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硬的路面
就像一张陌生的脸
有人滑倒
也有人哭泣
在冷漠的马路边
我的地摊,在冬天
常常吓得瑟瑟打抖
秋来了
一阵和风弥补了裂痕
把许多刚性的地方晒给太阳
慢慢地,路面就柔化了
街道不再苍白
在黑幽幽的轻柔之间
多了几分蓝幽幽的亲近
忧心家门
出门之前
我都要提醒自己
千万不要忘记
锁门
半路上
我忽然发觉家门未锁
倒回来一看
其实是锁好了的
这样的恍惚已经很久很久了
我常常坐在办公室
忧心忡忡地面对难以抬头的影子
想跟领导请个假
又怕领导说
回家去吧
乌江的桥
有多少朵蓝色的浪花
未能提炼成诗
因为来得太晚
流逝了多少话题
乌江的桥啊
叫我如何讴歌你
无论怎样咬文嚼字
我的抒情都显得苍白无力
因你顶天立地的气节
本身就是一句句大写的金词
因那凌空展开的雄姿
已不再局限于乌江的话题
往事越千年
高峡兴叹
遥想七十多年前
炮火连天
在红军走过的地方
岂容天堑阻拦
一回回扎紧悬崖峭壁的腰杆
一次次铺平波翻浪涌的埋怨
天还是那片亘古不变的老天
云却飘扬着不同时代的风采
一节节车厢把闭塞和落后拖走了
一座座老桥支撑着无怨无悔的年代
在旭日初升的东方是绚丽的画卷
在苍山如海的西部是希望的家园
今天的你又以雄浑的臂膀向南北张开
把江山如此多娇的美人牵引出来
天门回音
外面那地方为什么叫三渡
徘徊的思绪总理不清
翡翠的双江①
好像一对恩爱的伉俪
躲在这里悄悄地完成了婚礼
绿毯子上,似有歉意
是不是还有一位悲伤的女孩
就在附近哭泣
多少不平事
总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原以为喀斯特的个性
好比一个含蓄的男子
却在柔情的纠缠中
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在这里,始料未及
回望悠久的足迹
不解渺茫的未知
总要叩问天门
寻求造物主
对于三渡的诠释
——关于地壳运动的原理
我是一窍不通
潮起潮落,山重水复
到底是山野留下了去路
还是他们掏空了山野的身躯
我毫无根据,也无话语
因此,我之于外面三渡的理解
好比人生的磨难最少要经过三次
爱情也一样
不历经冲洗
怎么可以合而为一
—————————
①双江:乐安江、湄江。
穿洞
山与水永不言弃
水与山互通心机
山与山的封闭早经洞穿
水与水的隔阂已然流去
别看顶上是愁眉苦脸的样子
已成万古不变的姐妹和兄弟
其实上帝早已定下一个规矩
无论白云还是江水
都要照个明心见心
以一只天眼的高度
要看清
谁是山谁是水
谁是天谁是地
【编辑:瑜颜小翊】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