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讲座 >> 正文

为了时代和人民,他全力以赴 李迪的文学道路研讨会在京举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文艺报 | 教鹤然    阅读次数:50483    发布时间:2020-08-31

两个多月前,71岁的报告文学作家李迪溘然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红衣白裤的火热背影和一部部滚烫热忱的文学作品。8月30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李迪的文学道路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高洪波等出席会议。30余位作家、评论家,以及李迪的家属、好友故交参加会议。研讨会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主持。

8月30日,“李迪的文学道路研讨会”在京举行

讴歌人民的奋斗,记录民族的奋进

“沉睡在贫困中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多彩而勤奋的翅膀,飞翔在脱贫奔小康的春风里。那样耀眼,那样明亮!”这是李迪写在《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开始的一段文字。在手术前的病房里,他将这最后一部书稿交给了作家出版社。近日,该书作为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系列作品之一出版,并被列入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铁凝在讲话中说,李迪同志离开我们已经63天了。我和很多朋友一样,震惊、痛惜。这是一位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家,他走得太早了,但为了时代和人民,他全力以赴,做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他不负此生,他一生的道路被他的人品和作品所照亮,他留给我们这么多沉甸甸的作品,他的精神启示和激励着我们。李迪的创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从那时起他的创作就和广袤的土地、广大的人民紧密相连。这么多年来,他是不知疲倦的行走者,从公安一线到边地加油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湘西苗寨,都留下他火焰一般跃动的身影。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不是蜻蜓点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敞开他的心,以心换心地去体会那里的生活、那里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都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聊家常事。他笔下的人物鲜活灵动,他讲述的故事感人至深,现在,把李迪的作品摆在一起,我们都能看到:正如一滴水、一朵浪花反映着江河,这些具体而微的人和事,为广大的现实,为新时代、新生活和新人留下了真实的写照。

铁凝指出,李迪始终保持着对变化着的、创造着的生活的忠诚和热情,始终把讲述这种变化与创造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他一生朴素而崇高的文学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在病榻上坚持完成了反映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历程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李迪没有使用多么新奇的技巧,也不铺排怎样繁复的结构。修辞立其诚,他只是热诚地素描一个个人物,写出他们的心,写出他们的奋斗,把他们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正是在这些朴实的人物形象中,在他们娓娓道来的生活故事中,让我们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感受到中国的巨变和人民的伟力。

铁凝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指明的根本方向和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李迪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深爱着祖国和人民,他为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兴奋而激动。他的信念不是抽象的,而是饱含炽热的感情。要写出好作品,就要热爱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正是这样广大而具体的爱,让李迪对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始终满怀热情,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成为了时代的记录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还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中国作家都是积极活跃的在场者、参与者,是满怀激情的书写者。李迪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李迪远去,但李迪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国广大作家一定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行走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讴歌人民的奋斗,记录民族的奋进,为伟大的新时代书写新史诗!

研讨会现场

生活和人民是李迪创作的源头活水

李迪曾多次提到:“生活是一口井。离了井,没水喝。”生活和人民,是李迪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正是秉承这样的创作理念,他七上丹东、六下无锡、三季走过九省、数月往返永和、访遍十八洞村。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用双脚丈量出的真情,都是用双手耕耘出的实感。

高洪波认为,李迪可以称得上是“感情一堆,血肉一堆”。边疆十年是李迪文化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最后十年则是他绽放生命、历尽风雨的沉淀过程,这是生活馈赠他的“大礼包”。“热情、真实、快乐、认真”这八个字,可以成为对作家李迪为人为文的整体概括。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说,李迪是一个立志以人民为中心,并将文学的人民性贯彻创作始终的作家。在李迪的故事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位作家对于人民的真挚热爱,这是一位作家与生俱来的品格,同时也是作家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具体实践中,对写作者自我品性的不断陶冶和修炼。我们怀念李迪和他所坚守的文学信念,并愿意沿着他和广大中国作家所走的广阔的现实主义文学道路而砥砺前行。

在《中国作家》副主编高伟看来,李迪是一个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广袤的大地与人民,感受到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身上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力。这样的作家是时代的记录者、是人民的歌者,在寻找感动和激情的创作中,李迪完成了从践行深入生活的作家到为时代、为人民而歌的跨越,成为一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作家。

学者包明德说,李迪是从事公安题材文学创作的作家中最为勤奋、成果最丰富的一位。他的作品将警察故事的真实性、文学性、诗性和人民性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语境。正是因为李迪深入、心入、情入基层警察生活,扎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深处,才能将警察故事的人文精神和法制的信念深刻而淋漓地呈现出来。

作家孙晓青说,李迪的文学道路起步于军营,在大量创作军旅题材文学作品的同时,人民军队的诸多优良传统也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培育了他忠诚、勇敢、刚强、务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品格,筑牢了他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生追求的思想根基,李迪的创作活力正源于他对国家、对军队、对人民、对生活的无尽热爱。

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李迪从早期的小说创作转向用纪实文学的手法为时代记录,把自己接触的人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最重要的呈现主体。他把心交给读者,交给自己热爱的人民,为了时代和人民而全力以赴。李迪的创作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为了让自己的笔力能够匹配得上人的进步和时代的进步。

评论家刘玉琴说,李迪为人真诚善良、灵魂纯净,对人生有着巨大悲悯。他以心灵的纯净去对话生活、对待人世,以激情热情和真诚善良去感染身边的人。他的人品与文品、知心与知情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他对时代和人民朴实而精彩的书写,为当今社会的文艺创作和生活态度提供了重要启迪。

谈及李迪近十年来的创作,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表示,李迪逐渐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文字风格,贴近人物、贴近生活,快乐、朴素、亲切,而且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锐利感,他的作品读起来永远让人快乐,永远让人感到痛快淋漓。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说,李迪有着优秀报告文学作家的特质,爱国为民,他曾经说过自己就是一生一世都要为人民写作,他与时代同频共振。他经常说,我们遇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抒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报告文学作家的信念。李迪热爱生活,对生活有百般热情,他不是正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

与会者回顾了与作家李迪的交往点滴,探讨了李迪《丹东看守所的故事》《警察王快乐》《004号水井房》《永和人家的故事》《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作品的文学成就与艺术风格,及其带给当代中国纪实文学创作实践的现实影响和深刻启示。讲故事的人走了,但他把故事永远地留给了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作家李迪的追思与纪念,更是对其高远的创作追求和人格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我不太会讲,也不太会写,只希望大家给我一个感恩的机会。”李迪的夫人魏桂兰一开口便泪流满面。她说,李迪此生没有白来,他收获了殊荣,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事业的成功,收获了那么多人对他的喜爱和敬重,收获了家庭的温暖,他可以微笑着去往另一个世界,享受那里的快乐。作品得到肯定,这是每个作家的愿望,李迪得到了许许多多朋友的支持、鼓励和肯定,这足以告慰他在天之灵,相信这些作品会成为他留给大家的一份特殊的记忆,成为他的朋友和读者对他最真切的纪念和缅怀。

与会人员合影

李朝全、颜慧、艾克拜尔·米吉提、张陵、萧立军、李国强、彭程、杨浪、董宏君、李培禹、朱竞、李晓重、赵阳、张琳、加天山、马毅杰、李国和、孙明旭、李生儒、华静、剑钧等参加会议。(摄影/尹超、赵云)

《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书封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3716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