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亚洲巡展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这是该巡展继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后在中国的第二站。展览集中呈现了安迪·沃霍尔各个创作时期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创作的档案,共101组,包括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电影、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书信、手稿、草稿等重要文献资料等,使得国内观众得以近距离地观赏沃霍尔丰富的波普艺术世界。
距离1982年沃霍尔以游客的身份来访中国,已经过去了31个年头。相比上次中国之行的寂然无名,此次在中国的巡展(亦是关于沃霍尔在中国的首展)堪称2013年中国艺术界的“年度话题”。
波普艺术最早源于英国。1956年,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拼贴画《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充满魅力》,将当时一系列的流行文化符号改造、并置于同一画面之中,开创了波普艺术的先河。第二年,他又对波普艺术做了如下阐释:“大众的(为广大的观众而创造),短暂的(一时之效),可消耗品(容易被遗忘),廉价的,大生产的,年轻的(针对青年的),诙谐的,性感的,噱头十足的,有魅力的,大商业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开创并确立波普艺术以商业与消费、大众与流行为基调的先锋艺术家,在中国似乎并不为人所熟知,其意义更多地是停留在现代艺术史的叙述层面。反而是安迪·沃霍尔,一旦提及“波普艺术”,人们便条件反射般地联想到他。
区别于绘画中常见的历史人物、宗教故事、自然风光或静物类题材,沃霍尔创造性地将大众传媒上经常出现的图像从其固有的生成场域中抽离出来,冠以艺术的名义或将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并以有差异性地重复排列的方式加以强化乃至“神化”,其《绿色的可口可乐瓶子》《坎贝尔汤罐头》《玛丽莲·梦露》《大电椅》《美元符号》等代表性作品即是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对当时美国社会中的时髦商品、明星人物、热门事件等进行截取和不断复制后的符号化作品。
显然,完全相同的主题元素或者不同色相的主题元素在同一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使得沃霍尔的艺术创作迥异于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更像是一种工业生产行为。对此,沃霍尔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作画,是因为我想成为一台机器,我觉得我所做的工作如同机器所做的一样。这正是我需要的。”故其创作行为完全像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提及的那样并无多少原创性可言,而仅仅是借助机械复制手段对现代社会商业元素的直接借用与拼贴。其作品无所谓原作与复制品之分,所有的艺术作品犹如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化商品。这类“灵韵”缺失、含义模糊的艺术产品,加之重复得近乎单调的艺术呈现方式,使沃霍尔的创作显得别具一格,也令其饱受争议。
的确,复制与重复构成了某些人鄙薄甚至厌恶沃霍尔的主要依据,但他之所以能够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至今仍备受追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艺术理念与艺术生产方式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革命性的艺术、美学乃至哲学变革与转向。
首先,如果说,杜尚领衔的达达主义仅仅是为诸种规训法则紧缚下的艺术松了松绑,使得艺术与生活的融合重新成为可能;那么,真正冲破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的等级界限,脱掉艺术身上沉重的形而上外衣,还艺术以本然生活面目,将艺术与生活、商业完美融合的便是波普艺术。沃霍尔便是那个继承了达达主义衣钵,致力于抹平艺术、生活、商业之间的差异,消解艺术的高雅性与神圣性,促使艺术人人共享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将日常消费物品直接纳入其艺术主题,赋予它们以艺术的价值,由此便提出了一个关于艺术的终极本体问题——这一问题至今仍然苦恼和困惑着许多人,即为何在日常生活中看似一模一样的物品,一种可以被称为艺术品,而另一种却仅能满足于实用需要,丝毫不具备艺术资格和美学的品质,而围绕该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几乎构成了20世纪后半期至今艺术界与美学界的主导性话题。
其次,沃霍尔不厌其烦地将某些日常消费图像进行重复性排列,营造或者说还原出了如在超级市场货架或电视广告中所见到的视觉效果。图像的堆积似乎在不断地提醒着广大消费者,消费时代的一切都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而出,即使艺术也不例外,产品与产品之间并无太大的差异;同时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又皆是可消费、可共享的,在消费面前,人人平等。在他看来,“总统喝可口可乐,利兹·泰勒喝可口可乐,你也可以喝可口可乐。你喝的可口可乐和别人喝的一样,没有钱能使你买到比街头流浪汉喝的更好的可口可乐,所有的可口可乐都是一样的”。所以说,这种看似简单的图像借用与复制,并非机械般漠然的符号堆积或随意妄为的艺术游戏,实则隐含着沃霍尔对现代主义信条的刻意否弃以及对消费时代流行文化本质的深刻洞察。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消费文明之下大众生活的表面民主化与无差异化同时放大:商业社会中流行的共享与平等追求,是以差异与个性的消弭为代价的。值得称道的是,沃霍尔当时对消费文明时代大众生活无聊、空虚与疏离感的先知式传达,正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应验。
沃霍尔曾言,“将来,每一个人都能出15分钟的名”。如今,这个曾经激荡了众多草根的乐观想象正在转变为现实。人们通过手机、网络等传媒手段上传自己的文字、照片和视频等,在分享自己的魅力与故事的同时,潜意识里做着有朝一日成名的美梦,哪怕仅有短暂的“15分钟”,恰如此次巡展主题——“十五分钟的永恒”所示,成名15分钟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便是永恒。仅就这一点,便足以解释:为何在消费主义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安迪·沃霍尔会被人们不断地重提。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