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坛资讯 >> 域外 >> 正文

贾平凹、金宇澄、苏童、韩少功亮相上海书展
信息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阅读次数:9645    发布时间:2013-08-29

中国作家网 


第十届上海书展自8月14日开幕以来,开展了多场文学演讲、作家对话、新书发布、读者见面会等活动。其中,“全球文学十二时区”也将以此为基地,邀请世界各地的文学家在12小时内跨时区连线,展开文学对话。


贾平凹、金宇澄对谈城市文学


8月14日,作家贾平凹、金宇澄作客于“全球文学十二时区”,对谈“城市,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话题。


在贾平凹和金宇澄的小说里,故乡是重要根基,无论陕西的风物人情还是上海的里弄琐事,总弥漫着作家的复杂情绪。贾平凹对故乡的解释很直白,“父 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故乡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他们不在了,也就不会再去那儿了”。1972年他从乡村前往西安,因此对城乡变革具有更清晰的认知,“再写农村是在城市里看农村,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类似的经历也发生在金宇澄身上,下乡让他离开上海,“当你离开一段时间以后,和每天待在那里感 觉完全不一样。所以贾老师写农村,和一直在家乡的人是不一样的”。他觉得,故乡就是这么一种观念,在那里成长的人因为离开,才更有故乡感。


在贾平凹和金宇澄的一些作品里,可见乡村传统与城市现代生活的碰撞、融合,不管在乡村还是城市,没人能无视这些年的城乡剧变。对此,贾平凹这样说,“传统一下子转到现代,而且这种转化特别急促、特别快,吃的、穿的、住的变了,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也变了……这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给作家提供了特别多的素材。以前的作家写农村就是农村、城市就是城市,但是现在写农村可能牵扯到城市。所以,我每年都到上海、北京逛几次,也到西北一些边 远的农村去看看,两相比较才能真实了解中国的社会。”


对上海感触颇深的金宇澄说,有时候我会看到,马路边上世纪30年代的石窟门房子马上要被拆掉,它们可能已经存在了100年,但过些日子可能就什 么都没有了。也许在很多人心里,这么多年它们没有太大变化,在与不在也并不重要。但我还是觉得要留下它们的痕迹,不然时间很快过去,一翻就是50年、 100年,没有人会再记得这些房子里的故事。文学艺术的功能就是让我们看一朵花慢慢开放,正常情况下你看不到一朵花怎么开放,文学艺术就可以慢慢地把一朵 花开给大家看。我只不过是把一些很多人觉得毫无意义的城市生活写出来了,“生活中有些琐碎的细节也蛮有意思,应该有人写写这些琐碎的东西”。


苏童讲述《黄雀记》的故事


8月14日,苏童携新作《黄雀记》来到上海书展举行签售活动,并与读者就该书进行交流。


他介绍说:“《黄雀记》由青少年强奸冤案引发,讲述一女两男三个当事人的罪与罚,反抗命运轨迹的挣扎。时间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到新世纪,故事切入当下,写他们的绝望与希望。”


在这部作品中,苏童再次把他的目光回归到香椿树街上,此前他在多部作品中描写过这条街上的故事。苏童表示,“这条街在我整个创作版图无可替代, 叫什么街,其实不重要。最关键是我想通过街区生活展示社会、展示整个世界。这种企图、野心从没有变过。前几年的书离开了,还是为了回来。香椿树街会伴随我 一辈子。”


《黄雀记》原名《小拉》,苏童说:“很多人不知道‘小拉’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种江南的舞蹈。原来的这个书名太具体了,所以还是决定用一个抽象点儿的名字。‘黄雀’这个意象我很喜欢,整个小说的叙事结构就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


苏童称,曾经也有读者向他反映他的作品中女性角色总是很鲜明,而男性角色却大多变成陪衬。苏童在写作时会刻意重女轻男吗?“我并没有刻意这样。书里的男性角色需要大家去仔细揣摩,比如新书中柳生这个人物我写得就很满意。”


韩少功:“文学寻根与文化重建”


8月15日,在参加完《日夜书》的签售活动后,韩少功又来到名家新作讲坛,和读者分享他对“文学寻根与文化重建”的看法。


韩少功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1984年撰写了一篇名为《文学的根》的文章。韩少功在讲座中谈到,所谓“寻根文学”的概 念是批评家提出的,也许是因为这样讨论起来比较方便。“翻开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寻根文学作家’的履历,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几乎都是 中青年以上的年纪,绝大部分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当中国人迎来文化大冲击的时代时,这些知青生涯中城乡生活彼此交错、相互贯穿的体验,为他们留下了大量的 感受、经验和故事。所以,当‘寻根文学’的概念被提出之后,这些泥沙俱下的往事自然喷涌而出,一时间大量的优秀作品得以涌现。”



谈到文化重建时,韩少功以西部歌王王洛宾和舞蹈家杨丽萍为例说到,进行文化重建,应该认识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学习包括西 方在内的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投入现代人的文化创造。“寻根不是要建立博物馆,不是要厚古薄今,不是要守成。相反,我们只是认识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 源,来支持和促进我们的创造。创造者一定具有最包容和最谦虚的胸怀,不会出于某种情绪化的原因,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给予忽视或蔑视。”


【编辑:席笛海】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500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