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十二三凉子结缘(组诗)
我看十二三凉子
是庄重、伟岸、肃穆的
十二三凉子看我
是轻佻、渺小、喧嚣的
假使以十二三凉子为参照物
它可以堪称民族的脊梁
每征服一次十二三凉子
不知你的理想信念进步了多少
视野又开阔了多少
任何的打击报复
兽性大发、互联网似的镇压
都无关痛痒
◎山窝坨
山一座挨着一座
潜藏着巨大的野性
亦或是豪迈奔放
你不往上爬都不行
这山没得那山高
那山更比那山高
看山不是山
看山好似山
通向山里的康庄大道
却只有一条
放眼望去
在群峰环绕的山窝坨
住着几户富裕人家
山里人不愁吃、不愁穿
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日子过得定会是清甜
◎“四美”官庄
官庄
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名字
它巍然屹立在凉子顶
官庄美在
万亩菊花仙子盛开
得到的颜色众多
它们在簌簌的山风中频频点头
官庄美在
山高皇帝远
心知自澄清
漫山枫叶红遍
官庄美在
它有接骨神医李方由
杏林奇葩,妙手回春
四世同堂传佳话
官庄美在
它用坦荡的胸襟
包揽着蓝天白云、日月星辰
用火眼晶晶俯瞰众生蕴藉
笑看红尘风云变幻
◎手握故乡酥软的净土
多少次魂牵梦萦
迫不及待
匆匆忙忙地
踏上回乡之路
离开令人憧憬的城镇
手握故乡酥软的净土
在幽深的巷道间来往穿梭
小溪淙淙,泉水叮咚,喜鹊欢歌
乡音无改容颜易老
一声声喊我乳名
怀揣着充满童真童趣的旧时光
内心跳荡着无法言说的幸福与忧伤
一群简直不知天高地厚的放牛娃
将那些石头搓得光滑油亮的小屁孩们
都各奔东西
去寻找诗和远方
唯有风独残年的老屋还站在那里
日夜守望着故乡的一切
◎烟囱
依现代人、一些江湖老手的奢好
可以试想一下
一年365天
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
一分60秒
每分每秒
有多少个烟囱腾空而起
吞云吐雾
烟熏缭绕
又有多少个呼吸道、心肺被感染灼伤
◎苦到极致便是甜
苦尽甘来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些警句都说明
苦到极致甜就自然来了
它会中和你以前的苦痛
让你重新燃起生机
世间也有阴阳两面帮你调节
你不会永远阴暗
变得仇深似海
阳刚之气会助你一臂之力
◎有些风景太迷人
让你不轻易陶醉其间
大饱眼福
例如
有个视频播放的
一人一河一石桥
一山一水一世界
一步一晃一片天
一生一世一仙境
一个人可以包揽海纳百川
可以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南无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你有针尖,我无麦芒
一根骨头
哄不了多少只狗
狗咬骨头不松口
一个巴掌
拍不了几个蚊子苍蝇
妇道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只配围着锅边转
当一颗心
要为此而奔忙劳累的时候
一累就有一损
一损就有一伤
红尘变幻莫测高深
你有针尖,我无锋芒
◎在秋雨的不断打压下
天雾蒙蒙的
弥漫着整个村庄
大自然呈现出一派萧条的景象
微风吹来
冷暖自知
树上的叶子一扫而光
有的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有的梦游西山
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丫
赤条条地裸露在山涧夹缝中
唯有菊残傲霜枝
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你的悲哀算不了什么
在商品浪潮冲算盘的年代
你的悲哀算不了什么
谁也不会嘘寒问暖
抚慰折痕
只是有些神经质
闹个笑话而已
听的风吹过
打的踏实货
就像老天爷下点毛毛雨
不会湿衣,也不会烂路
丝毫不影响那些润熟的操作流程
疾风吹劲草
所有的心酸,所有的苦楚,所有的无奈
所有的嫉妒,所有的瞠目结舌
都是过眼云烟
◎看看天空飘着的,一切都是浮云
这云啊,很有看头
非常带劲
也让人浮想联翩
云们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一年四季
云孩子就跟随云妈妈
从东迁徙到西
又从西迁徙到东
从南迁徙到北
又从北迁徙到南
有时被风吹散而晴空万里
有时堆砌多了而泪如雨下
有时遇冷空气凝固而成冰雪飘落
这铤而走险、雷厉风行的经历
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那些在竞技场上屡次失败者
非常之淡定
成功,成功有什么稀奇
看看天空飘着的
一切都是浮云
◎活着的每一天,不要辜负太阳的光芒
清晨,当太阳缓缓升起
翻山越岭,爬上树梢时
透过眼前这扇窗
照射在床头
想象它可以将被单消毒杀菌、晒尽铅华
鸟们站在窗台
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然后,转过身向远处飞去
那是一种怎样的舒心惬意
使你从睡梦中惊醒
赶忙爬起来
给花们浇浇水
将买来的辣椒、花椒
端午节挂到门上的艾蒿
一同撒到阳台地板上
其实,活着的每一天
就是不要辜负太阳的光芒
掐指一算
一年365天
除了阴天、雨天、雪天
轮到晴天,太阳的光芒四射又有多少呢
◎与故乡那些有关石头的记忆
稻草与蔬菜绑在一起
是蔬菜的价值
与葱蒜绑在一起
是葱蒜的价值
那么孤零零的石头
生长在普通的山峦地域
无人问惊
如果是生长在故乡
却价值连城
故乡的石头堪称一绝
一块块,一条条,一尊尊,一座座
聪明的人们就地取材
把它们很好地利用起来
铺石板路
架石桥
砌高墙
铺石院坝
砌石阶檐
打石磨
修牛圈马圈羊圈猪圈
立墓碑
下基脚
真是
无所不用
无所不能
那一条条石板路
那一条条石巷
那一座座石桥
都留有我深深浅浅的脚印
被时光老人冲刷得光滑油亮
作者简介:
郝珍昌,女,笔名:清不染尘,小学教师。20世纪70年代末生于贵州省思南县,现居思南县塘头镇。2012年接触网络诗歌,开始网络写作,作品大多发表于网络,有少量作品入选《千人诗歌精华卷》、《屈原风》、《经典短诗、当代方正》、《爱情宣言 情诗经典》,诗歌散文登载在《中国诗人》、《贵州作家》、《贵州诗人》、《贵州都市报》、《铜仁日报》、《梵净山》、《铜仁作家》、《酉水》、《水城》、《乌江文学》等刊物上。
(编辑:黔州)
《画稿溪文学》海选用稿通知:本文符合纸刊《画稿溪文学》发表要求,通过初审进入二审阶段,请您务必于今天内尽快主动加总编木子微信手机同号:17738013139,并快速了解、沟通相关用稿事宜。按编辑部规定:不主动了解沟通,就作为自动退稿。 《画稿溪文学》编辑部 2021.2.5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