像汉人的藏人。在我印象里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才是康巴汉子应有的豪情。可惜我不喝酒,更不会大口的咬着牛肉,那个样子我是不敢尝试。
广场一侧负一楼是整个乡城的菜市场,据说只有上午各色菜蔬和肉类齐全,下午的市场几乎没有菜贩。偶见一两位老者,背篓上的簸箕里盛着当地的水果,藏梨或是藏苹果,黑红色的皮像极了老乡们的皮肤。我喜欢吃蔬菜,可是欧阳总让我吃肉。他真是傻呀,哪有女孩不怕自己长胖的,只吃不胖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减肥是女孩们随时挂在嘴边的话。不过,还有一句就是该吃吃,该喝喝,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嘻嘻,若有哪一顿没有肉星子,就感觉爹妈在亏欠我们似的。几只出来逛街的小土狗带着更小的毛球球狗子,也三两成群示威似的占领着自己的地盘,我想它们一定是一家子,这拖家带口的真齐全。带着“搭档”带出来不就是为了拍摄这些既有趣又有生机的画面嘛。我要展示出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所见,希望更多的朋友认识乡城,近而了解这个美丽的边陲小镇,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走吧,继续往前走,那一片金碧辉煌的所在一直扯着我的心,按捺不住的欣喜,慢慢的向着神圣之地挪动。上山的环形公路还在修整,路面上全是煤渣和泥泞。一个藏民老伯赶着他的牛群慢悠悠的过来,我摸着相机想拍个人物正脸。他们沧桑的面容,是我很早以前就想捕捉的对象。可是又很担心他不让我拍,等他过去偷偷抓拍几张他的背影,还有牛儿们昂着硕大的头颅,甩着肥肥的牛屁股。早在之前听欧阳说过,许多藏民不愿意被人拍照,如果我执意要拍必须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有可能引起误会。不管了,往回赶上那位大伯,取出相机对着他做了一个照相的动作。他疑惑的看看我,而后明白我的用意,点头同意给他拍照。大喜过望,或蹲或站或惦着脚尖换着不同的角度拍了一张又一张。老人的脸上的皱纹写满了故事。这些老人是乡城文明进步的见证,也是时光的瑰宝。山路越来越陡峭,加上泥泞不太好走。我又歇了一会儿,转头就看到硕曲河。它像一根丝线把座落在沿河两岸的白色村寨连在一起,犹如串串佛珠。河水清澈泛白,那是雪水融化后留下来的颜色。来乡城之前,看过欧阳发的朋友圈内容,他是为了显摆钓上来的一条七八斤重的鱼。那鱼通身雪白,眉目清秀,鱼唇和尾巴却是艳红色的。我觉得奇怪,从没见过长得如此奇特的鱼儿。这次来了,一定不放过这绝佳时机,发誓要钓一条比他还大的鱼。他笑我想太多,若真有比人大的鱼一定在海里。回想起自己说过的傻话,确认过是真傻。
河两岸的白色藏房皆是藏民自己修建的土木结构,与稻城那边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独具浓厚的民族特色。乡城藏房墙体是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土通过夯筑而成,一般使用年限可达两三百年。墙体外侧呈内斜状,内侧垂直,房屋整体为室内木柱密架,柱头越多房子越大。房屋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据说每年传召节前一月左右,用一种特有的白色粘土稀释后浇注在整个墙面,这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更主要是祈求吉祥、幸福。又说说每浇注一次就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当然,我不是学建筑的,对白藏房的修建情况完全是一张白纸,后来在桑披岭寺咨询了庙里的喇嘛才了解一点皮毛。
阳光下的白藏房,青稞地就像上帝的调色板,色彩缤纷。那一座座笼罩在薄雾里的藏房安详地坐落在田边,村道旁。几位美丽的藏族姑娘,穿着艳丽华美的藏族服饰在飘香的瓜果林中闪动。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像是上帝借阳光之手,刻意描画的一幅油墨画,美得让人沉醉。满眼的金黄色,夹着炸眼赤、橙、紫、绿,让我着了迷。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送来麦芽和青草的清香。雨也来凑热闹,不,不是雨,是风带着融化的雪带给我一丝清凉。
距离桑披岭寺越来越近,它的全貌展现在我眼前。站在石梯上仰望,寺庙的围墙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庄严。其风格与布达拉宫的墙如出一辙,也是藏区最大的黄教寺庙之一。到达大门口,一位修行的师傅告诉我,寺内还在修建中。外地游客要进去礼佛需要购买门票,我也没多想,入乡随俗是应该的。越往里走,所有的建筑越是令人费解。庙里的喇嘛介绍建设这座高达50米左右、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正殿,没有画过一张设计图纸,只凭当地能刻能画的佛教信徒自由发挥而建。当年寺庙开建后,当地的“能工巧匠”们不仅自发来到寺庙,不取一分报酬投入修建,甚至还将自家的珊瑚、黄金、绿松石等珍宝都无偿奉献给寺庙。所以,藏民们的精神信仰比我们汉人虔诚得多。
寺中全部是精美绝伦的壁画、“唐卡”造像、雕塑。壁画上生动地展现出自己特有的奇思妙想,形成了康巴的“噶玛噶则”画派的独具特色的流派。主寺的外围路边又高又大的转经筒,由高向低依次排着。经桶是虔诚的居士为家人为朋友祈福的。我虔诚的伸出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心里默默祈愿家人和朋友平安幸福。转了3圈之后,又双手合十站立在庙堂之外,默默的行了礼,后退着退出主殿。
主殿外,长长的阶梯和旁边行磕头礼的特殊通道还没有完全修好,我小心翼翼的往下走。这时候他打电话来问我在哪里?听他的语气十分着急,定是担心我迷路,我笑着说这麽大人,怎么会丢,亦或真丢了也没人捡去。淳朴的老乡就是我的指路明灯,谁还怕迷路。沿环形公路往回走,鞋上沾满了泥。我使劲跺了跺脚,它们一定是舍不得我的鞋。罢了,跟我一起回去吧,反正有人打理它。咋办,我还有必要找一个帮我打理内务的人。可是,他那么忙,我还是别给他添麻烦。回到广场,欧阳已经迎面过来。还是那张笑脸,还是那副淡淡的谦谦君子的模样。我幻想他生气的样子会是怎样的?可是我的脸藏不住坏心眼,一笑就露馅。他警告我别耍心眼,摇晃着手指,说我顽皮。我绝对不肯承认他猜对了!他审视的目光落在我的鞋上,问:“你这是去给谁家放牛,还是下地了?怎么鞋上全是泥。”我笑着说是乡城的泥不肯离我的鞋而去,非要一同回家。欧阳接不上我的哏,只好说:“怎么像个小孩子。”拉我坐到广场的椅子上,下命令脱鞋。我不解,看着他。他不看我的眼睛,坏坏的抬抬下巴,意思是让我脱鞋。我很囧,虽然没有臭脚,烂脚丫的问题,但在这大众场合让我脱掉鞋子,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扭捏间,他抬起我的脚脱下,提着鞋跑到广场边的垃圾桶旁边。掏出包里的面巾纸,细心地给我擦鞋。哎呀,妈呀!他的举动要我如何是好?说实在的,还真不习惯别人这样的示好,虽然刚才是这么想来着,那也是胡思乱想,怎知成了真。在我的记忆里,除了小时候老爸对我做过这样的事,其他再没有人对我如此这般好。他的这个动作让我不安,觉得和他的朋友情谊不足以亲密到这个程度,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样。他弄干净我的鞋,还给我下上鞋带穿好,我红着脸伸着脚僵硬得像块木头。他见我这副模样,说:“干什么,怕我吃了你?走,回家吧。”
当杂草爱上花,怯怯的在她脚下生长,仰望她的美丽,有种莫名其妙的悸动。夏雨潇洒溅起一腿无情的水,掐一柄菡萏初华与寂寞入茶。谁在穹顶下沏上一壶茶,此生愿为谁洗净铅华,风冷了花火绚丽的烟霞。搁下心事几钱咫尺天涯,执笔酿成诗;拾起离愁笑看落花,揉碎了做成画。奏一曲蒹葭苍苍,喜欢自己一本正经的样子。弦乱了雨声更响,却不作答。隔空轻叹落红无情,折了枝丫。怨只怨风雨中,等谁的时光鬓满霜花,枯瘦篱笆徒留空架。初开的蓓蕾绽放粉色的花瓣,你只用绿色来陪伴,悄悄的在我身边陪伴。待年华已去,容颜尽失,在我身边的仍是你。因为在你眼里的我还是最美的样子。
欧阳这间客栈对面是汽车客运站,交通很方便。父母在西昌姐姐那里,另外几个兄弟姐妹住附近村子。我想品尝一下藏餐,他提议改日。原因是藏餐时间中午最好,何况家里已经做好饭菜等我们回家。改日就改日吧,人家家里人一番好意,我就别太矫情。想到行李箱里带着一些家乡的小特产,待会拿出来也算是一番心意。
他家人很喜欢我带来的家乡特产,一个劲的道谢。欧阳当兵的时候去过我们那里,我问重庆给他留下怎样的印象,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不是火锅而是高楼大厦。他说楼房太密集,人多,车多,还是喜欢自己的家乡。我心里悄悄的骂他土包子。最后,他有意无意的说,你来我们乡城吧,因为你与众不同,因为你的美适合这里的纯粹。我似懂非懂的看着他,家人都憋着笑。
那一刻我懂了,决定走出记忆中的沉默,那是一个人的孤单;当我愿意放弃过往的痛苦,那就不是一个人的悲凉。此刻,幸福已经降临。
一曲相思泪,红豆抛;
两眼隔空望,醉微微;
三借桃花扇,舞翩翩;
四季春不见,五月夏来迟;
六时夜幕至,辗转夕阳边;
七月天门开,鬼魅魍魉闹;
八方拒相亲,相思赋予谁;
九里牵肠肚,十里桃花满。
只愿得一人,白首不分离。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