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钱东的诗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德彪    阅读次数:8284    发布时间:2020-06-14

㈠他

 

他总是背着一个蓝白相间的打工包

风里来,雨里走,永远都是在忙碌

他喜欢穿一件军绿色的干部服

虽然那衣服,早已经洗得泛了黄

衣摆抽出几根线须,袖口有点破了

春夏秋冬,那衣服都挂在他身上

他说:这衣服穿着干活,得劲

 

他喜欢留一个方方正正的平头

脏的、乱的、短发的、方正的头

夏天在阳光下泛着灰色的方平头

冬天坐在火塘边编着簸箕的

被烟熏得油光闪闪的方平头

他说:这发型像他这辈子的为人

 

他吃饭从来不会挑挑拣拣

我妈做什么菜、他都说好

以前他吃饭爱喝两口小酒

但自从哥哥跟我陆续上了大学

酒壶就只在逢年过节出现在饭桌

那年在家修房子,干活到晚九点过

妈妈晚饭准备的是豇豆煮面

我跟哥哥嘟嘟囔囔地

他吃着吃着就砸了碗

他说:老子像你们这么大没得这个吃

 

他没有多少词汇,所以不爱说话

在我们头次出门的时候,他只说

去外面多保重,没钱了打电话

我们回家,他骑摩托在乡里等着

接到我们了也只说一句:上来

过年家里一起守岁

我们摆在外面的见闻

他听了一回儿就打瞌睡

我们叫他上床去睡

他说:你们去,我再守两个小时

 

他向来节俭,上街水都舍不得买瓶

可上次春节我说想吃火龙果

他骑着摩托上乡里、市里转一天

为我买回来一箱,红心的

夜里我从他房门前过

听见我妈问他为什么买这么多

他说:这东西贵,孩子在外面

舍不得

 

㈡我

 

我常在人群中迷失了方向,那里

灯火通明,霓虹璀璨,繁华

的现代商贸城,生意依旧是原来那些

喜欢一个人坐在路边摊,烧烤和酒

就像冯小刚电影里八十年代的文青

漫谈着理想和女人,想象

青涩的往事和暮年的我

夏天躺在老槐树下的凉椅上

冬天蜷缩在炉灶旁

翻看现今这些不成器的文章

跟讨零食的孩子絮絮叨叨地说

我曾到这个世上来过

有过感恩,有过爱情

有过醉酒,有过诗篇

也曾为了某个人,犯过浑。

 

㈢老学

 

夜里雾蒙蒙地,乡间小路微茫

他走在半步田马路上,从老寨子

走出来。走到我们的寨子,不算远

一华里。中间有上坡、平地、水井

湾里还有路灯,太阳能的。夏天亮得刺眼

冬天像萤火虫一般,老学走在路灯下面

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听说是先天的

他说起话来吞吐半天,听说是先天的

他对所有人都好脾气,听说是先天的

他反应不快,政府鉴定过,说是痴呆

还发给他了一个证件,凭那东西

他的补助比别人多领二百块

他不用耕田,粮食吃完了,政府送来

他不用喂猪,猪肉吃完了,政府送来

他从不买衣服,逢年过节的,政府送来

有人开他的玩笑:

老学,你没得崽女也好

政府那么多人都是你的崽

他嘴角一哂,也不说话,任由别人笑

只是躲在一个角落揩泪水

老学很喜欢跟我在一块,听我吹牛

说一些他不知道的事。他也给我讲故事

坐在我家火塘边,讲姚婢婢、讲杨保(1

讲集体化、讲人民公社、讲土地下户

讲背岩头修电站、讲抬沙子铺马路

虽然这些故事循环往复,或许

他也不记得自己曾经跟我说过

他喜欢来我家做客,坐在我家火塘边

说话、喝水、嗑瓜子、发笑、侃大山

都那么自然。我在城里长大

一年回去两三次,上大学以后更少

每次回去,都看看他。所以他总喜欢给我打电话

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跟他在电话里话不多

最多聊不过五句。他会说,你忙就挂了吧。

我挂过他无数次电话,他不厌其烦地打

家里苞谷抽须了,西瓜结瓜了

老母鸡下蛋了,他做了什么好吃的

上次接到他电话时,他说在医院

高烧不退,他侄女婿帮他打的电话

他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说过年

他哭了,声音是呜咽的,那次

他先挂了我的电话。之后又打过来

告诉我他没事,再过几天就出院了

让我不用担心,好像还笑了两声

在某一个深夜,我梦见了他

站在月光下,身躯如此高大

1)姚婢婢、杨保,民国时期铜仁东南的小股土匪匪首,活跃在作者老家一带。

2)注:谨以此篇献给老学满公。

 

㈣老表

 

他们是舅舅的、姑妈的、姨娘的

儿子或女儿

因父亲或母亲的缘故

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

从小常在一起玩耍

在还未开化的时代

他们也许会结为夫妻

亲上加亲

传承几个家族的优良传统

也传递不可言说的病痛

 

他们是和蔼的、亲爱的、温暖的

哥哥或姐姐

弟弟或妹妹

跟我们都有快乐的、苦涩的

童年记忆

抵足而眠 好到穿同一条裤子

嘘寒问暖 好到一碗饭分做两份吃

 

流水的时间是无情的

他们因金钱、文化、地位的不同

他们因关系、利益、人情的差异

两三语很难寒暄

虚伪矫饰得令人生厌

明明是亲人之间

却陌生得如路人般

 

㈤时光里的远山

 

记忆里遥远的深山,我那可爱的家

它是马尾松针尖儿上乳色的松糖

它是喀斯特硐表面翠色的衣裙

它是巍巍梵净山下一片柔软的云

它是蜿蜒河谷边淤积的坝子田

它是清明时节白绿泛皮的茶萢

它是不结苞谷棒子的清甜的秸秆

 

它是苗家少女头顶雪白发亮的银饰

它是侗族小伙子三月三时所唱的山歌

它是糯米酿成的甜酒,或是软糯的糍粑

米豆腐吃起来也不错,还有折耳根辣子

绿豆粉烫一烫,浇一瓢猪脚汤,配点韭菜更香

 

记忆里遥远的深山,我那可爱的家

它拥有黛青的瓦,榫卯结构的木房子

它拥有原始深邃的山林,还有野鸡、兔子

深黄色的柿子、还有酸倒牙的李子、柚子

它拥有清晨雄鸡嘶叫、水牛皋鸣

夜里的蝈蝈叫个不停,又传出几声犬吠

它拥有犁耙、桴筒、窄刃宽背的沙刀

在祖辈的手里,代代延续,吃饭穿衣

 

㈥不生长玫瑰的年代

 

炽阳高高地悬挂在穹顶

万物焦灼 萎缩

虺颓生命的绿色

赤红的云霞遍布原野

我们挥一挥手

驱散笼罩玫瑰的雾霭

 

雪莲傲然挺立在昆仑之巅

圣洁无暇 绽放

描写人性的纯白

莽莽的大雪覆盖高山

我们捧一把真心

向娇羞的玫瑰示爱

 

蜂儿寻觅在殷红的花丛

碌碌无悔 筑建

安放瑰蕊的华室

缤纷的花儿开放

遗憾地告诉蜂儿

这是一个不生长玫瑰的年代

 

㈦在中秋夜

 

前几天刚下了场雨

伴随着西西伯利亚吹来的风

微微地冷

云也死沉死沉的,孤寂

灰黑的天幕遮住半个月亮

校外的汽车渐多,偶尔鸣笛

北街小摊的月饼琳琅满目

饮料店旁密集地站着几个人

低头着迷地玩着手机

白桦树叶摇动

梭梭—”

几片鲜黄的银杏叶飘落

 

电话停不住地喧闹

哥们儿,哪儿玩呐

月饼吃了吗,出门在外

不要想家

儿啊,我跟你爸都好

今天自己好好跟朋友玩

别担心我们,碰!

不说了,我这儿正忙

我的厄洛斯,你为什么

不开心,团圆的节日我不在

你少喝些酒—”

 

寝室灯火通明

笑声、争吵声

还有谁在轻轻啜泣

教学楼孤单的人影

是谁在翻动着厚厚的书本

空空的楼里

“…significant,重大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

校园里情侣两三

执手走过林荫小道

麻雀飞过

叽叽喳喳地

好似传情,好似诉说

 

㈧写在年末的诗

 

又一年到头

家乡的春风吹走我

 

不曾淋过武陵山的雨,抚摸

秋天坝子上飘香的稻穗

和山林里腐朽的松针

 

昨天夜里刮了大风

割在我的耳朵上

冻疮。肿胀。

 

拒马河的水在流淌

华北平原不见大雁

带不走我的思绪

 

在锦江之滨停泊

一艘纵跨长江和黄河

的飘零小船。波澜

 

在浪涛汹涌的乌江渡

逮几条角角鱼

炖汤,和着天麻

 

在中南门古街

找一家茶馆静坐

聆听小城故事

 

楚溪旁的芦竹杆

外壳被水剥落

泛起碧绿的光泽

 

渔梁滩上的烧烤摊

吃一碗干焙滩螺

葱油香在口中萦绕

 

呵。发梢流下两滴冷汗

在残忍的现实里交织

缠绵

 

㈨谎言

 

那是娇嫩玫瑰的花蕊

向世界绽放芬芳与爱

引来勤劳的蜜蜂

——来去匆匆的蜜蜂

把它酿成甘甜的蜜

流过多少润滑的唇

滴落在谁的梦境

 

脏了素心

硬了柔肠

 

㈩奴隶

 

远古的奴隶背负苦难

一步步将巨石运抵金字塔边

金灿灿的麦子挑在肩上

在寒冷、饥饿、贫困中死去

枯朽的骸骨在尼罗河里

洗刷奴隶的血迹

化作浩渺天地中的尘埃

——最不起眼的那一粒

 

奴隶逃离了被奴役的命运

给身上留下奴隶的印痕

一遍遍地效仿逝去的祖先

向富贵与权威底下头颅

只待成为手握鞭子的人

精心培养出下一代奴隶

 

 

(编辑:姚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085356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