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外 >> 正文

樟木头有个“中国作家第一村”
信息来源:东莞阳光网    作者:刘东风 陈昕    阅读次数:10014    发布时间:2013-08-27

“中国作家第一村”是位于樟木头镇的一个自然形成的创作群落,由三十多位不定期散居于镇内各楼盘小区的知名作家组成。他们以中国作协会员为主,并有港籍和外籍作家加盟。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担任“村长”,“村民”包括王松、雪漠、葛水平、王十月、陈启文、唐达天、曾小春、南翔、郭严隶、丁燕、冉正万、周敏、彭晓玲等实力派作家。他们中的不少人曾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郭沫若散文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鄂尔多斯新人奖等重要奖项。以这种独特形式集约,而且实力如此之强,人数如此之多的作家群落,目前在全国还找不出第二个地方,因此,这个群落被程为“中国作家第一村”。

“中国作家第一村”何以结缘樟木头

“中国作家第一村”的形成过程,颇具文学色彩。

2007年9月的一个周末,东莞市文学艺术院首届创作项目签约作家王松、王一丁路经樟木头小憩,接待他们的当地作家刘芬和王康银介绍: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樟木头有120多个楼盘,比内地一个地级市的楼盘总量还要多,好些带家具家电和装修的二手房连中介费售价不过一二十万,作家曾小春、王十月、南翔、韩三省,还有香港作家孙重贵、吴琼、曹柱国和新西兰作家冼锦燕等都在樟木头买有房子。王松便让刘芬领着随意看了几个楼盘,当天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樟木头买上一套房子用于度假、写作,甚至养老。众人戏称:说不定我们一不留神就会在樟木头折腾出一个“作家村”来!

不久,同在东莞市文学院签约的作家葛水平听王松深情描述樟木头的房子后,与狄赫丹、王毅中、木兵等作家也突然“空降”到樟城看房,一番周折之后,众人分别在翠景花园买下了临湖的房子,一共四套。

王松、葛水平等人在樟的“疯狂”购房行动引起了外地作家的浓厚兴趣和持续关注。于是,外地作家们纷纷来樟木头看房。近两年内相继到樟木头准备选购住房的作家有近百位。

人们不禁要问:樟木头为何能够吸引那么多外地作家过来共同组建“中国作家第一村”?

在樟木头御景花园拥有一套房子的“村长”雷达也经常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最后,他从评论家的角度作出如是总结:

首先,“中国作家第一村”是作家创作方式多样化所衍生的一个新现象。“中国作家第一村”是一个自然而然形成的村落,甚至连作家本人事前也没有想到;它并无任何人为炒作的痕迹,既不是刻意地标新立异,也不是制造耸动新闻,它是中国社会和文坛的新事物,是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交通和信息发达的产物,是今天中国现实生活发展和作家创作方式多样化所衍生的新现象,无疑非常有利于深化和繁荣文学创作。王松、雪漠、葛水平等一批作家,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北方,在心理层面对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有一种地域和文化上的距离,但正是这样一种距离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了解的热望。他们来到这里,与这里的文化发生碰撞,继而对这里产生强烈的亲和感与认同感、依恋感。从文化上来说,是丰富甚至再造了一个新我。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可喜可贺的,它将带来创作上的新气象和新收成。

其次,这与东莞文学艺术院在全国率先对外签约有关。东莞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文化建设也蒸蒸日上,不仅建成了规模可观、在全国影响巨大的的东莞文学艺术院,还设立了签约创作项目,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和讲座,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吸引了一大批全国有实力的青年作家,来这里不定期居住,体验生活,为“中国作家第一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再次,这也与樟木头镇优异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樟木头地处广州、深圳之间,广深、京九铁路,莞惠公路和东深公路的交汇地,交通非常发达,坐“和谐号”动车组到深圳站仅18分钟,到广州东站仅40分钟。樟木头四面环山,镇内有森林覆盖率达99%的、著名的“观音山森林公园”,还有一个由中国保利集团斥资百亿元兴建、将成为珠三角的旅游商住圣地、占地26.6平方公里的“宝山国际生态旅游城”。这里工业发展快,商贸业兴旺,被人们誉为“小香港”。樟木头的本地居民全部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至的客家人后代,客家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能敞开胸怀接纳同样来自各地并且“特别有文化”的作家们。

当然,这也和樟木头的房地产发达,购房价格便宜有关。特别是樟木头的二手房,几乎与内地城镇的房价相当,升值潜力巨大。

“‘中国作家第一村’能在樟木头落地生根,而不是在其它地方形成,决不是偶然的。这也是樟木头和作家们的一种缘份吧!”雷达说到这里时,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地方政府倾力打造“中国作家第一村”

这么多作家自发云集于此的人文现象,引起了樟木头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镇委书记李满堂认为:作家既是文化的培育者和传播者,也是文化的代名词。作家们的到来,对于樟木头镇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宝藏和财富!镇里要顺势而为,利用这一丰富和宝贵的文学资源,设立“中国作家第一村”,把对作家村的扶持帮助和打造文化强镇结合起来,集全镇之力为作家村提供最优良、最周到、最人性化的服务,倾力打造这一难得的文化品牌。

2010年9月28日,“中国作家第一村”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廖琪,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温远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道平,市政协副主席朱伍坤等领导到场,共同为“中国作家第一村”揭牌。仪式上,镇长罗伟伦给“村长”雷达颁发了聘书。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兴致勃勃地现场赋诗一首:金秋时节百果香,东莞喜迎著作郎。踏入作家第一村,纵不提笔也风光!他还笑称:我退休后也来樟木头,竞选“中国作家第一村”第二任村长。

在市文联、市文广新局的帮助和指导下,樟木头镇委、镇政府下文组建“中国作家第一村”工作机构,委派分管宣传文化工作的副镇长蔡献军(2011年改为镇党委委员詹振锋)和宣传办主任刘东风兼任副村长;积极组织作家村村民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引导作家村民创作以东莞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对获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进行嘉奖;对在国家级文学报刊发表的作品进行补贴;优先解决作家村民的户籍和孩子入学问题;为作家村民提供最优惠的生活便利;每年适当补贴村民的物业管理费;在《樟木头》报开设“中国作家第一村晒谷场”专栏;创建“中国作家第一村”网站;成立“中国作家第一村”文化发展传播有限公司;以中国作家第一村品牌延伸拓展文化产业,把“中国作家第一村”打造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驰名品牌。

樟木头图书馆设立了“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品主题馆,将作家村民的作品收集起来,供市民免费借阅和欣赏。在樟木头镇天一城里大型商场的图书区,也设立了“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品专柜”,集中销售村民作家们的作品,展示出作家村的整体创作实力和风采。

樟木头“文有作家村、武有将军馆”的文化建设格局逐渐名闻遐迩。樟木头镇将把作家村与将军馆和军营联动起来,开展“作家走进军营、军人走进作家村”的双向互动活动。

樟木头还将不定期组织“中国作家第一村”村民走进机关、校园和企事业单位,与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师生、企业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中国作家第一村”将着力构建作家与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成立作家与企业家联谊会,引导作家们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成长史,走进企业家的内心世界,探寻企业家的创业史,组织作家挥笔记录企业家的辉煌历史和感人事迹,创造一种经济与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模式。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到“中国作家第一村”调研考察时说,“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成立,为中国文坛的作家们提供了一种创作和流动的新方式,为东莞市打造岭南文化精品名城构建了一个文艺创作的新平台。樟木头这种重视文学艺术、吸引文化人才的形式,值得肯定和学习。希望樟木头能留住这些作家,用好这些作家,使这里成为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他要求省市宣传文化部门要大力支持和扶持“中国作家第一村”。

作家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打工作家王十月,宅居樟木头万豪花园三年。他说,我是2007年夏天第一次来到樟木头的,来了就喜爱上了这里,并在这里买房安家。能让人安静下来专心写作,是这座小镇最吸引作家的地方。在这里写作,比在别的地方更有灵感。去年,他在樟木头换购了帝豪花园的一套房子,每到周末,他都从广州回到这个家里,每天奋笔疾书五千字。

陈启文的房子原来在翠景花园一楼,带花园。花园内有两棵高大的白玉兰,有每年如期挂果的荔枝树、芒果树,花园门口还有一池静静的湖水。一年后,他相中帝豪花园的一套同样带花园的房子,幸福生活再次升级了。他说,这儿可称得上是我的天命之地哟,看吧,等我有空的时候,在院子里的亭子旁种上一些湖南辣椒,开辟一条弯弯小径,要多享受有多享受,呵呵。说这话的时候,他会幸福地吐出一个烟圈,眯起细长的眼睛,一副心醉神迷的样子。他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把全家的户口迁至樟木头,成为第一个户籍在樟木头的中国作协会员。

雪漠在看中翠景花园的一套七楼的房子后,先在房子里试住了一宿。第二天,雪漠被窗外小鸟叫醒,从阳台望出去,远方的山脉层峦叠嶂,近处的水像绸缎一样静静地散开,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像缤纷的雨点一般飘然而至,风景美得简直让人呼吸急促。后来,雪漠用他那颇具禅意的个性化语言说:“这是个多宁静、多清凉的地方,根本没有一点热恼,是个藏风聚气之所,太值了。”举家迁来后,一家老小对这次定居感到非常的适应和舒畅。

郭严隶来到樟木头,对这个不起眼的小镇的印象,在两天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一个美丽的元宵节后,她感受到了这个小镇里所蕴藏的人文气息、山水灵气,当即在观音山下选了一套僻静的房子,并邀来了鲁院进修时的同学彭晓玲作邻居。

新疆诗人丁燕,离开了她所熟悉的西北,迁居樟木头后,似乎过上了一种似乎在桃源里创作和生活的祥和日子。“没有比从半山俯瞰樟木头镇,更为奇特的时刻了:当我目睹小镇时,我已嵌进它体内,并且,非常稳固地嵌进深处。对我而言,现在,它就是世界的中心。”“我并不孤单,当我和我们携带着对故乡难以泯灭的爱来到他乡时,接受这里的陌生,犹如接受自己的身体。”丁燕在这间半山的屋子里,迎来了她的创作高峰期。魏红花受之影响,也随之来到了作家村。

建村两年来的主要成果

作家村民们在“中国作家第一村”这个新平台上,纷纷找到了自己驰骋文坛的新起点、新坐标。

2010年10月,王十月凭《国家订单》荣获第5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同时入围提名的还有王松的中篇小说《欢乐歌》和陈启文的报告文学《共和国粮食报告》。11月,早在上个世纪就来到樟木头居住的“村民”曾小春,凭儿童小说集《公元前的挑花》摘取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小说奖。12月,陈启文的《共和国粮食报告》又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王十月、曾小春分别获得樟木头镇政府颁发的奖金5万元、陈启文获得1万元。

随后,在东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2010年至2011年重点文学艺术创作项目、社会办艺术团(队)和文艺工作者个人出书展演创作项目中,“中国作家第一村”申报的项目全部入选,包括雷达主编的《中国作家第一村精品文选》、王康银创作的戏剧剧本《麒麟传人》、王一丁的散文随笔集《梦居吟草》、刘芬写樟木头本土客家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的《烽火照东江——蔡子培传》。在东莞文学艺术院第三届签约创作项目中,共从207个选题中选出18件作品签约,其中即有来自“中国作家第一村”的5名村民的选题入选。这些选题是:副村长王松以樟木头镇“双拥书记”李满堂为主人公,以双拥工作为主要内容的长篇报告文学《八月桂花香》;副村长雪漠的以东莞木鱼歌为背景的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木鱼歌》;村民郭严隶的以东莞援建映秀灾区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散文集《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陈启文以金融危机中樟木头镇“合俊事件”为题材的报告文学《战胜危机》;丁燕的散文集《她在东莞》。

2011年初,刘芬和彭晓玲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雪漠的《白虎关》、王十月的《无碑》、郭严隶的《锁沙》和唐达天的《沙尘暴》,被列为竞逐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入围作品。其中,雪漠的《白虎关》进入评选的第三轮。

6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省军区、省双拥办、市文联、中国作家第一村等单位,联合为王松的东莞双拥长篇报告文学《八月桂花香》举办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李炳银、王必胜、白烨、胡殷红、王山、苏晋瑜、陈歆耕、董保存、谢有顺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并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9月,“《中国作家第一村精品文选》首发式暨第二届作家村论坛”系列周年庆典活动在樟木头展开,以新书首发、开坛论道、电视剧本签约、赠送新书、走进军营等形式,别出心裁地庆祝中国作家第一村周岁“生日”。阎晶明、王必胜、陈歆耕、白烨、李炳银、高伟、杜佐祥、冯积岐、乔叶、胡学文、毛世屏、蒋鸿雁、梁轼文、林岳等100多人出席庆典活动,新浪网、中新网、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十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2012年2月,郭严隶长篇纪实散文《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的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东莞举行。来自文学界的作家、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认为该书所写的援建故事可歌可泣,情感饱满细腻,体现了一位文学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6月,“中国作家第一村”承办了首届《东莞文艺》改稿会暨东莞文学高端研讨会,来自中国作协,以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诗刊》、《十月》等刊物的领导、主编、名家齐聚一堂,共同把脉东莞文学现象,共促东莞文学创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9月,“陈启文长篇小说《江州义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部由村民陈启文精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新作,被《花城》杂志在2011年第六期头题重要位置推出,随后出版了单行本。这次研讨会是“中国作家第一村”成立以来第一次走出东莞举办的研讨会。

两年来,村长雷达带头创作不辍,发表多篇重量级文学评论文章,并于2012年当选为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王十月又凭《寻根团》获人民文学奖。葛水平长篇小说《裸地》获2011年女性文学奖,获首届“剑门关文学奖”,获《中国作家》第五届鄂尔多斯文学大奖。郭严隶的《锁沙》获首届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奖和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雪漠出版了《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等长篇小说。唐达天潜心创作了以东莞工厂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创业狼》,并以此为基础改编出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突围》。丁燕定居樟木头后,荣获“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称号,并在全国各大刊物连续发表三十多万字《她在东莞》系列文章及大量散文。

“中国作家第一村”的红旗能打多久

“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成立会不会成为一个稍纵即逝的文学事件,成为作家村民们贻笑大方的“行为艺术”?“中国作家第一村”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对此问题,雷达村长早已深思熟虑。他说,在国外,也有很多著名的作家村,如意大利的圣塔·马达伦纳,那里没有豪华的别墅山庄,却能吸引操各国语言的作家千里迢迢慕名前往,成为意大利名副其实的国际作家村。其实那里仅有一座废旧古堡、一座小教堂、一幢瞭望塔和一座谷仓,其余都是旷野和山林。它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那里产生了意大利著名作家格雷格·冯·瑞佐瑞,还因为那里特殊的地理环境能够激发起作家们的创作灵感。在那里,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作家面孔出现。马达伦纳作家村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人口频繁流动的时代,时空观的改变,人才的流动,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中国作家第一村”作为一种积极的文化力量,在繁荣文艺创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先期到达这里的作家已经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新诉求,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伴随着创作视野的新扩张,会有更多的作家聚首樟木头镇,也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樟木头这个作家云集的地方,已经成为东莞乃至广东一张著名的城市文化名片。

一花引得百花开,樟城处处春满园。这不,受“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感染纷至沓来的影视制作公司也一个接着一个。村民胡杰的广东十分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樟木头,东莞宸逸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在樟设立影视制作和培训机构,一个集策划、创作、影视制作、包装、推广、发行、营销于一体的“中国作家第一村”产业链呼之欲出。

“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明天更美好!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546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