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政
在桦甸,秋分一过,再无增田。对于农事,秋日似乎越来越短促紧迫,九月授衣以御天气转凉,十月获稻以慰老农寄存于土地的厚望。对于山川形胜环抱着的横道河子乡,对于横道河子乡的千年老柏树,想儿山上的玄武岩,尤其是地局子林场辖区内的那座1405米的南楼山,万类霜天竞自由和风景这边独好,才刚刚开始。
图/李政
一谈起十月,有太多的斑斓壮阔、幽谷秘境、流泉飞瀑和怪石抱树,以及刺破碧空如洗的山尖,让人胸襟大开,豪迈顿生。慷慨之余,送你一座更胜一筹的南楼山,让乐山乐水的铁粉与驴友,从眼神到心尖,飞来桦甸一座峰。就等着你走三千里奔来归去的旅途,犹记山核桃硌疼了双足,还不忘由衷说一句:我爱我土。
图/张朝信
一谈起南楼山,所有唐诗宋词里的天然妙句,似乎早有先见之名,早就为这座天青色下的峰峦叠嶂,以及山丛中的溪流龙腾虎跃埋下伏笔。登山者一边看山洗水,一边吟咏大师们留下的古诗句,和今天的金山银山是那么一一契合。从李白到杜甫,从东坡到陆游,往圣先贤和诗词大师,当年若有幸来桦甸一游南楼山,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那句只缘身在此山中,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等等诸多佳句们,说不定更会对南楼山暗生情愫。而今天,那些五百年不世出的文曲星们,在高处的星宿上,看着我辈挪用他们天才的句子,一边对着群峰怅寥廓,一边一笑了之:既然期待后生可畏,就让他们和高峰一起超拔。
图/张朝信
对于久闻南楼山,因俗世羁绊未能登山者,此山引来太多摄影大咖为之折腰,躬身捕捉光影与微距,留下太多的佳拍与留白,在网上与墙上广泛流传,可先睹为快,然后心神向往。对于久闻南楼山,终于用力一挣,挣脱了俗世里的羁绊,终于一睹南楼山真面目者,南楼山给予你的一见钟情,给予你的不可复制,给予你的空灵与俯瞰,或许,惊艳之余,你还没准备好怎样描述,怎样表达;但那种感觉,唐朝的老杜也早就替你挥笔写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图/李政
太多登上南楼山的人,脱口而出的是赞叹与遗憾。赞叹她的天然之美,恰如好的文章本天成,不加粉饰不加雕琢。遗憾她的大美无言如此低调,你看,唐诗又来了:养在深闺人未识。你以为只说杨玉环吗?不,南楼山就有这种风韵与期待。
太多登上南楼山的人,会像凤舞瀑上面的狮身人面像那样,一边眺望远方,一边沉思:这座山的魅力何在?这座山的灵魂是啥?这座山藏着怎样一种信念?
图/张朝信
且不说秋霜肃杀不可惧,七色彩虹豪迈地藏匿于开枝散叶的南楼、北楼、中楼和西楼四座山峰横亘派生出来的大森林,十月小阳春的金风从枝头轻轻刮过,万木拨动叶片如琴弦。叶片上,从筋脉到金锯齿,再到阴阳两面,都被一种壮美的奔赴之情绪感染,这些曾经拥抱地球的绿色,呐喊着,举着火把,此起彼伏地来一场浓烈热烈的中国红。是的,在东北,从辽宁本溪,到蛟河的拉法山及红叶谷,再到桦甸的苏密枫雪谷,再到南楼山的红叶长廊,乃至把长镜头推到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山脉,每一寸版图上,若无红叶妆点江山,江山何止少了一娇!南楼山的红叶长廊固然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但这仅仅是这座山无边魅力中的一个亮点。
图/李政
也不说这座山,中段登山布道左侧,那块35平米的无字天书的神来之笔。这块岩石把根和疼痛深深地扎入山体,把平整的一面写给你看。苔藓与地衣斑斑驳驳地好看着,岩石的面孔皴皴裂裂地坎坷着。你是否瞬间看山不是山,看岩不是岩?还不说南楼山的高,就算没能登上峰顶,你只要在半山腰的宝积寺大雄宝殿前,凭栏做一次凡人观海,远处,流云与群峰低于颌下矣。单说2100米人工栈道的登山哲学和12公里奔流而下的龙腾溪之壮美。二者互相缠绕,一个盘旋而上,一个盘旋而下。一上一下,一个体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个体现了碧水从银河飘落,浩浩荡荡响彻山谷,哪怕摔下悬崖峭壁,也要润泽千里。
图/李政
2100米栈道,沿途古树参天,阳光躲在浓荫处。拾级而上,后行者仰头则见前行者的背影,以为再无陡路可攀,殊不知峰顶还在高处。前行者蓦然回首,不见了来时路。轻拍栏杆,小廊回合曲栏斜,叹栈道九曲十八弯。
图/张朝信
南楼山的魅力何止这些,翻过山岗,山外就是常山,就是北大湖,就是旺起镇,过了旺起,就是松花湖。那么,南楼山的灵魂何在?此山的灵魂是水,是泉,是瀑,是冰,是潭,是池。从垂钓园到卧龙潭,再到龙王庙,从最负盛名的凤舞瀑到高处的水源地,无不呈现的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好水好山泉,就有了南楼山的鲜活、灵韵和长白山余脉为万物捧着饭碗的折射。有了好水好山泉,就有了小流域种植出来的好粮食,就养育出了有品质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守着这样的风水宝地,今人和子孙,应该自觉地珍惜下去。
图/张朝信
有魅力,有灵魂,就一定有信仰藏于山峰的骨骼里。地局子林场李政书记一语道出:做旅游,尤其做南楼山的文化旅游,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林场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开发下去。文化旅游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细功夫活儿,但林场人还是乐此不疲地做着,因为,家乡的南楼山,太有魅力和内涵了。
是的,南楼山,既不略输文采,也不稍逊风骚,而是更胜一筹。
作家启亭
启亭,原名刘启庭,农民,热爱土地,喜欢诗文。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