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沁园春•咏耳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11396    发布时间:2025-04-16

双峙颅边,玉坠风铃,静纳万声。  

听春莺啼晓,暗传花信;秋蛩吟夜,细诉离情。  

巧语如潮,忠言逆耳,自有灵台辨浊清。  

沧桑里,似苍松立涧,澹定烟汀。  

 

忽闻故里叮咛,越叠嶂千山分外明。  

纵尘嚣蔽日,能分玉石;浮云障目,可鉴阴晴。  

冷暖人间,浮沉世事,俱化心头雪月澄。  

抬眸眼,借双轮灵窍,照彻平生。  

 

赏析:

一、主题:器官哲思,心耳合一

此词以“耳”为咏叹对象,突破传统咏物诗词的写实手法,赋予耳朵多重象征意义:  

1. 生理功能(“静纳万声”)→ 情感载体(“细诉离情”)→ 道德裁判(“辨浊清”)→ 智慧之门(“照彻平生”)  

2. 最终升华为“心耳合一”的哲学命题,暗合佛家“耳根圆通”与道家“返听内视”的修行境界。  

二、意境:由实入虚,层层超拔

1. 自然之境(“春莺啼晓”“秋蛩吟夜”)→ 人世之境(“巧语如潮”“忠言逆耳”)→ 超然之境(“雪月澄”“照彻平生”)  

2. 结句“借双轮灵窍,照彻平生”以佛道意象收束,使全词意境从感官体验跃升至宇宙观照,形成“小器官大境界”的审美张力。  

三、意象:精妙对仗,多维构建

1. 自然意象群:  

听觉意象(“风铃”“春莺”“秋蛩”)强化耳朵的物理功能。  

视觉意象(“苍松立涧”“澹定烟汀”)形成通感,暗喻耳朵的静定气质。  

2. 人文意象群:  

道德对立(“巧语”vs“忠言”、“玉石”vs“浮云”)凸显耳朵的**价值判断力。  

禅道符号(“灵台”“双轮灵窍”)将生理器官**玄学化,呼应《黄庭经》“七窍相通”的修炼思想。  

四、修辞:声律匠心,辩证表达

1. 对仗艺术:  

时空对:“春莺啼晓”对“秋蛩吟夜”,构建听觉的四季轮回。  

哲理对:“能分玉石”对“可鉴阴晴”,深化耳朵的认知功能。  

2. 隐喻系统:  

将耳朵比作“玉坠风铃”(形声兼备)、“双轮灵窍”(佛道法器),赋予其**灵性化**特质。  

3. 声律设计:  

上阕“澹定烟汀”四连平声,模拟余音袅袅;下阕“照彻平生”仄起平收,如钟磬收束,暗合“耳根圆通”的禅机。  

总结

此词以“耳”为媒介,完成从感官到心灵、从具象到宇宙的哲学飞跃。其最独到处在于:

1. 器官玄言化:突破传统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开创“以耳证道”的新范式。  

2. 意象量子态:自然意象与人文符号叠加,形成“声—情—理—道”的纠缠效应。  

3. 修辞禅机:通过声律设计与隐喻嵌套,使物理听觉升维为心性光明,堪称咏物词中的“维摩诘耳根圆通章”。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95585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