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
清晨,野花次第开放
在大家不曾察觉的某个时刻
绽放它们的芳香
青年砍柴时顺手摘下一朵
放进背篓
他要将这朵花
插在邻村姑娘的头上
两个村子隔着一座山和一条河
青年翻山越岭
途中又用野草和不同颜色的花朵
编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他要将花环亲手给姑娘戴上
姑娘家一贫如洗,只有条
忠实的阿黄
阿黄跑到岔路口,迎接许久未来的青年
此时已是黄昏
斑驳的夕阳映射下,花环熠熠闪光
青年内心翻腾着无数个姑娘戴上花环的模样
不幸的是,青年听路人说姑娘将嫁给有钱人
青年将花环端端正正的戴在阿黄头上
青年将砍来的柴禾偷偷放到姑娘大门旁
然后青年就背着一背篓无限的惆怅和感伤
去河边把昔日姑娘爱听的歌儿唱
星星依旧耀眼
青年不知道,姑娘的房门已被锁
姑娘正望着花环垂泪把他想
而阿黄,正急匆匆的朝他来时的路赶来
●小楼读书声
每天清晨,楼下躁动的垃圾车
传出浑厚的四川话:收垃圾喽!
车把手上悬挂的大铃的铃声穿越夜的寂静
让很多人贪睡的念头成了神话
中年人雄伟的声音响彻了小镇多年
从未间断
与此同时,楼上的诗人启动电脑
撩开了窗
阳台上的风铃在晨风中摇摆
电脑熟悉的开机声混合风铃特有的声响
昭示着
一个文化人早早的开始了一天的阅读里程
看,那个老师家都开灯了
听,都开始收垃圾了
怎么还不起来读书
一阵呵斥伴随哈欠声陆陆续续
画就了小楼书声琅琅的风景
N久以来楼上诗人教师家明亮的灯光
和楼下不可或缺的车把手铃声、吆喝声
成了小楼孩子们早起学习的时间表
直到二零一九年五一这天
铃声、灯光和吆喝声
都没有出现
孩子们和大人们睡了个好觉
中午时分,传来了大妈大娘们的八卦
老师送突发脑溢血的环卫工人老李去了县城
此后,无需铃声与灯光
小楼的读书声依旧
【作者简介】苏平,中学图书室管理员,画稿溪现代诗歌传承人。笔名木子,字白山,号顽石,洗经堂入室二师兄。1973年生,四川叙永人。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著有作品集《第一缕阳光》。泸州市江阳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蓝V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会员。画稿溪文学社的创始人和负责人,现任《画稿溪文学》纸刊、网刊的社长和总编。诗作见于各级各类网刊报刊纸刊。
(编辑:黔州)
感谢编辑黔州先生采用!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