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92年的冬天刚到,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很快就在我们县里铺开了。从乡镇到县城,各处体检都非常严格。
由于我从小就喜欢锻炼身体,所有的体检对我来说,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很快就通过了所有的检查。接兵那天,首长到了我家看到我后,也夸赞了我一翻;并问我到部队之后,能不能吃苦?我马上回答说:“能!在家乡,什么苦我都吃过,我想部队也不会苦到哪里去。”部队首长对我的回答十分满意。
要走的那几天,我和父母都忙着接待上门祝贺的亲戚寨邻,家里被喜庆的气氛完全笼罩着。
我所在的玉华乡有4名新兵应征入伍,全县共100名。
12月1日,天气有些冷。这天,我终于领到了绿色的军服,并把穿在了身上。我站在木窗前窄小的玻璃前,对着窗户中我的影子左看右看,感觉就是不一样。12月3日,是我们告别了家乡,告别最亲人日子。那天,我们每个新兵胸前都戴着一朵大红花,上面写着“参军光荣”几个字。中午,车站旁,送行的亲人们都很难过,只有我们这些一心想当兵的人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这种心情,觉得临行前县武装部长和政委,在欢送会上讲的几句简短的话也觉得太长,一心只想盼着快点离开家乡,住进绿色帐蓬营房。好不容易听到一阵敲锣打鼓的声,才吁的出一口气。车终于动了,我们一百号在亲人们的千叮嘱、万嘱托中从县城乘车走了。
客车载着我们这群新兵蛋子一路飞奔,当天就到了贵阳。在贵阳兵站吃晚饭时,一个军官对我们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应征入武的战士了,你们要尽快从老百姓转变为一个军人,要以做一名光荣的战士为荣……从小事做起,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个军人的样子……另外,大家要团结,要有集体主义精神,不要单独行动。部队随时都会点名,在上下火车时,你们要带好行旅,互相关心……同志们能不能做到?”大家齐声回答说:“能!”声音很响亮。大家进入火车车厢后,已是晚上9点钟了。我们坐在列车上谁也不说话,开始有些想家了。
列车在群山中一路飞奔,呼啸的汽笛声响彻云宵,“哐珰哐珰”的车轮和铁轨相互亲密接触着,清晰的摩擦声敲击着车厢内的每一个人的耳鼓。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云南武警总队。
广场上,几个执勤的老兵威风凛凛地站宽宽的、还有些暖和的风中。他们头戴钢盔,腰上别着五四式手枪。我们本县100名应征入伍的新兵有序进入广场后,并站好的队,首长开始向我们训话。
“……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从现在开始,你们每个人都将成为保卫祖国的一名光荣战士……”欢迎和勉励的话讲完后,他就命令武警各支队来接兵的军官念名单。念到谁,就叫我们答一声“到”。广场上有很多兵,究竟有多少,我也不知道;只觉得绿色的一大片,像家乡那片片绿色的苞谷林,密密麻麻的。
除了军官们洪亮的点名和新兵怯怯的应答声外,整个广场上静悄悄的。我的名字终于被一名军官念到了。念我名字的军官身材很高,脸黑得像锅底。后来,我才知道他与高原生活有一定的关系,但他的牙齿却异常的白。点完名后,他就笑着对我们说,请点到名的同志跟我上车。一听还要上车,我就悄悄地问身旁的一个战士,我们都到昆明了,怎么还要上车?他看了我一眼,茫然地对我摇了摇头,然后又低下头。
被这名黑脸军官点名随行的贵州兵有30个,除我们本县来的5个外,其余25个我一个也不认识。上车后,我就壮着胆子问坐在我身旁的黑脸军官,“我们还要去哪里?”和我们同坐在一列车厢内新兵们听到我的问话,全都抬头向我看了过来。
黑脸军官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大家,然后笑着对我说,“我们去迪庆藏族自治洲,那里有亮如白银的大雪山,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舞蹈,有喇嘛海、黑龙谭……”我听到这么多美丽动人的地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家听后,一脸思家的愁云也飘走了。黑脸军官看到大家动心的样子又说,“我们从这里坐车到迪庆,一路的风景都很漂亮,但路程有些远,至少都有700多公里。”我们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车快要动了,这时,一个老兵从我们车旁经过时笑着问我们,“你们分到哪里呀?”我回答,“去美丽的迪庆州”。老兵当即笑着对我说,“那里不好!你们是去受苦的,去见老牦牛的,一年四季都是个冷……”大家听后,脸上那些喜悦的神色转眼间就消失了,谁都再也没有吭声,都一个劲的盯着黑脸军官。黑脸军官看着大家的眼神,也再也没说一句话。车厢内,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我身后有人在小声地哭泣。在安静的车厢内,哭声特别刺耳,搅得大家心烦意乱的。
“当兵还怕吃苦,还来当什么兵,不准哭!”黑脸军官大声吼了起来。哭声立刻就停止了,我转身向哭声看去,什么也没看到,大家都低着头,一句说也不说。我又看了看一脸怒容的黑脸军官,心想,“是啊,当兵还怕吃苦,还来当什么兵!再说,反正都是当兵,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吃苦,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什么好哭的。”
军车终于动了,在昆明城的街道上缓慢地行驶着。虽说是冬天,但素有“春城”之称的古城昆明,天气确实不错,一点冬天的样子也没有。大街上,行人很多,车开得很慢,比行人快不了多少。我不知道是不是开车的司机刻意这样做的,或许是他好心让我们记住这闻名全国的美丽春城,让我们这群新兵蛋子用脑子记住眼中看到这里的一切。然后,随着他驾驶的车,一起带到听说冷得瘆人的迪庆州,度过从军的每日每夜。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