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聚焦 >> 正文

文学作品植入广告也无妨
信息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周慧虹    阅读次数:9937    发布时间:2014-03-13

  娱乐综艺节目中植入广告早已屡见不鲜,如今,一些文学作品也与广告牵起了手。据媒体报道,文学作品中植入广告已经成为时下很多作家增加收入的方式,一些作家由此获得的广告收入甚至远远超过了稿酬收入。一般来说,广告植入信息可以体现为小说人物的某个嗜好、对某种品牌的看法、某个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等。比如想喝酒了就说 “来瓶××吧!”生病了就说“去××医院看病”等。

  文学作品中植入广告现象,引发舆论争议。一些人对此表示理解,认为它有助于改善作家待遇,开启了文学的新盈利模式;也有反对者认为,这是对文学的侵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短时间内,支持与反对双方恐怕谁也说服不了谁,而这种文学的商业化路径,估计也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延伸下去。

  既然如此,我觉得,作为普通读者,没必要持续纠结于所读的文学作品中是否植入了广告,倒是该专心致志于作品的内容。毕竟,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内容为王”。如果,文学作品中的广告能与相应内容有机融为一体,不让人感觉到突兀与喧宾夺主,而作品内容又较好地反映了时代、生活,在读者内心激起的是情感的共鸣,是对社会现实的重新审视与深刻反思,那么,即使植入了广告又何妨?如此文学作品,仍不失为好作品。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商业化气息无孔不入、文学早已被边缘化了的时代。此种背景之下,若还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对文学成长给予理想化要求,寄望它完全不受外因左右,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文学要在时代的夹缝中逆势生长,就得容许其做出自己的选择,面对市场抛出的商业广告这根提携绳索,我们没必要责怪文学伸出的双手,别担心它会毁了文学。

  对于文学作品中植入广告现象,赞成者多为文学界人士。一直以来,这一群体为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忍耐着孤寂、付诸了巨大心力,即便如此,面对多年不变、甚至降低的稿酬标准,他们中多数人所获经济利益甚微,有的甚至凭此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尽管近些年来,为改善文学发展现状,国家、各地进行了种种努力,但努力成效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小差距。

  不可否认,文学创作既是人类情感和精神表达的一种需要,同时作为一种职业也得为置身其中者安身立命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撑。据悉,在欧美,别说知名作家,即便一些自由撰稿人一个月写一篇文章即足以谋生;相比之下,时下我国多数从事文学创作者依然难与“清贫”撇清干系。曾有人撰文分析,创作收入的偏低使很多写作失却养家糊口的功用,这是我国从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为此,该文指出,相对丰裕的创作收入,“不一定直接造就精品,但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撰稿人,让大家更加积极地发挥创造力,让那些纯粹以写作为生的人过上独立、体面的写作生活。”可以说,该文直指现实,分析得在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环境下,文学与作家也在寻找着自己适宜的生存之道。谁又能说,文学作品中巧妙地植入广告不会成为激发作家努力创作出文学精品的一种动力?而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又怎能总抱着一种苛刻姿态,一面自己享受着富足与时尚,一面唯独对一些作家适可而止的文学商业化行为挑剔指责?我想,我们能做的是尊重作家们的选择,努力淡化文学欣赏的洁癖心理,抱着一种理解、宽容的心态,把注意力放在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没必要总是紧盯着作品中的广告摇头痛叹,没必要让自己在与文学的邂逅中徒留太多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遗憾。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056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