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赵春江
【一】
vol.1 家庭是什么?
家庭是什么?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
哈哈,我一上来,是不是要写哲学博士毕业论文呐,喏!
我想说的是,国家过日子,也和家庭过日子差不多,只不过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
想起一件事儿来,20余年前,某国要往一座山峰修一条柏油路,两个邻国拼命反对,说是影响环境,加速地球变暖,冰雪融化,想想也不无道理,就像联合国开会控制碳排放,但先进的工业国家已经走完了碳排放的路,你不能让发展中国家扎脖啊。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方开始往山上修柏油路,临国也接着修起来,因为,邻居过日子撕破了脸皮。
这就是各过各的日子,小路服从大路,大路服从大局。
因为不论小家还是大家,都是6个字:生存,安全,发展。
【二】
vol.2长白山能不能做成?
这几天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句话,地球是祸害不完的。因为按照现有理论,地球诞生已经几十亿年了,但是它不过仍然是青年,还有几十亿年上百亿年的路要走,想想都头大,直立人行走至今也不过是150万年的事儿吧。
这几天还偶然看了央视的一部纪录片,说的是黄山开发一个古人从未到过的峡谷景区,按理说,黄山的生态比长白山要脆弱得多,但是景区栈道也依然修成了,并成为旅游的典范和经验传播。
我就想,黄山能做的事儿,长白山能不能做?能不能做成?
按理说,长白山是以冬季旅游为主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季项目的特点是对生态没有干扰,或甚少,只要管理好,处理好垃圾,就没有什么问题,而这一点,早已经不用担心。
都说东北发展不起来,南方人能做的,东北为什么不能做,或做不好。
问题是出在第三方,还是自身。
【三】
vol.3理想的愿望
好了,不说这个复杂的话题了,自己的梦自己圆吧,再说说敬畏心。
一个朋友说,一进长白山,他的心情就豁然开朗了,虽然他参加工作30年,进了千百次的长白山。
另一个朋友,就在长白山脚下工作,天天与长白山为伴,工作或工作之余,他看长白山,拍长白山,宣传长白山,看不够,拍不完。
还有一个人,虽然我极其恶心他的嘴脸,但并不影响对他的尊重,他说:一进山,听到相机快门声,就什么都忘了。
这三个人,只是千千万万个无偿宣传长白山的人们一个缩影。
他们毫无理由地爱这座山,更敬畏这座山。
这些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别无所求,求了你也不能给,不如活得有点尊严。
我们孜孜以求的只有一个理想的愿望,那就是让家乡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看到享受到,哪怕是来了一次就后悔,也没有关系,中国有14亿人呢。
【四】
vol.4文化支撑
这次来长白山,还有一个收获,经朋友介绍,结识了一位叫成林山的中年汉子。如约,在他位于长白山脚下的手工作坊兼茶室,我们俩进行了两个余小时的深谈。多年以来,成林山东奔西突,为的就是将家乡的长白山岩陶土、浮石、火山岩等,做成旅游文化系列产品,推广出去。
我很欣赏小成的做法,我的建议是,要有文化支撑,最好挖掘出历史的渊源,这样你的产品才会有生命力和自己独特的卖点。
【五】
vol.5往事不堪再回首
在吉林省,凡是有点文化和热爱历史的人,最近几年,常把两个古人的名字挂在嘴边,一个是吴大澂,一个是刘建封,似乎成为一种时髦。
刘建封,1908年踏查长白山,命名天池十六峰,成为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但是不论在长白山上,还是周边,至今连刘建封的纪念碑(刻石)、物都没有一处,我们何颜说得起古人。
至于说吴大澂,我不敢苟同,他顶多是半个边境划界的功臣,并没有把土字牌扔到图们江出海口。就连已故老人李鹏都说过: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往事不堪再回首。
记得90年代中后期,珲春立有吴大澄石像,那个设计,眼神好的人一看,哪是民族英雄,就是电影里的僵尸,还立在市政府广场门前,晚上吓唬小孩应该灵验,后来挪到山里去了。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