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迎亲队伍新花样 新郎洞房过三关
(上)
古志成听师太说:“这把宝剑能交到你手,我是非常高兴的。”便说:“晚辈能得到前辈如此高看,喜悦之情,无法言表。请前辈放心,晚辈一定以此剑为镜,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一生的足迹,同此剑一样的光辉。”
慧儒师太兴奋地说:“好,看来我没有选错人。说起你的祖父古飞龙大侠,我是非常敬佩的。我维修本庵的正殿时,你祖父还捐赠两千两银子呢。”
古志成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没听说过。”
慧儒师太说:“这是万历二十八年的事,已经二十年了,那时还没有你呢。”稍停,又笑着问:“姑娘,你跟我说实话,李知县能亲自为你寻求此剑,不仅仅是为了赠送有功之人吧?”
古志成一听此问,脸立刻就红了。她羞赧地说:“晚辈不敢在前辈面前隐瞒,我和李知县已经定婚。将于八月十五成亲。前辈能去喝我们一杯喜酒吗?”
慧儒师太说:“真还让我猜着了。你们二人可真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我先恭喜你们和谐美满,白头偕老。至于喜酒,出家人不想介入尘世间之事,请多加海涵。你能到我这来,我非常高兴。来,我传你三招独门剑法,对你今后用剑定有益处。”
古志成急忙站起来说:“多谢前辈赐教。”
慧儒师太立即将七星龙渊剑抽出,走到屋外,亲自示范了:龙腾下刺、旋身横扫和满地飞花这三个招式。然后对志成说:“前两式是攻式,后一式是守式。你看明白了吗?”
古志成说:“晚辈记下了。”
慧儒师太又问:“你能演示一下吗?”
古志成说:“我可以试试,有不对的地方,请前辈指教。”古志成接过宝剑,把三个招式依样演示了一遍。
慧儒师太高兴地说:“很好。果真是名门高徒,名不虚传。一点就透,演示的丝毫不差。如此,我更放心了。”
古志成说:“谢谢前辈的赞誉。”
慧儒师太说:“据我所知,你祖父手中有一把倚天宝剑,是否也传给你了?”
古志成说:“没有。我祖父在庐山办一个武馆,把倚天宝剑赠给武馆做镇馆之宝了。”
慧儒师太说:“多咱见到你祖父,代我向他问好!”
古志成说:“请前辈放心,我一定做到。晚辈已经打扰多时,以后定能时常来看望前辈。今天就此告辞了。”
想不到的是,在李知县成亲的前两天八月十三日他的三叔突然来了。叔侄相见后李知县问:“三叔,家中都好吗?”
三叔说:“都很好,我是为你的婚事而来。”
李知县心中暗想:我成亲也没给家中送信,家里是怎么知道的呢?便说:“谢谢三叔的关心。”
三叔说:“你不用谢我,是你父亲派我来,接你回家去成亲。”
李知县说:“三叔,对不起,我现在实在是脱不开身,只能在本地成亲了。”
三叔问:“你的意思是把姑娘送到这来和你成亲?”
李知县莫名其妙地问:“送哪个姑娘?”
三叔说:“当然是送你父亲给你定亲的姑娘了。”
李知县惊讶地说:“三叔,这事弄两差了。我在这已经定亲了。并且已经决定八月十五成亲,只有两天的时间了。”
三叔说:“不行,你自己定的亲不算数,你必须跟我回家去成亲。”
李知县说:“这怎么可能,三叔,请你想一想,我在这定的亲,既有媒人又下了聘礼,参加婚礼的请柬全都发出去了。我身为知县,怎么能出尔反尔,说变就变呢。”
三叔说:“这事怨不得别人,怨你自己办事荒唐。亏你还是个进士,婚姻之事,没有父母之命怎么能成立呢。”
李知县说:“三叔有所不知,我自己定亲已经得到了父母的默许。”
三叔说:“这怎么可能,你父母既然默许你自己定亲,怎么还能在家给你定亲呢?”
李知县说:“我原来在家的时候,有好几份给我提亲,我父母征求我的意见,我都拒绝了。我明确表示,我必须在事业有成之后自己选意中人。我父母对我这种想法并没有反对。这不就说明已经默许了吗。另外,我在来双阳赴任时,我母亲把一枚钻石戒指交给我说:这枚戒指一定要送给你选定的未来媳妇。这不就说明允许我在外自己选择了吗。”
三叔问:“你自己定亲后告诉家里了吗?”
李知县说:“我还没来得及给家送信。”
三叔说:“说到底还是你的不是。你父亲既然把这门亲事订了,你不能改变,难道你父亲就能改变吗?”
李知县说:“三叔,请原谅为侄做事不周,恳请三叔想法成全我吧。”
三叔说:“不是我不想成全你,是我回去没法向你父亲交代。另外,你知道你父亲给你定的亲是谁吗?那是户部尚书的千金,真正的大家闺秀。你在这充其量找个民女,能好到哪去。我劝你还是跟我回家吧。”
李知县说:“三叔,我和你老实说了吧,我的未婚妻是一位女侠。在我的心目中,天底下没有比她再好的女人了。因为此女不仅是我生活上的如意伴侣,更是我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我已经铁了心了,非她不娶。”
三叔说:“学谦,你这可真是给我出难题了。我回去怎么和你父亲说啊?”
李知县说:“三叔,你老看这样行不行,回去就说到双阳时正赶上我成亲,所以没办法改变了。”
三叔想了一会无可奈何地说:“也只能如此了。”
八月十五终于到了。李知县按照古志成的要求做好了一切准备。他披红骑马亲自去古府迎接新娘。由三十六名组成的鼓乐队前导,花轿前,左边十八名四尺高童男:右边十八名四尺高童女,各个高举双喜字木牌齐步前进。花轿后是由三十六人组成的秧歌队,载歌载舞,随队而行。围观人群紧随左右。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县太爷娶亲自然与众不同,真是轰动了全城。其热闹场面和一切繁文缛节都不细表了。
古志成成亲的第二天,四女结义中的三姐谭红梅,刚吃完早饭,把一切都收拾完了,自己坐在炕沿上休息一会儿。她抚摸着自己刚见隆起的肚子,想到自己快要当妈了,满脸展现出幸福的微笑。心想:应该上街去买点花布,先给这未出生的宝贝做几件小衣服准备着,做到有备无患,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说去就去,红梅立即更换了外出的衣裳,起身便往外走。刚出房门,只见大姐郭颖贞和二姐栗秀敏两人从大门走了进来。
红梅立即满脸堆笑说:“哟,两位姐姐驾到,快屋里请。”
三个人进屋后刚刚落坐,颖贞便笑着问:“红梅,打扮得这么漂亮,是想上哪去呀?”
红梅说:“只是一个人闲着没事,想上街去溜溜。”
秀敏接过来说:“我说三妹,这妹夫不在家,该不会是想出去会情人吧?”
红梅一听立刻反唇相讥地说:“二姐,你这可能是经验之谈吧,是不是我二姐夫一不在家你就出去会情人啊?”
颖贞说:“你们俩别一见面就逗嘴啦。红梅有什么好茶叶赶紧给沏点水,我渴了。”
红梅说:“我家也没有太高级的茶叶,最好的就是明前龙井了,行吗?”
颖贞说:“太行了,我最得意明前龙井了。你赶紧沏点吧,我嗓子都快冒烟了。”
红梅说:“请两位姐姐稍等,马上就好。”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