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噼哩啪啦的鞭炮声,自然而然地就弥漫了年的味道。那浓郁的年味,一直让人难以忘怀。特别农村过年,那久违的年味实在让人馋得受不了。
硝烟味、刨汤味、酒香味、蒸包味、水饺味、墨香味……,味味让人迷恋,味味让人陶醉,味味迷漫着过年的喜悦。
响起鞭炮声的腊月,千串响、百声脆、二踢脚、麻雷子、地滚转、十八响,高一声低一声的炸得纸花满天飞,好似仙女散花,又如雪絮纷飞,人们张开鼻孔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硝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前人有“爆竹一声旧岁除”的诗句,如果没有硝烟味,那还叫过年吗?
杀年猪,刨汤香,大人小孩口水长。杀完年猪当天要吃刨汤肉,北方称吃杀猪菜。主人煮上满满一大锅杀猪肉,三亲四邻亲朋好友围坐院内,只吃肉喝酒不吃饭,大盘小碗的杀猪肉不停地往桌上端来,客人大片吃肉大碗喝酒,直到酒足肉饱抹去嘴角上的油迹。
吃刨汤肉,特别有趣的要数“冒血旺”了。吃前将切成一块一块的血旺倒进滚沸的汤锅里,两三分钟就可以吃了,特别的爽口,特别的有特色。辛苦一年,杀猪吃刨汤,农村家庭的盛事,这就是让人口馋的刨汤味。
无酒不成年,过年必需有酒,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下的传统习俗。过年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打上最好的酒,闻着那股酒香味就使人有了几分的醉意。老百姓调侃,哪个村寨的酒香味浓,哪个村寨的日子就最红火。过年的酒香味,给团圆聚会的亲人增添了更浓的亲情和温情。
蒸包过年,也是过年的一个习俗。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大量地蒸包蒸馒头。华夏民族历来就有“腊月二十六,各家蒸馒头”的旧俗。这一天,一笼接着一笼地把馒头、菜包、花卷、枣包、豆包蒸了出来,整个村寨飘漫着蒸包的香味,迷漫着浓浓的过年的感觉。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北方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的说法。过年包的饺子特别地香,肉馅拌着芝麻香油,葱姜蒜的辛辣味,让人口感十足。过年的日子里,一家人团坐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吃着饺子,充满着温馨的亲情。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这就是北方人的饺子味。
墨香味,就是过年最醒目的标志了。挂桃符贴春联,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有着历史文化厚重的底蕴。书香人家更看重手写春联,对称韵美的联句,书法飘逸的笔墨,妙趣橫生的寓意,引得家邻街坊驻足欣赏,三五成群品议,颇有一番风味。
张灯结彩的高大楼宇,精彩纷呈的联欢晚会,成堆成叠的贺年卡片,成千上万的拜年短信,繁忙打爆的贺年电话,五花八门的电子邮件,构成了城里人过年的味道。
年味飘香,年韵浓浓,天南地北,神州同庆,年味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感情纽带的一道巨大丰盛的筵席。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