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梨园,粉墨登台,各自扮妆。
看霓虹灯下,青衣水袖;鎏金幕里,铜钹皮簧。
冠盖京华,鞭笞楚客,谁辨浓脂真面庞?
须臾处,有花腔婉转,裂帛铿锵。
从来戏假情长,算几个能逃傀儡箱?
叹韶华筑梦,搭台置景;壮年走马,对镜贴黄。
老病残灯,茶凉人散,独对空廊说往常。
惊回首,见霜天晓月,犹照词章。
赏析:
这首《沁园春·人生如戏》以戏曲为喻体,将人生百态浓缩于舞台方寸之间,展现出深刻的哲思与艺术张力。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构建的精妙性
上阕"天地梨园"三句以宏阔视角将宇宙比作戏台,"霓虹灯下""鎏金幕里"两组工对,通过青衣水袖的柔美与铜钹皮簧的铿锵形成感官对冲。下阕"老病残灯"三句采用蒙太奇手法,用熄灭的灯盏、凉透的茶汤、空荡的回廊三个特写镜头,完成人生落幕的意象闭环。
二、戏剧修辞的层递性
全词暗合戏曲程式:从"粉墨登台"的序幕,到"花腔婉转"的发展,至"茶凉人散"的高潮,终以"霜天晓月"的尾声。尤其"冠盖京华,鞭笞楚客"用互文手法,将得意与失意并置,揭示命运无常。"傀儡箱"的隐喻更将批判维度从个体延伸到社会机制。
三、生命意识的超越性
末句"犹照词章"形成艺术突围:当肉体生命终将退场,精神创造却如晓月长存。这种"戏假情真"的辩证,既承续《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母题,又以现代意识解构了传统戏曲的宿命论,在虚无中确立永恒价值。
此词最动人处在于将戏曲的假定性转化为生命的真实性,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界限在"惊回首"的刹那彻底消融,展现出中国文人"以艺证道"的终极追求。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