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天造,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
从山脚顺白莲坡向上攀去,中间有一天然大水池,名曰:白莲池。池水碧绿明深,犹似一面宝镜,放射出绮丽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山顶之上,起地三百尺矗立的宏大楼阁群,那便是赵国王宫。
此时,相国平原君走在回廊环绕、楼台耸立、殿阁迭嶂的王宫里,步履明显轻快舒畅,在行至迈上朝殿的台阶口,他一如既往,收住脚,站停住,仰头向上抬望金壁重檐、气势恢宏的王宫政殿,顿时一股高贵浩然之气随之冲霄额顶,填满心头。
平原君,赵氏名胜,家世显赫,父亲赵武灵王,兄长赵惠文王,封地东武城,号平原君。他是赵国的两朝宗室重臣,赵惠文王时就任相国,现在又为赵孝成王之相。
据传,平原君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门下有宾客数千人之多,声名远播七雄诸侯,与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一齐尊称为战国四公子。
然有一回,平原君因缺失君子风范,差点毁了他的一世美名。
在平原君府一座高楼下的对面,有间民宅里住着一位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一位爱妾住在楼上,有一日,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感觉非常好笑,便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翌日,这位跛子便寻上门来,跪着请求平原君:“相国大人,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之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来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而我遭遇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大人,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您那姬妾的人头。”
平原君笑着应答道:“好吧。”然等那跛子离开后,他居然对着其他宾客匿笑道,“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亦太过分了吧。”
过了一年有余,平原君忽然发现,他的宾客一个个相续走了有一半之多,便颇感到很奇怪,于是问留下的一众宾客,道:“各位先生,相国我待你等方方面面都不曾有失礼的地方,可离开我的人为何如此之多呢?”
其中有一位红脖子宾客走上前来,非常恭敬地回答道:“相国大人,您不知道吗?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位姬妾,他等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都纷纷离去了。”
平原君一听,适才恍然大悟,没再说二话,立马动手斩下了耻笑跛子的那位爱妾头颅,并还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向他道歉赔礼。
由此,平原君益发地声名大震,不但先前的宾客一个个陆续回来,而且还招徕了更多投靠他门下的能人志士,从而重新获得了礼贤下士的美名。
可眼下,平原君又遭遇忧国忧民的天大事儿,随着长平关战事越来越吃紧,他已然听到朝中诸多怪罪他的声音。有说他不识大体,利令智昏,就因贪图上党之地,使赵国陷入战争的深渊;还有说他不知避祸,目光短浅,难以辅佐危殆的国家,亦无法抗拒强秦。
可要说起这一事端,乃起源于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因采用丞相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先行对韩国展开了进攻,很快便占领了野王,截断了上党与都城新郑的通道,将好好的韩国一分为二。情势异常堪忧,命悬一线,在无路可走的情形下,韩桓惠王只好决定放弃上党,割让给秦国,以保本土平安。
然上党郡太守冯亭居然违抗韩王旨意,密派使者进入赵国,跪拜赵孝成王道:“大王啊,韩国岌岌可危,已然守不住上党了。我等上党臣吏与百姓非常不想归附秦国,愿将上党之十七座城池奉献赵国,请大王受之,并恩赐于上党百姓吧。”
赵孝成王听后心中大喜,忙召来平阳君赵豹进宫商议:“国舅公,冯亭欲将上党十七座城池献我赵国,您以为可以接受否?”
赵豹一听,毫不犹豫地回道:“大王,不能啊,自古圣人就把无缘无故的利益看作是极大的祸害。现在,若我赵国平白无故地获得这十七座城邑,臣以为定是祸害,不是福也。”
赵王紧一皱眉头,甚为不悦地道:“祸害?国舅公,这可是上党臣民被寡人恩德感召,自愿归顺我赵国的,如何就说是平白无故呢?”
赵豹连忙与赵王分析道:“大王,秦虏举兵蚕食韩国,上党已然成为它的坐收之利。冯亭私下奉献十七座城邑,根本目的是想嫁祸于我赵国啊。现在,秦虏费尽气力,而我赵国却坐收渔翁之利,那秦王会作如何感受呐?此时,我赵国若贪图顺手利益,可不是要招来一场战祸吗?况且,秦虏势力强过于我太多,自商鞅变法以来,奖励耕战,军功授爵,又以牛力耕田,水道运粮,士卒均都视死如归,一切政令畅行无阻,无人能敌啊!我赵国千万千万不可接受,千万千万不能与秦虏交战啊!请大王三思,慎重明断也。”
赵王越听越显愠怒之色,遂拉下脸来忿然道:“我赵国实力尚不在秦虏之下,国舅公为何长他人威势,灭自己壮气。好了,不用说了,要知道,寡人以往动用百万雄兵,鏖战多年都未取得一座城邑。而如今,寡人可以不动一兵一卒就能获得城邑十七座,你说,何故不为呢?”
于是,赵孝成王不再理会平阳君赵豹的劝阻,又赶紧急急地召见相国平原君进宫商量此事。
平原君一听,甚是幸喜,立马恭贺道:“大王,好事啊,以往我赵国连年动用大量兵力,亦不见获得一城一池。如今,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坐收十七座城池,这岂不是大喜事吗?大王,可千万千万不能错失这等甚好的机会呀。”
一拍即和,赵孝成王大喜过望,道:“相国,正合寡人心意,善。”当即,赵孝成王便旨令平原君亲自前去韩国上党接受城邑。
然这下可好,不免惹恼了原本就横行霸道的秦昭襄王,同时,秦国朝野上下亦被震怒愤慨。于是,为了夺回上党郡,秦昭襄王颁发了死令,决计倾举国之军事能量,发兵攻打赵国,剑锋直指都城邯郸。
一看,平阳君赵豹所言的战祸果然来了,而且来的如此之快,着实让赵孝成王措手不及,心慌意乱,赶紧地,召集文武朝臣紧急商议对策,该如何守住上党,还有就是派谁去镇守为好?
平原君赵胜最先想到的当就是廉颇,然他一时又有所顾虑,想老将军年事已高,精力殚尽。他便又考虑年富力强的乐毅与田单,可一想他俩都属外姓,来之异国,不一定会竭尽全力。于是,他试想着用贵有宗室血统的赵牧或赵括,但又感叹俩人显得太年轻,没有多少作战之经验,再是,赵牧人还远在边塞抗击匈奴恐难以归返……思前虑后,最终抉择,平原君还是力排一片“廉颇老矣”的反对之声,竭力陈述老将军的赫赫战功与军事智慧,力荐廉颇担当长平关的主将,毕竟老将军有着丰富且战无不胜的经验与旷世英名,当保障胜利理应成十之八九。
赵孝成王亦曾思前顾后,考虑再三,还听取了数位重臣的不同意见。对于选用廉颇,原本不是主选,更是犹豫不定,然见相国平原君鼎力看好,想想亦是,如今尚能与强秦抗衡的亦就只有老将廉颇了。最终,一锤敲定,赵孝成王便同意遣派大将军廉颇披挂上阵,立马赶赴上党去应战强秦大军。
大将军廉颇欣然领命,不敢怠慢,立即统领二十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往上党。可哪曾想,大军才到达长平关地域,就碰上了丢盔弃甲、败阵下来的上党残军,郡守冯亭正带着大量难民朝着邯郸方向逃亡而去。
无法,既然上党已落虎狼之口,大将军廉颇只得停驻在长平关,准备以此为主战场,沿丹河两岸南北三十里、东西十余里地阻拦汹涌而来的秦军,这或便就是久经沙场的睿智军事家的明智选择了。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