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这段一直温暖着亿万人民的心窝。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期盼孩子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是社会的和谐之本。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众所周知,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让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只有通过各种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保障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句,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来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通过持续不断的改善民生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回顾马家湾社区71年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不得不说,干部群众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是马家湾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动力,而且未来农业农村的发展大有可为,生机无限。“三农”工作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里最活跃的每一个人。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核心硬核。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来解决好“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所谓提高农民,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后继有人。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正在成为新的时尚。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农业技术推广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和生活上的巨大改善,对农村建设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村建设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比如,美丽的田园风光变成了活跃的农村经济,活跃的农村经济又重塑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众所周知,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意义在于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各种方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农民教育、农业科研并称农业产业的三大支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龙坑镇特别是马家湾社区所走过的关于水稻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的轨迹吧。
对于农村、农业和农民来说,马家湾社区推广农业技术,逐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不仅是当地干部群众解决温饱、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且也成了省、市、区、街道政府及其农业部门做示范、办样板的需要。马家湾社区虽然是2010年10月才从共青社区独立出来的,但是作为“马家湾”这个地名来说,却要比播州区(原遵义县)的“共青大队”“共青坝”“共青村”老得多。马家湾最迟在上世纪40年代就在公路设计的地图上出现了,而“共青”这个地名是1958年才因为大水田的清淤与扩建,有许多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积极参与,才得以更名的。因为马家湾是210国道川黔公路与326国道白腊坎至川黔路147公里处的交汇点,它的名声早已蜚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你看!上世纪50年代马家湾人就试种过“双季包谷(玉米)”,虽未获得成功,却引起了外界对马家湾的关注;1951年马家湾就选出了水稻油粘、洋麻谷作为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1954年马家湾引进南特2号和黔农5782等外地品种试种。1957年,龙坑镇辖区3个乡大面积推广洋麻谷、油粘、洋麻谷、黔农5782等优良品种。1965年县农业局引进川大粳、西农175、农育1744等粳稻品种,在马家湾进行籼稻改粳稻的试验,平均亩产425公斤。但是,马家湾百姓因为不喜欢吃粳稻米,县政府及农业局虽然一再号召却推而不广。这也说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民性和适用性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1966年县农业局引进珍珠矮、广场矮、矮子粘、农垦58等矮杆水稻,在马家湾试验。由于农民群众普遍欢迎,这些品种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1984年以后,马家湾推广杂交交水稻籼优2号、岗优3号、威优等良种,都获得高产。1985年以后,马家湾的杂稻良种普及率达100%。
再看一下马家湾的轮作与复种指数以及栽培技术的变革吧。上世纪60年代马家湾率先推广玉米与红薯、玉米与洋芋、玉米与小麦、油菜与烤烟、玉米与蔬菜的套作,一下子就获得了满意效果。1962年县农业局在马家湾试验“三粳”“三矮”良种并改单行种植为宽窄行种植,群众普遍欢迎这种高产栽培技术。1976年县农业局引进杂交水稻并在马家湾进行示范,迅速得到普及。上世纪80年代初,马家湾驻地的地区农科所万德良同志用洋麻谷与胜利7号杂交,育成遵籼3号,因未提纯复壮,推广数年后,这一品种因退化严重而被淘汰出田。同时,从广东引进的桂朝2号在马家湾得到推广。1982年,马家湾农科所推行水稻育秧新技术试验,水稻增产一成以上,群众普遍较好。从1986年开始,遵义行署(今市政府)在全区推广栽培“两杂”良种、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水稻两段育秧、冬水田半旱式裁培水稻、玉米育苗移裁和地膜覆盖栽培五项技术(时称“五突破”),马家湾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并大力实施。随着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的普遍栽培,1993年马家湾群众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欣喜地迈入小康行列。
过去,马家湾的传统育秧方法是育秧前选晴天晒种,再用清水浸种。1953年开始推广黄泥水或食盐水选种,温开水浸种。1954年又推广用小苏打溶液浸种。1958年推广石灰水浸种。这些技术只在干部蹲点的生产队推广,多数地方仍然沿袭传统的老方法,浸种后即催芽,俗称“㷈种”。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推广温室蒸汽催芽,清明前后才将出芽的种子撒入秧田。
在育秧方面,马家湾传统的育秧方法是育水秧。1953年推广连沟带厢(每厢宽2—2.5米)的新式水秧。1960年驻马家湾的地区农科所试验湿润秧田成功,很快就得到推广。1978年又推广塑料薄膜覆盖湿润秧田育秧。1982年改为地膜覆盖育秧。1983年县农业局从四川引进两段育秧技术在马家湾推广,至今仍在使用。
水稻移栽大田前,需打田保水。打田时先铲田坎,翻犁三次后,再糊田坎。每亩施1500至2000公斤圈肥和适量钙镁磷肥,再犁1次田,把肥料翻盖于泥土里,再用耙子耙平插秧。传统的插秧季节在芒种节前后,随着许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插秧时间以秧龄来计算。早熟常规稻移栽秧龄是30—40天,早熟杂交稻和中晚熟常规稻40—45天,中晚熟杂交稻50—60天。但是,插秧必须在端午节前后,最好在小满以前。旧时,马家湾有这样的插秧谚语:“夏至不栽,东倒西歪。
在移栽密度方面,传统的经验是“肥田宜稀,瘦田宜密”。解放初,马家湾种植的普遍是高杆品种,不耐肥,易倒伏,普遍移栽的都是稀大窝,“斗口”、“顺田弯”,每亩栽培6千窝左右。1958年提倡移栽越密越好,马家湾的水稻生产也遭到沉重打击。这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和农业八字宪法造成的恶果,必须吸取沉痛教训。1964年提倡的拉绳打厢栽秧就博得了农民群众热烈欢呼。马家湾推广杂交稻,提倡每窝栽1至2粒谷秧,亩栽窝数1.7至2万窝。1983年引进半旱式栽培技术,对冷、烂、锈、涝田进行重大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产量。这种栽培方式,是对冷、烂、锈、涝水田先开沟起垄,在垄背上栽秧,在垄沟里蓄水,还可以养鱼。
在田间管理方面,栽秧后10天左右第一次中耕,俗称“薅秧”。主要是查苗补缺、除草除稗、防治病虫害、看苗追肥等。在水稻拔节前一般要结束中耕除草,然后是经常照看田水。水深秧苗生长慢,适当排水;无水要及时灌溉,毋使稻田开裂。
众所周知,农业种植业的产量是生产关系、政策、气候、土壤、肥料、品种、工具、技术、作物保护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家湾农作物的产量,历来受气候因素制约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马家湾的农业生产依旧是大旱大减产、小旱小减产、风调雨顺才能增产态势。也许“靠天吃饭,靠市场赚钱”就是传统农业的自然法则,因此现代农业才有了生机活力。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年两熟制已经成为马家湾旱地农业的主体,它的耕作面积远远超过一年一熟。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家湾干部群众对传统农业作出的特殊贡献。
要做出贡献,必须付出超乎常人艰辛与付出。1958年5月马家湾推行的“八八四篼跨”和“三角丛植”插秧技术,普遍要求每亩水稻插秧2.5万到3万窝,在那个时候这也是一种先进的移栽方式。所谓“栽得大窝,发的青秀”这句谚语就是那时喊出来的。但是,一种技术活动一旦掺杂了“投机取巧”邪念,必然酿成毁灭性的灾难。比如,1958年11月,大风暴公社集中全社男女劳动力3000余人,按部队建制编成团、营、连、班、组,实行军事化大兵团作战,在共青丰产坝大搞深耕就是极为典型的案例。技术人员要求的深耕是1.5—2市尺,可瞎指挥却要求3尺乃至6尺,而且县委、南白公社党委从苟江、民主、农兴、县野战营等地调动工人、社员、民兵、学生8800余人前往工地给予无偿支援。最后的结果是共青坝每亩下种25—50斤小麦地,次年基本无收。
农谚曰:“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伸。”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必须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否则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饿饭”荒年。我之所以反复说起建国71年来马家湾的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的栽培技术,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主要国家,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了,建国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马家湾的干部群众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试验、示范和推广杂交水稻,率先运用各种适用技术,成为最先迈步小康的社区,为播州区乃至遵义市赢得了“黔北粮仓”的美誉。这是马家湾干部群众为了温饱为了小康自我拼搏大胆实践的硕果,也是千百年来马家湾人这片热土的深情回报。你听,“荞见阎王麦见天,豌胡豆盖大半边”这句农谚是多么的富有诗意呀!
今天,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马家湾的干部群众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上,特别是加快农业技术普及的速度与广度上,尽快走上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编辑:黔州)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