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 楼
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每天都在静候在一个特别的窗口
等到时空交错的时刻
等候幸福与艰辛交融的感觉
体念现实与故事对话的乐趣
一年四季,思绪如缕
攀上木梯,抚摸扶手
沿着楼廊走过一圈
看马灯穿越浮华
让炭火烘干浮尘
那些草鞋、斗笠、蓑衣和单薄的被褥
看进了心里,就不再是陈设
就能填补多少遗憾,空虚与不足
这栋在危难之际峰回路转的小楼
承载了多少信念和真理
惊心动魄的争论已经远了
任光阴雕塑成独立自主的思想主楼
做大事,不一定都需要高楼大厦
在遵义,在这栋普通小楼
它比别处唯一高档的地方
就是那些房间里
每间都居住着实事求是
2 会议室
没有举行隆重的仪式
会议就开了三天三夜
没有耀眼的灯火,却在隆冬时节
把一栋典雅的黔北小楼
映照得壮丽辉煌
准确地说,那间普通的客厅算不上会议室
但从实际出发,无需高高在上的主席台
明辨真理,用不了装腔作势的麦克风
激情所致,人们拍了几下长方桌
不经意间,就把它拍成稀世文物
拍成了惊天动地的历史
那些椅子,说不定有还是没有
这张陈旧的长方桌算是遇对了伟人
无论站着还是坐着
都已写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文章
填了空前壮美的好诗词
3 三百一十五级台阶
三百一十五级台阶
三千三百多块不偏不倚的阶梯
何处走来那些手艺精湛的石匠
在每块青石上都錾满深刻的纹路
他们把三千三百多块石板
用钢錾戳成不朽的天书
或许,求索的路上无法考究难解的天书
但从台阶和两边的护栏可找到承载的真理
只要你的脚步在青石上虔诚地攀登
就能感受自己在台阶上的位置
只要你攀上三百一十五级台阶
就能达到红军山的高度
4 祭 红
凤凰清晨焕发新生
湘江两岸绿树成荫
去年平安身心尚好
今年春天前来还情
我在烈士陵园敬了四炷高香
惟愿往后更有精神
一炷香,把它献给三千英灵
祈望他们照看红色基因
山下的江水代代传承
感恩的城市雨后春笋
二炷香,把它敬献邓萍将军
让青烟掩映他凸显的身影
对面山上有浮动的冷枪
不要大意暗藏的敌人
三炷香,把它插到龙思泉的墓前
敌人的追兵已经腐烂了
龙思泉未能起死回生
他为穷人诊治不收分文
怎不叫人感激涕零
四炷香,把它放在女神的脚下
就算她是演绎的神话
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缭绕的高香在她眼前挥之不去
汤勺里的药味热度不散
女神就那样举起汤勺经久不停地吹着
不但要医好那孩子的身体
还要理疗他未熟的灵魂
5 悲情凤凰山
一九三五年那几天
天上飘着温暖的雪
在那间黔北风情小楼
一位旷世诗人和他的战友
把冬天的意境吟哦得出神入化
到今天,人们都还能听见
那些南腔北调的颤音
那首诗,吟诵了八十五个春秋
那炉火,烘干二万五千页史迹
豪情驱散阴霾,诗意感化天宇
行将倒悬的大树,以此焕发生机
大树下,三千多名红军将士
以他们的姓名润色一行行红色诗句
从十六岁到六十岁的干人
用生命诠释诗歌的含义
大雁掠过苍天,排写北上队形
呐喊声声,高歌猛进
一如凤凰涅槃,山河动情
从此,青山更名凤凰山
山下那条小河也叫湘江
把凤凰的眼泪溶化江底
岸边的红土啊,浸透了血染的诗魂
八十五年以来,每当天空响起雁鸣
充满悲情的山上,就会飘落一场滂沱的太阳雨
每一簇杜鹃每一阵松涛每一粒雨滴
都是一段凤凰的悲情
诵读了诗篇,提升了创意
绿遍了山川,染红了志气
(编辑:黔州)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