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长篇 >> 正文

磨盘寨 第九章 鸡瘟猪瘟从天降 惨状气倒铁打汉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何开纯    阅读次数:36256    发布时间:2021-08-07


磨盘寨人高兴时,喜欢用山歌表达兴奋。忧愁时,同样喜欢用山歌发泄,表白心里的苦闷,借歌消愁。杨憨对赵慧的性爱,可以说难也言表,无奈之下,晚上只好以歌消愁,心里不停地唱山歌。

竹子高高不顶天,芭蕉叶大不值钱。

不管妹妹有多美,只因家规管得严。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赵慧在鸡场,杨憨不去猪场,杨憨在猪场,赵慧不去鸡场,两人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难分难舍。杨憨本身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加之有赵慧作伴,浑身更有使不完的劲。两人打算三年内还清银行贷款,五年成为富裕户,在村民眼里,一个葫芦锯成两把瓢,正好一对。

有人说,没有女人的家庭像废品回收站,这话一点不假。憨哥的家,在赵慧没来时,从外表上看,新房、木窗、木门、石坝,可以说像眉像样。可是,在屋内呢!八百钱穿一串,不成吊(调)数。

堂屋里一张四方桌,四条木板凳本应该摆在中间位置,然而宾主倒置。中间放着犁头、枷档、耙子、扒梳之类的农具。左边木桌上放着斧头、镰刀、弯刀、劈柴刀。右边屋角堆放着大锄、小锄、铲锄、铁镐。墙上呢,挂着斗笠、蓑衣、草帽、篾条。

厨房里,铁锅起圈圈,锑锅现水垢,也就是说,煮猪食的铁锅基本没洗刷过,一圈又一圈污垢。煮饭的锑锅呢,曾经煮过几次饭、渗过几次水,都有水位线。灶上碗筷一叠叠重放在一起,不说五天洗一次,至少可以说两天没洗过一次。用憨哥的话来说,因为“忙”。

卧室呢,当然另有一番景像,屋角一张搭斗围着三圈围席。搭斗旁一张四柱床,四柱床上罩着一笼黑里透着蓝色的刮花纱布罩子,罩门左右两边用两个木勾勾着敝开着的罩门,罩子本该是蓝底白花,结果变成了黑底蓝花,估计憨哥因为忙从来没洗过一次。床上刮花被面出现一层硬壳,手摸上去有一种冰凉的感觉,同样至少是三年没洗过。枕头没有枕巾,看上去油光发亮。床边一口旧木箱子,一个破木柜,木箱上两双泥巴鞋,一口小锑盆,小锑盆里是茶,锑盆旁边是一个有口唇印的茶盅。靠墙两根竹杆横着,竹杆上搭满衣服,长的、短的、新的、旧的、厚的、薄的,重重叠叠,看上去像间名副其实的杂货店。

凡是到过憨哥家,进过憨哥屋子里的人,都为憨哥家差一个料理家务的女人着急,村里有这样一首山歌:

可怜天下单身汉,寒酸不过数杨憨。

有米冷锅冷灶头,有钱一身脏衣裳。

从春到冬被窝冷,抱着枕头当婆娘。

赵慧自从到了杨憨家,跛着脚该洗的洗,该换的换,该扫的扫,该擦的擦,尤其是把堂屋里的农具一律搬弄到一楼,整个屋子堆放有序,虽然没有添置什么新家具,看上去却十分顺眼。不久,村里又有了一首新山歌:

有了女人不一样,杨憨面貌大改现。

穿得干净又整洁,顿顿吃的热肚饭。

白天苦累心舒畅,晚上酒后床上躺。

杨憨有个习惯,总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穿衣叠被,打开大门,是晴天他会深深吸上几口新鲜空气,甩甩胳膀慢慢朝猪场、鸡场走去。他对鸡和猪的感情就像大人关心小孩一样。有时对鸡吆喝几声,表示亲切慰问。对猪呢,摸摸这头的背,又摸摸那头的尾,总是要走上一趟才放心。然后才开始拌鸡食、弄猪饲料。

如果是雨天,他会轻轻取下挂在墙上的蓑衣、斗笠,用一根布腰带将自己身上的衣服一拴,不声不响走出房门。鸡场在房后左边,猪场在房后右边。他要么先到猪场,要么先去鸡场,每天早上视察鸡场、猪场成了雷打不动。原因嘛,他最担心的是有黄鼠狼进鸡舍、有野狼进猪圈。当然,平时他防备得很严,该锁的锁,该关的关,从不漏掉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细节,可谓鸡是他的金圆宝,猪是他的钱包包。

这天清晨,杨憨怕惊醒屋里睡着的赵慧,他轻轻打开房门,一股初春的清风徐徐吹来,风不冷也不热。他双手将脸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一抹,睁开眼睛望着绿得油滴的草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他高兴的是新一年他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鸡场、猪场会是他的两家银行。鸡犹如滚动着的金圆宝,猪是一坨被裹着肉皮的钱包。他心想:我杨憨终于有出头之日了!天助我也!

杨憨边走边想:等我赚到了钱,一定要为赵慧和强强在山下买一套住房,让他们过上杨俊想都没有想过的好生活。自己呢,有恰当的女人就娶上一个,晚上也暖和暖和。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命就算啦!人生就是几十年,过好过歹都是过,单身汉自由,自己说了算,没什么不好。

杨憨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来到鸡场,他打开栅栏门一看,不对,地上几十只鸡四脚长伸,鸡场里没有一点生气,完全听不见嘈杂的鸡叫声。这时的杨憨,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揉了揉眼,定睛看时,没错,是鸡死了!他走进鸡棚,看见木楼上的一群鸡鸡嘴发紫、鼻孔肿胀、头部水肿、肉冠发黑,甚至流出紫血,鸡腿呢,肿胀充血,死的躺在地上,没死的,不停地甩头,不停蠕动,  一派惨状。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513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