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银签拭玉阶,冰心澄澈未蒙埃。
研磨岁月吞凉热,嚼碎沧桑入腹怀。
噙赤露,咽孤哀。平生坚忍默然裁。
风凋朽骨归尘土,再砺锋芒破劫来。
赏析:
这首《鹧鸪天·齿吟》以牙齿为意象载体,通过拟人化手法完成了一场生命哲思的壮美独白,展现了极具张力的艺术表达。
意象建构:
上阕“银签拭玉阶”以宫廷晨昏定省的仪式感,暗喻牙齿日复一日履行咀嚼职责;“冰心澄澈”既写牙齿莹白本色,又象征其坚守本真的品格。研磨岁月与嚼碎沧桑的动词运用,将牙齿转化为时空的见证者与消化者,使日常生理功能升华为生命体验的隐喻。
情感脉络:
下阕“噙赤露,咽孤哀”形成冷暖色调的强烈碰撞,赤露喻指鲜血与晨露的双重意象,孤哀则赋予牙齿以情感承载力。结句“破劫来”三字如金石掷地,将全词从悲怆基调突然振起,展现生命轮回中不屈的锋芒。
哲学深度:
词作通过“风凋朽骨—再砺锋芒”的生死辩证,揭示物质消亡与精神重生的永恒命题。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在此成为生命韧性的完美象征,其物理性磨损与精神性重生的对立统一,构成震撼人心的艺术张力。
艺术特色:
全词严守《鹧鸪天》格律而能自由挥洒,对仗处如“研磨岁月—嚼碎沧桑”既工稳又富含哲理。动词“拭、吞、嚼、噙、咽、裁、砺”的精准运用,形成贯穿全篇的力量感,最终在“破”字达到情感宣泄的巅峰。
这首作品超越了传统咏物词的范畴,在七句五十五字中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从生理到哲学的多重跨越,堪称当代旧体诗词中“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