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专题策划 >> 茶馆 >> 正文

贵州大学教授王良范:只要阅读 总有收获
信息来源:贵州都市报    作者:赵毫    阅读次数:9312    发布时间:2014-02-17

  王良范,贵州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撰写专著和译著有《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居民建筑》、《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侗族鼓楼》、《千家苗寨的故事》、《华严经今译》等。

 

  人文关怀只能在书中建构


  “今天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谈及阅读话题,一生饱读诗书,并以传道授业为使命的贵州大学教授王良范发出如此感叹。他所忧虑的是,书本很大程度上已经退出了年轻人的生活,电子媒体后来居上成了时代的主导,以致人们的思想愈加贫乏和单薄。为此,关于阅读,他认为不必着急谈论学科、书本、感想等下游话题,而应该把问题上溯到根本:“作为一个现代人,怎样看待读书,再来谈阅读问题,还有没有意义?”

  基于对阅读本真的兴趣,王良范曾在十二年的时间里每天心无旁骛地阅读七八个小时,并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丰富和强大了自己。“这个过程中,通过文字形成的完整思想滋养了我,使我能坦然地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有一种能力对之进行表达、评述和批判。”回想过去,他不无感触地说,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狭小、单一的生活由此变得丰富、立体、有深度。

  但当下现实却是,信息时代的年轻人被各种电子媒体所包围,迷失在五彩纷呈的图像与声像中。“电子媒介最大的特点是,把对世界的解释打散成毫无语境的零散信息,其高度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带来的是肤浅性,传递给个人的信息不再具有思想与深度。”看着满架的图书,王良范意味深长地说,人们对世界真实性与深刻性的认知,对芸芸众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此的批判性思维与严肃性思考,只能在书中建构,而不是依赖电子媒体。

  作为高校教师,他接触最多的,是与书本关系最为密切的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是一群(被认为)整日与诗书相伴的年轻人。但事实却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日渐远离书本。面对此情此景,身为老师的王良范该当如何呢?“读书是世俗生活中的一种灵修,作为老师,充其量只能督促学生阅读与学业相关的必读书,对那些个人性的和支撑性的阅读则再也管不了。”他摊摊手说,学生有自己的考量,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老师无权干涉。

  近距离的观察告诉王良范,多数学生的考量现实而功利,读书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为了获得求职的凭证,而没有对书本真正产生兴趣。在他看来,这样的阅读不仅狭窄,且来得快去得也快,很难对个人带来有益的影响。因此,他常常告诫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读得越多,写起来越顺手,也会越来越有底气。”令王良范稍稍欣慰的是,他授课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们为了能弄懂,不得不进行课外阅读,“这会产生一定影响”。


  想想不同年代的阅读情况,王良范不免


  唏嘘。“在书本稀缺的年代,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而今呢,图书比以往丰富得多,阅读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他感叹道,这样的结果是,年轻人通过电子媒介获得海量的信息,但光怪陆离的图像提供的信息支离破碎,无法形成判断力,他们看似无所不知,却无法做出该有的判断和评价,以致失语、虚无,成为没有根基也没有信仰的一代。

  在王良范看来,事情一如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所言: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以娱乐为主要特征的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人和文明的联系通过书来搭建


  作为一个人文学科教师,王良范深感有必要呼吁年轻人重新回到书本。他说,知识的完整性、思想的深刻性、价值的严肃性,以及个人对世界、人生的某种神圣性的情感,在书籍中都有着非常丰富和完整的表述,唯有通过接触人类最优秀的思想表达,个人才能摆脱肤浅,走向深刻。“阅读时,你实际上是在聆听一个思想家、一个优秀的大脑的发言,这种个人性、沉思性、严肃性的话语是电视媒体所不具备的,跟听广播也不一样。”

  王良范表示,中国人之所以把读书看得很重,是因为书籍这种媒介能把个体生命和整体的世界,以及悠远的历史串通起来。因此,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思、海德格尔或歌德,会感觉到西方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和最优秀的艺术都是接通的,而读中国先秦时代的儒家文献,如《论语》、《孟子》等,则会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关照和认同,以及对其价值的一种正确的感受。

  “你不读书,除非身边有一位无所不知的好老师,你随时可以请教——但这不可能。”王良范挥着手说,“柏拉图不可能回到你的身边,但丁也不可能讲中世纪的故事,莎士比亚更不可能把英国的人文风情讲给你听。”顿一顿,他换了一种平缓的语气说,但这些人类过往的经验、艺术感知、道德判断,以及人生的迷惑、情感的感知,都在书里,在传统的印刷符号当中;当你走近书籍、走近文字的时候,就在走近人类的文明,人和文明的联系,是通过书籍来搭建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王良范而言,阅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就像吃饭和散步一般,“不觉得是一桩很令人烦恼的事情,也不认为像娱乐一样会给我带来快乐。”他的感受是,通过不断地阅读,知识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身体和大脑,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又掺合进来,从而获得一种涵养式的滋润。日复一日中,个人重新面对他人、社会、艺术、情感及大自然时,都可以从容地接受、应对和处理,而不会显得张张惶惶,或手足无措。“拥有激情而迷茫无措的年轻人,试着与智者对话吧,这可能会带来多多少少的改变。”他如此建议。


  只要阅读总有收获


  即便认为阅读如此重要,但王良范拒绝推荐书籍。“所谓推荐往往会陷入独断论,说某本书对我影响巨大,仿佛就对你也有用似的”。在他看来,阅读是一个不断开朗和迷惑的过程,每个人的志趣和积淀不同,因此并不能复制他人的经验。“如关心公平正义问题,那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确实很重要,若对经济问题感兴趣,那《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内部秘密的揭示富有启示,但对一般读者而言,能推荐吗,显然不能。”王良范的观点是,重要的书不见得容易,阅读没有捷径,别指望获得一劳永逸的点拨。

  自然,书商对以上情形有所把握,因此有大量的畅销书把知识变成一种浅显的表述。王良范认为,从阅读逐渐进入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但对真正的阅读而言,还是应该坚持书籍的完整性、深刻性,甚至于,有的思想必然就是晦涩和艰深的,想要理解,则必须敢于面对,必须付出。“如果阅读像看电视,永远都有一个答案,而不能提供精神性的孕育和构建,那我觉得是在抹杀书本具有的历史功能。”他说。

  在他看来,真正的经典是一个宝库,任人解读。由于个人的人生经验、思想及境界不同,对原典的体会和解读也是无限的。这些书如《圣经》、《金刚金》、《道德经》、“十三经”等,是真正的读书人不该错过的。“如果你对儒家思想感兴趣,但不是一个专研者,那起码要对《论语》从头至尾读一遍吧;如果你对西方文化感兴趣,那源头上的东西,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哪怕是一部小书,你也应该把它读完,很有益处。”

  “当然,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困惑,不理解,这个时候你产生的欲望和愿望就会促使你去问。学问学问,问就开始了嘛!”像站在讲台一样,王良范习惯性地挥动着手说,面对多了,也就了然了,书本知识会变成自己的话语,谈到《道德经》,便会自然地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提及《论语》,便会不自觉地吟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若把所有的经典都变得浅显,那就不需要再问了,知识也就不会再增长。”王良范表示,阅读的特别之处在于,不论性别、不分种族、也无关年龄,只要阅读,总有收获。因此,只要生命还在,眼睛还好,就不应该停止与书本对话,停止对世界与人生的思考。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735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