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事考古学研究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夏保国对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10座清中后期古墓和两处分别为田氏老宅、乡里学堂等建筑物进行初步考察后认为:这批遗存中田茂玉、王太君、田母刘氏3座建有石牌坊的古墓颇具代表性,可以初步确定为黔北清朝乡绅文化的遗存。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过一个比较特殊的士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由这些乡绅创造出的文化叫乡绅文化,构成旧时代儒家文化一道色彩斑澜的风景线。
乡绅文化的代表者,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超越民。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执掌过有限的权印,极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但从整体而言,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始终处在联系统治集团和宗族化社会的中间位置。
据夏保国介绍,清代田茂玉,字普照,从其自撰墓志铭看,他是一位德高望众的乡绅,受《诗经》、《礼记》等多部儒家经典的涵养,对“耕丰读显”有较为务实的实践与祈望。他认为,以田茂玉为代表的乡绅文化,是曾绽放在黔北大地的奇葩,其特点为四个典范:
耕丰读显的典范。田茂玉书读多少,官至何位,后人已无从查考,但从田氏老宅朝门、学堂残壁、造田取名等等可以肯定,其三十年拓垦经营,形成了当时田家骑马走过沿岩到尖山子,方园数里无杂姓的家业,即当时尧龙山脚下的地方,大多数地方很可能均由庞大的田氏宗族所开垦。若按照清开垦奖励政策,他是可以享受其夫妇墓碑上所谓“皇清应赠”“皇清待诰”之礼遇的。
长寿之乡的典范。田茂玉世居金山村,无论从其墓志铭“老夫耄矣”之句来分析,还是从田母刘氏“寿近九旬、身经五世”之记载来观察,田氏家族在田刘氏晚年堪称“五世同堂”,这在清季灾荒四起、医疗匮乏的黔北当为少有的长寿之家。田氏后人中在当代也确实多有长寿老人。两相印证,说明尧龙山镇“天域极地”一域堪可称得上长寿之乡。而这里沿用有年的地名“银盘丘”、“五同坪(或为五代同堂的时候命名)”,也有旁证意义。
孝道文化的典范。田茂玉作为黔北乡绅阶层的一员,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角色相当特殊,不仅承担大量良田的管理,还兴办学堂负责子孙的教育。相传,田茂玉与进士张文为亲家,门当户对。就是生日寿辰,綦江县令也要登门祝贺。但在田茂玉墓志铭中,他没有彰显自己的功绩,唯以“创业维艰、守成匪易”之句理性而严峻地诫勉后人,却将他家族的创获归功于父母的教育。故有他在其母墓碑之上所述“持家治业,经万顷之劳”的事实。这样的作为正是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的集中表现。
操持治业的典范。田茂玉经治三十余年,经历之劳与付出之苦莫说,他平等待人,凡开垦与管理,奖励公平。当地传说,田氏之家为大善之主,有皇清敕扁褒奖。还有“五同坪”建造保佐百姓的庙宇。凡天灾人祸耕耘无收获者,都得到免银减租。乡民对田茂玉的善举,尊崇有加。所以,对田茂玉之墓当地村民以“太守墓”称之,亦有藉此经过时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加以祭拜的传说。
田茂玉家族的身份地位,从他为自己、妻子和母亲建造的寿藏石牌坊的墓碑上,隐隐约约可以得到说明:田茂玉父亲,名田慧,母亲,称刘老安人,“寿近九旬”,五世同堂,操持家务与治理开垦事业,“经万顷之劳,历千般之苦”。夫人王太君,享龄七十有二,“皇清待诰”孺人,慎身节用,自强庄敬,乐善好施,虽殁犹生,以太君尊称。田茂玉本人,有诗书涵养,在盐茶古道茅坝坪一带开荒垦田,修建大宅,开办学堂,成为一方知名绅士。
尧龙山镇地处今之重庆和贵州交界地带,与綦江县有山路相连,地理位置重要,气候条件独特,保存状况较好的田氏家族石牌坊墓群是这个两省(綦江原隶属四川)交界之地众多同类古墓中颇为壮观的代表。夏保国认为,“墓碑文字加之看墓上的精美儒道故事类的雕塑,鲜活灵动地描绘出黔北乡绅文化的一番繁荣景象。”同时,清代黔北拓垦家族的族系源流也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链接:
田茂玉母亲刘老安人的墓志铭
礼云: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正寿藏之谓也。缅我慈萱,寿近九旬,身经五世。持家治业,经万顷之劳;育子载孙,历千般之苦。思生前之菽水承欢,男职未殚,令歾后而寢苫枕块,子意何安?爰迓堪舆,详卜牛眠之穴,克修石椁,聊效敬叔之为。将谓母魂安泰,后嗣荣昌。悉叙此日谋之,则至百世后,睹风木而深根本之思,履墓誌而昭祀事之典,悉叹我后之耕丰读显,三多衍庆,此皆由先灵之,爰得我所也,是序。
田茂玉墓的墓志铭
身经治斯业三十余年也,一以见开创之维艰,一以示守成之匪易。予悲韶光之迅速,適古稀之将临。老夫耄矣,何能他为?思内棺外椁,讵敢言之,然存顺殁宁,固所愿也。爰谒堪舆,以卜胜地,并迓鸠工,以建寿藏,俾窀穸之后,使奕世之遥,值露濡而深根本之思,感仁孝而效墓者之典;俱知详祭有自,永纪念而不忘焉耳。是序(皇清道光拾六年丙寅岁莫春月上浣吉旦立)。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