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访谈 >> 正文

房伟:一个写作者,要有一点题材的广度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    阅读次数:10823    发布时间:2019-11-28

房伟,男,1976年出生,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已发表评论、诗歌、小说等二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英雄时代》,学术著作《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等。现为苏州大学教授。

获奖作品《猎舌师》

房伟的中篇小说《猎舌师》,以历史真实事件为原型,呈现了历史与想象之间的巨大张力。该小说以家仇国恨与中日美食文化碰撞为双重线索,故事曲折生动,波澜起伏,人物个性鲜明,丰富立体,充分显示了房伟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对战争的细腻想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问:您此次获奖的作品是中篇小说《猎舌师》,请您谈谈这篇小说的构思,为何会选择这一角度来写小说?

房伟:感谢《小说月报》,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能获得这项荣誉,对我个人的小说创作,是非常大的鼓励。《猎舌师》是我的抗战系列小说中的一个中篇,也有一定史实背景。我在小说中设计了中日美食文化的碰撞冲击,宁安与虎太郎之间国仇家恨的冲突,这样两条线索。我希望超越现有战争历史小说形态,将文化问题与民族国家冲突问题,放在更大的人性基础上,进行批判与思考。小说中有很多文化知识性“脑洞”想象,也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我在此也有类型化文学的尝试,将很多类型元素引入纯文学深层思考中。

问:近些年,您创作了大量历史题材中短篇小说,在文坛也引起大家的关注,不知您为何偏爱这类作品的创作?将来您还会继续写作历史题材的小说吗?

房伟:近两三年,我创作了二十余个中短篇抗战历史题材的小说,陆陆续续地被各大选刊转载了十余次,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开篇之作《中国野人》,入选201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并入围了上届的百花文学奖。这些小说的出发点,首先来自我多年来从事学术工作,对史料研究的发现,也有着对当下战争历史题材小说的某些不满足。有关战争历史题材小说,长篇小说有很多,但大家都不太愿意在中短篇领域中进行表现。同时,“戏说历史”的态度,与“过分正史化”的态度,都使得当下历史文学很难突破。但中短篇历史小说,对小说信息量、真实性、表现手法、主题容量上,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历史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文学想象力与史学真实性之间的“平衡”与“共振”。我争取每篇尝试一种新写法,有的用纪实性手法,有的用散文化笔法,有的化入聊斋式想象,有的风格平和冲淡,有的则浓烈惨酷,还有的是利用符号学的论文手法写成,也算是一种学术化“游戏之笔”吧。

我非常喜欢历史题材小说,将来的创作,也会继续进行长篇历史题材小说的探索。当然,这并不表明,我只写历史小说。我对现实主义题材也有兴趣,也写了不少这类作品。

问:您的本职工作是在大学教书,身为一名学者、教授,也是活跃的批评家,您是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房伟:目前的大学体制,都是高度学科化与专门化的,虽然很多大学开创了创意写作专业,但在高校评价体制中,还是以论文和项目为主。我在大学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知识,并指导着多名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每年也要完成相当量的学术论文和项目工作。我的小说创作,还只是一种业余状态,也很难得到大学体制的奖励。但是,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不是相互对立的,也可以互相促进,相互弥补。国内外学者兼作家的情况,非常广泛。但是,也要警惕钱钟书先生说的“学人诗”自以为是的毛病,要尊重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不同艺术规律和目的性。我非常喜欢清代文学家陈衍的一句诗“肯并学人与词客,何难出笔雅兼风”,只要有一种大的文化视野,保持对一切新鲜事物的谦卑与好奇心,我想就可能将二者较好地协调起来,不受过分专业化的学术体制的束缚。

问:近几年,很多高校的学者和批评家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请问您是否认可“学者型作家”或“作家型学者”这样的定位?

房伟:我之所以写作,还是兴趣的成分更多一点。小说创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虚构的热情,也能实践很多我对文学的想法,至于“学者型作家”之类说法,个人觉得顺其自然吧,但求秉持着“热爱文学”的本心来学习和写作就好吧。

问:对一个作家来说,怎样保持高水平并不断突破自我呢?

房伟:这可能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一种难题吧。这可能要看一个作家的境界和思想的深度,首先要有不重复自己,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己的勇气。同时,一个写作者,要有一点题材的广度,也许也会有利于他的创作不断提升。

问:如今网络阅读对纸媒文学和纯文学创作界,产生了巨大冲击,您的研究方向也包括网络文学,不知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房伟:目前网络文学界与纯文学研究界,有着相当大的隔阂与误解。纯文学界认为,网络文学是“垃圾小白文”;网文界则过分提倡“资本与流量为王”“IP做主”的思维,忽视文学经典性建设。其实,作为中国通俗类型文学的发育形态,网络文学也有中国文学自身的传统血脉,也受到纯文学创作经典的影响。我的网络文学研究,非常希望能在二者之间找到更多“通约性”,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比如说,历史小说创作领域,我个人认为,目前网文界有“非常棒”的作品,丝毫不逊色于纯文学精品。网络历史文的历史知识的高还原度,历史小说的故事性和想象性,是对经过后现代与新历史主义过分误导的纯文学界的“反思性参照”。

当然,这并不表明,今后纸媒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就会走向死亡,相反,这种“雅俗互动”的情况下,精英文学受到逼迫,也会“水涨船高”,追求更高的品质。

问: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吗?或者写作计划?可否介绍一下。

房伟:我今年的上半年写完了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将在明年初发表并出版。我目前正在写一组“文人之死”系列小说,已发表了数篇,明年将全部写完,等待发表出版。除此之外,我手中还有一个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项目,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目前正在写作过程中。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471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