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二十二年大发展 健康指数猛升攀
高英猝死,村旺化悲痛为力量,带领村民抢晴天,战雨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建设民族村。染店门口吹笛子,有声有色。
1958年到1980年,民族村22年围绕“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生态保护,延年益寿”为主题,实现了“高楼盖起来,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腰包鼓起来”的农村新面貌。民族村过去的挑夫、病夫、酒鬼、烟哥一扫而光。
在村外,“大跃进”后国民经济大伤元气,农民生活急剧下滑,加上“文化大革命”浪潮,农村发展并不理想,全县把民族村赞誉为世外桃园村,作为典型经验推广。来访者,求医者,玩耍者络绎不绝。
一天,一位记者来到民族村采访,他问遍了村民,很奇怪,每个村民异口同声,要听,二十二年就是三个故事,不听,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村民们介绍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天鹅湖周围有两大片树林,伸腰立枝,挺拔茂盛。说亦怪,东西两岸两种树木生长各异,东边是黄杨木,西边是白杨树,两种树木无论严寒酷暑相互峥嵘。不同的是黄杨木树林中有一只石羊,白杨树林中有一只石鹅。这石羊和石鹅形象与实物没有两样,完全是活灵活现的原版。
独臂破土动工修建民族村医院时,村民提议砍天鹅湖周围的树木修房子。陶三说,神医出钱修公房,村委出面砍公树,修公家的房,用公共的树,不会有错。
神医听说后,马上制止说,任何人不许动天鹅湖一草一木,如果谁要砍天鹅湖边的树,我就不修医院了,因为那是神树,使不得。
一天,独臂把村民召集在一起,他一本正经地说,为什么我不准大家砍天鹅湖旁边的树,我给大家泄露一个“天机”。说到这里,独臂做出神乎其神的样子双手合十,压低声音说,不久“上帝”要到我们村来,“上帝”就是大家说的财神菩萨。如果神树一砍“上帝”就不来了。“上帝”不来,民族村就完了,阎王开旅馆,只有鬼上门。
独臂是个有学识,说一不二的人,大家一听,惊呆了。
大家想,不信吧!神医从来没说过假话,更不会骗人。信吧!“上帝”、“神树”怎么会牵连到天鹅湖?况且世上那有“上帝”、“神树”的说法?一个个“哑巴作报告,张口结舌”。
独臂见村民疑惑不解,风趣地说,天鹅湖是天老爷送给我们民族村的极致之宝,毁之不得,这个湖有个神秘的来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
从前,天鹅湖不是湖,是个水池,池水很浅,池面上用木棒架有一座桥。桥东有一户人家姓黄,儿子叫黄杨,长得眉清目秀,有德有才,深受乡邻好评。桥西有一户人家姓白,生有一女,取名白鹅,这位姑娘天资聪颖,生性灵巧,做得一手好针线,还会吟诗作对,简直是才貌双全。
黄杨、白鹅从小在桥上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增长,两人击掌为媒,“天上小星跟大星,人间情哥把妹跟,河里鸳鸯成双对,山中凤凰永不分”。私自定下了终身大事。
一个明月星稀的夜晚,白鹅在房中做针线活时,突然诗兴大作,吟道:“十七十八女裙钗,点上银灯绣花鞋,阵阵清风吹粉面,不知黄杨来不来。”
白氏家族族规家教很严,黄杨害怕被人发现,其实他早已躲在白鹅窗外。黄杨听白杨情诗一出口,他怯生生地回吟说,“高高山上一对鹅,伸颈伸颈要下河,脑壳没有汤圆大,怎能见得大场合。”无巧不成书,此时正好白氏家族族长来找白鹅父亲有事,族长听到白鹅和黄杨两人正在吟咏情诗,他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白长生(白鹅父亲的名字),你看,你家闺女好没家教,胆敢私通奸情,伤风败俗!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没有一点婚姻自由,白鹅和黄杨犹如一对被棒打的鸳鸯,两人被吓得像“灶门口的杨柳,半死不活”。当晚族长随即召集族人开会,决定第二天将白鹅捆绑沉入池中。
第二天,族长正要将白鹅投入水中时,黄杨手持镰刀,奋力去割断白鹅身上的绳索,结果,黄杨“蚯蚓上墙,无能为力”,终因寡不敌众双双被沉入池中。当时天怒人怨,顿时天昏地暗,暴雨倾盆,洪水冲毁了木桥,卷走了族长。从此池水深不见底,广阔无边,变成了湖。
第二年春天,湖东长出一片黄杨树,湖西长出一片白杨树。黄杨树林中出现了一只黄色石羊,白杨林中现出一只白色石鹅,黄羊和石鹅成了天作之合。从此,黄杨木、白杨树谁砍谁死,那石羊、石鹅谁击谁病,树成了神树,石羊、石鹅成了情侣神石,可观而不可亵渎。
村民听了这个故事,又信又不信,信的是确实天鹅湖东西有两片黄杨木和白杨树,林中真有石羊、石鹅。不信的是说上帝要来,村民猜测这上帝不是财神爷可能就是黄杨神、白鹅仙。这两位神仙是不是真要来民族村,何时来,大家猜不透。
经独臂这么一说,天鹅湖就有了七仙女洗澡、王百吉斩妖和白鹅沉湖三个神异的传说。
从此,天鹅湖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神湖、树成了神树、石像成了神话、“上帝”成了神仙;民族村成了“三九天开桃花,稀奇古怪”村。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病瘫儿当医生。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上午,沈钱夫妇抱着一个两岁婴儿哭哭啼啼地来找独臂神医。沈钱说,老表,你给我看看这孩子还有没有救?我家儿子和儿媳妇已经不给这孩子治病了,他们说大医院已经下结论,这孩子无论怎么医治都终生生活不能自理。
独臂看着斜视,流涎、肌肉硬板、四肢僵直的小男孩,他轻轻搬动小孩的脚,小孩只能机械地动了两下;拭着举小孩的手,小孩只能出现舞蹈动作;教小孩说话,小孩嘴不开,脑不灵。独臂意识到这孩子十有八九是个脑瘫儿。
独臂问:这孩子怎么会成这样子?
沈钱说,老表,这孩子说来话长。话音刚落,沈钱的喉咙里像堵塞着什么东西,再也没有话音。
过了一会儿,呆立着的沈钱把孩子递给妻子,噙着眼泪对独臂说,我儿子沈力把公路修通后就一直没回来,他在山西挖煤时和一个包工头的女儿好上了。亲家很有钱,他对我说,等孙子出生后在城里给我们买套房子,叫我们搬到城里去住,一方面好照顾孩子读书,另一方面安度晚年。万没想到生这孩子时儿媳妇是难产,当时他们住的地方离医院有二三十里山路,附近只有一位女村医生,这位村医生万般无奈只好采取强行拉扯的办法接生。还好,经过医生的努力,母女俩保住了生命,不理想的是孩子“瘟神下凡,浑身都是病”。
孩子刚出生时还能哭、能笑,看不出与其他孩子有太大区别。可是半月后,大人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孩子晚上睡觉特别安静,吞奶水显得十分困难,浑身肌肉特别松软,到县医院检查,医生没作出任何结论。
等到半岁时,症状让人无法理解,手脚不能完成简单动作,眼睛斜视,常流口水,不能咿呀学语。
儿子送孩子到省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人难也接受,医院的结论是这样的。沈钱说着把医院的结论递给独臂。
独臂接过疾病证明书,只见上面写着,孩子得的是徐动型脑瘫,这种脑瘫的主要病变是在大脑深部的基部,主要表现是手足徐动、震颤、痉挛和舞蹈性动作等。由于损伤的面积较大,颜面肌肉,舌肌和发音器官肌肉都有不同程度受到牵连,患儿常伴有语言障碍,面部表情怪异,精神越紧张症状越严重,终生生活无法自理。
沈钱对独臂说,医院的结论我全都背得,但是医生的话有些我不懂,比如“徐动”、“震颤”、“痉挛”等。我背下这段话的目的,就是想知道我这孙子得的是什么病。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让你分析看看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儿子把孙子送回家后,我前思后想,觉得只有你才有办法,就把孙儿送来了。这次儿子和儿媳妇把孩子送回来连夜就走了。儿子说,叫我来找你看一下,行就行,不行就当养个宠物,喂到哪天算哪天。
听完沈钱的话,独臂不知道如何安慰沈钱才好。他说,老表,依我看,这孩子有些是先天性症状,有些是后天性病态,我尽力吧!话不好说在前面,背篼不好背在后头,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医生,我一个普通村医生要改变“终生生活不能自理”的结论可能很难,但我愿意尽力而为。
沈钱看着诚挚的独臂,说,当然只能尽力!当然只能尽力!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一定要感谢你。我家摊上这个病瘫儿,不知是哪辈子丧的德啊!
独臂看了看焦头烂额的沈钱,又看了看呆瘫儿,说,沈老表,干脆这样,你和大姐带着这孩子住在我的医院里,这事由我来想办法。但是,先说断,后不乱,你们得依我的,这孩子每天得按我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救没救,就看你们配合得如何?就看有没有缘份。至于费用,因为我落难时你们帮助了我,这次算我帮忙,不收钱。
山花也接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姐家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独臂给孩子制定的治疗方案由我来具体实施吧!
从此,独臂对孩子的药膳、筋络推拿、翻睡、唤脑等制定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孩子的吃、听、看、动、睡天天变换。独臂知道这种脑瘫病人,如果营养不足,会让身体的脏器衰竭。病瘫儿犹如被践踏的小草,需要细心呵护,他想,只要给予爱,任何弱小的东西都会渐渐强大起来,身体动弹不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颓废了孩子的心,那才是真的无药可救。
山花是个细心人,她按照独臂治疗方案,精心护理。一年后,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眼睛不再是斜视,耳朵能听,不再流涎了,脑袋开始有记忆反映,只是舞蹈动作仍然没变。
孩子五岁时,可以说话,手能正常运动,达到了两岁孩子正常反映水平。
十岁,大脑反映正常,五脏六腑机能康复,不满意的是下肢完全瘫痪,不能正常行走。这时的病瘫儿已经能动脑、能动手、能吃、能喝、能读书写字。终于挽回了“终生生活不能自理”的局面。病瘫儿神清气全,沈钱一家人十分高兴,全村人为之一振,大家对独臂神医赞不绝口。从此,独臂成了“土地爷喊城隍,神乎(呼)其神”。
一天,独臂对沈钱说,沈老表,天无绝人之路,这孩子身子残疾程度已经定形了,给他取个名字吧,咱们再鼓励他读书识字,学点专长,看能不能让他自食其力。
“自食其力”,沈钱想都没想过,并且想都不敢想。他想,能治疗到这个程度算是托你独臂八辈子的福了,一个残疾人还读什么书,识什么字?何况谁来教啊!话好说,事难办!就这样我都心满意足了。他又想,既然独臂提出来了,他心眼多,心肠好,可能他有所考虑,不如请他拿个主意。
沈钱想了一会,说,老表,干脆这样,我把这孩子寄拜给村旺,让你的儿子和我的儿子成为亲家,咱俩“稀饭泡米汤,亲上加亲(清上加清)”,如何?孩子的名字你取,如何读书、识字,办法你来想,钱我出。瘫儿的父母在外面找钱已经上路了,问题不大。反正“牛踩路边田,儿用老子钱”。
独臂想,这孩子好可怜啊!就这样断送了他一生真是太不忍心了,不如这样,积财千百万,有艺不辜身,我来教他学医,让孩子自食其力。至于名字好办,它只不过是个符号,便于称呼罢了。
独臂说,老表,就按你说的,让他喊村旺为干爹,算是我的孙子,我来教他学医,至于名字,我看并不重要,如何设想他的人生才重要。不如这样,有艺不辜身,让他当“村医生”。我算大村医,老村医,他算小村医,你看如何?
可以!可以!沈钱夫妇高兴得手舞足蹈。
小村医听了爷爷的话,一朵饱经摧残的花朵倾刻间智慧之蕊璀然绽放,眼前一片晴朗的天空。他心底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泪水像井喷。他说,爷爷,我没残废,我有头、有手、有心,一定听你的话,做个有用的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小村医的手开始有点不听使唤,他握铅笔总是一会拿起,一会放下,握笔很吃力,书写很艰难。两位爷爷鼓励小村医说,孩子,别怕,慢慢来,心里拿稳了,手里就会拿稳,用脑指挥心,用心指挥手,千万不要用手指挥脑。饭是一口一口地吃,路是一步一步地走,先苦后甜不算苦,先甜后苦不算甜。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小村医学字为学中医、在学中医中学字,白天学、夜晚学、困了打个盹、累了揉揉眼。有时手不灵动,就左手按摩右手、右手按摩左手,活动活动筋骨又学。小村医十五岁终于掌握了中医医学理论,对脏腑、病因、诊法、辨证施治与药方,经络与针灸等知识熟记于心,十六岁能够开始配合爷爷为病人诊脉、处方,对一些常见疾病可以独立诊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民族村收徒,民间有这样的风俗。
进学堂读书的孩子叫学生,孩子叫先生为老师。手艺人收学生叫徒弟。徒弟,就是跟从师傅学习的人,徒弟喊老师叫师父,意思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徒弟拜老师学手艺,要托人去与师父沟通,征得师父同意。如果师父同意,师父先要目测,看徒弟五官是否端正,心术正不正,个子大与小,身体是否健壮。原则上师父不教病徒,不教邪徒(心术不正的徒弟),不教叛徒(背叛职业道德的徒弟),如果师父同意收徒弟,徒弟就要办进师酒。
进师酒一般在师父家举办,徒弟要交一定的投师钱,还要送礼,其中少不了鞋、袜、衣、帽之类。到时还要请人作证,立契约写“投师字”。“投师字”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必不可少,“隔山喊,隔山应,隔河渡水把船撑。忘了天来天无雨,忘了地来草不生,忘了父母遭雷打,忘了恩师法不灵。”证人、徒弟、师父共同在契约上签字、画押盖上手印,算是立保证书。
学徒时间一般为三年,学习方式有跟师学和离师学。跟师学就是吃住跟师父在一起,师父言传身带,但工钱没有,工钱一律归师父所有。家里扫地抹桌、挑水打柴、脏活累活全由徒弟承担,相当于“长工”。离师学是师父言传一次,徒弟离开师父自找地方实践,去研究,琢磨,不懂再来,叫做分阶段传授。
师父可以体罚徒弟,有一首徒弟歌是这样描写的:“徒弟徒弟,就像奴隶;当着师傅,不敢出气;叫你走东,不敢走西;叫你撵鹅,不敢吆鸡!”
一般师父传授手艺很保守,叫住“好拳留三路,免得徒弟打师父。”行业内叫“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当然徒弟自然亦知道,“师父,师父,引你上路”。“师父引进门,成才靠各人。”
三年学徒时间一到,徒弟就要办出师酒,把师祖、师公、师伯、师叔请来,相互拜认,确认是“一架墨斗”的人。
出师酒在徒弟家举行,实际上就是向同业人员、向社会公开声明某某人是某某人的徒弟,便于社会上承认某某人已经是独立师门,可以单独收徒弟,单独做一行业务。
人不出名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独臂教会小村医各种医术后,他发现村民仍然是找他看病的人多,找小村医看病的人少,相信他而不相信小村医。独臂“老鹰打瞌睡,主意在心头”他决定为小村医办出师酒,让小村医“桅杆上吹号,远近闻名”。
这次独臂为小村医办出师酒,村民们觉得独臂有点不合民俗。一是他不是师父,是干爷爷。二是他和小村医没立契约,没收投师钱,更不要说是有鞋、袜、衣、帽之类纪念之物。三是徒弟跟师学要身体好,能当奴隶,而小村医则是一个病瘫儿。四是独臂不但没有好拳留三路,相反大办宴席请大家来检验小村医掌握医术的程度,是否能行医治病。大家议论着说。
干爷爷为干孙儿办出师酒,理不顺,“水桶没梁,不成体统(桶)”。
要办出师酒,该村旺办!村旺是他干爹!
干爹不是师父,干爹办酒同样不合行规。
管他啥子酒,请到我就去,小村医学了老村医的手艺不假。
独臂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办二十桌,席面是“三八席”,八碟、八盘、八大碗。
出师酒的地点是村委会会议室,主持人是村旺。饭前,村旺宣布说,各位乡亲,今天干爹办出师酒,不管合不合民俗,合不合行规,他的目的是要请大家来见证小村医是不是能够为村民诊脉治病。今天不准送礼,大家的任务是吃饭、评判。医生看病离不开病人,“病员”由大家推荐,请大家选四位有病的人出来由小村医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诊断病情,对症施药,药费全免。要求是“病员”当面陈述是否诊断正确,一月内张榜公布 “病员”被治疗的效果。今天这个出师酒不烧香、不磕头、不打发封赏钱,一切新事新办。现在请干爹讲话。
独臂在一片掌声中站起来,大声说,我在民族村教了若干个徒弟,谁想学我都教,想学什么,就教什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大家知道,我历来收徒弟不收钱,进师出师不办酒。意思是“要得别人信,全靠真本事”。大家知道,有句谚语叫“对着穿衣镜作揖,自己恭维自己”,不是我夸小村医,他十岁开始学医,今年二十岁,整整学了十年,他的确已经掌握了不少医术,我认为小村医完全可以独立行医治病,可大家还是信不过。所以,今天对小村医例外,我要为他办出师酒,请大家来的目的就是想请大家作个评判,给他发个“村医生”的营业执照,验证他的医术。当然,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要实事求是。
独臂看了看会场,又看了看小村医,胸有成竹地说。下面请大家推举四位病人依次到台前看病,病人是“火车上的厕所,男女不分。”小村医当众诊断病情,当众处方截药,疗程根据病情而定,费用全免。做饭要有米,说话要有理,今天是病人说了算,用事实说话。
新建的民族村街道与二十年前的码头简直是“两弟兄分家——另起炉灶”。东面“民族村村民委员会”、“民族村小学”、“民族村医院”三幢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青瓦盖顶楼房象三兄弟成“一”字形整齐地排列着,每幢楼房二十米长,八米宽,前屋后房连在一起(一进二)。三幢楼房之间有三米间隙,楼房的空隙处和两边墙体对出有四棵黄桷树,树冠像四把大伞,好像是在为三兄弟遮风挡雨。三幢楼房前面是二十五米宽的石坝,石坝上的石块像地板砖一样,十分整齐。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