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聚焦 >> 正文

网络文学现状:批量生产 碎片化社交化趋势加剧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书乐    阅读次数:6640    发布时间:2014-02-15

  对于网络写手阿彦来说,如今,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在电脑前“码出”一定文字量的稿件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每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能在网络上获得读者认可,下载阅读,很有成就感。兼顾着还能挣点稿费贴补家用。”有着公务员身份的阿彦说,他现在已经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交给了网络写作,尽管自己撰写的穿越小说目前在文学网站上并不算出众,但每个月至少也能为其带来三四千元的收入,比他本职工作的工资还高,关键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很自由。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的网络文学写作队伍中,像阿彦这样的写手只是很普通的一员。和阿彦的单兵作战不同的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写作队伍不仅写手数量达到了百万量级,而且已经形成了标准化、流水线式的规模化生产方式。

 

  量产化的“写作班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文学网民人数达2.27亿,约占网民总人数的47%。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各网络文学网站上的注册网络写手达200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作品被签约。

  2.27亿人的庞大受众是网络写手们掘金的最大动力。“单打独斗很容易写作疲劳。早在5年前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和学校里的一帮文学青年抱团一起创作网络小说。”27岁的网络写手赵咏说:“那时候我们一起讨论情节,一致认可后,再在教室里的黑板上画出小说框架和主线,由一个主创人员写出样章来确定文字风格,再分配章节给每一个写作小组成员,写完后再由主创人员进行最后的编辑以统一风格。这样的写法很新鲜,但确实很高效,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只要一个月就能出来。”

  这是中国式网络文学写作班子的雏形。赵咏离开学校后,网络上的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了写作班子分配任务的渠道。再后来,他们被更大规模的写作团队收编,“有时候甚至连作品的名称都不知道,也不用再讨论写作内容和方向,每个月通过QQ接收规定好内容的写作计划,完成它,就能收到团队发放的月工资。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写的那些内容最后被发在哪里了。”

  就连阿彦也承认,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和写作班子相比:“比起他们流水线式的量产,个人要写100万字可能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很多单兵作战的写手赚不到钱,就自动退出了,现在的网络文学已经逐步被流水线式的写作团队占据。”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络文学作品的长度。《凡人修仙传》有700多万字,《官仙》更是达到了1100万字。这样的文字量,一般的传统文学作品根本无法比肩。造成这样一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经济收益。“字数越多,收益自然越高。本来30万字可以完结的故事,到了网络上,300万字可能还只说了一半。”赵咏解释说:“由于网络文学大多采用‘试读+付费’模式,所以,只要能吊住读者胃口,越长赚的钱越多。这就形成了网络文学目前的这种商业机制。”

  在《华西都市报》发布的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品牌子榜单“网络作家富豪榜”上,“唐家三少”以2650万元版税蝉联冠军,“天蚕土豆”以2000万版税位列榜单第二。而以纸质图书版税为计算标准的2013作家富豪榜主榜单中,第一名是收入2550万元的作家江南。

 

  码字的“作家班子”

 

  从网络文学最早出现时起,业界对其的质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曾对媒体表示:“目前社会把网络文学看得太大、太多,我觉得很多只能算是‘网络文字’。”

  业界的质疑也让一些文学网站看到了这一行业的问题,并开始着手改善之。2013年1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文在线发起的国内首家网络文学大学宣告成立,计划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方式,培养百万网络文学作者。同年12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盛大文学则共同成立了国内首个大学本科网络文学专业,聘请了以王安忆、叶辛为代表的传统作家和“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年收入过千万元的网络作家传授课程。其用意非常明显,通过提高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含量,用经过系统培训的“作家班子”,更好地拉动文学网站的商业利益。

  但对于大多数网络文学创作者们来说,这种质疑和这样的课程似乎很难改变他们的写作态度。“我们就是在码字,我们没有想过作品能够流传千古,我们只在乎作品读的人是否多,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我不喜欢别人叫我作家,你们可以叫我写手或者码字工。”一位号称“90后”美女网络写手的女孩如是说。

  曾经参加过类似课程的一位网络写手则认为,精雕细刻的传统文学创作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网络文学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移动化和碎片化的阅读时代,读者更需要快餐式阅读,那么我们就提供‘快餐’。‘满汉全席’还是留给知名作家去烹调吧。”

  脱离了传统文学创作的艺术积淀和生活体验,更讲求符合大众读者的网络阅读口味,也让网络文学的流水线式生产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刚刚辞去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的侯小强看来,网络文学的读者并不苛求文笔多么细腻,更多需要故事结构的刺激性。据了解,目前起点中文网上的网络文学作品39.4%为玄幻题材,13%为武侠仙道题材,7.8%为游戏竞技故事,这似乎也说明:商业力量确实在左右着网络文学的走向。

 

  碎片化、社交化趋势加剧

 

  来自商业力量的诱惑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其他企业的涉足,腾讯和百度等传统互联网大佬纷纷发力网络文学领域。2013年5月30日,腾讯旗下创世中文网正式上线;2013年6月8日,百度旗下的文学网站多酷文学网上线;2013年12月29日,百度斥资1.915亿元收购了纵横中文网……腾讯、百度等的进入,令盛大文学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改变,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网络文学移动化和社交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着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从更多的平台、面向更广的读者进行掘金。

  碎片化是网络文学创作者们将要面临的一个新的创作课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率。“在电脑上看书已经不时髦了,现在地铁里、汽车上,到处都是埋头在手机的各种网络文学客户端上看小说的‘低头族’。”阿彦说:“手机看小说,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同于电脑上阅读,因此,针对手机读者的网络文学,也必须要碎片化,比如一个小故事要短且让人印象深刻些。”这或许不会改变网络文学整体上篇幅超长的现状,但却有可能让网络文学作品不再为了字数而恶意拖长文字。

  而由移动阅读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社交特色。腾讯副总裁程武曾向媒体透露,社交化阅读将是腾讯未来重点打造的差异化策略。这也正是盛大、百度等最缺乏的。“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挖掘‘粉丝’经济,它是由大量读者不断追书造就的。”一位研究网络文学现状的出版界人士认为:“现在的网络文学作品,有太多是团队合作创作的,缺少必要的作家个性,更加不可能贴近读者进行交流。而移动社交提供了这种变革的可能,即网络作家们可以通过和粉丝们的沟通,宣传新书、征集或票选剧情、调整后续内容、提高阅读体验。这是传统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文学的含金量,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商业角度。”

  与此同时,由于新的网络文学平台的出现,一些传统作家也开始网络化。如腾讯就与莫言、苏童、阿来、刘震云四位著名作家达成数字版权引进合作,并与人民出版社、磨铁图书等众多国有和民营出版机构、发行商签约合作。网易的移动客户端“云阅读”也积极挖掘联手名气并不大的传统图书作者,挖掘他们已出版图书的移动阅读空间和二次增值能力,这都给网络作家们带来了挑战。

  商业流水线上的网络文学正在发生变化,当然,是出于获得更好的商业利益以及“适者生存”原则的悄然改变,而这或许在许多年后,真能逐步改变网络文学过度商业化而无文学性的生存状态,那时,网络作家们也才能够真正开始“名利双收”。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729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