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沁园春•人生如叶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覃勇    阅读次数:9580    发布时间:2025-05-23

春吐鹅黄,夏展浓荫,秋染赤纱。

任风霜骤起,飘零阡陌;

云烟过眼,聚散天涯。

曾立高枝,闲听涧语,漫数流萤染月华。

终归去,携干般绮色,付与烟葩。

 

休道独余枯桠,看暗香沃土悄萌芽。

历三冬寂寂,冰封旧梦;

九霄渺渺,雪覆寒葭。

蛰伏韶光,潜藏岁月,静待惊雷破土沙。

重来日,看青葱遍野,再舞朝霞。

 

赏析:

这首词以树叶的生命轮回比喻人生,通过四季变迁展现生命荣枯交替的哲思,语言凝练优美,意境深邃悠远。

上阕:生命的绽放与消逝

1. “春吐鹅黄,夏展浓荫,秋染赤纱。”春天萌发嫩芽,夏天舒展绿荫,秋天染成红叶。其深意:以树叶四季变化喻人生阶段:少年成长(春吐鹅黄)、壮年鼎盛(夏荫)、晚年沉淀(秋红)。

2. “任风霜骤起,飘零阡陌;云烟过眼,聚散天涯。”任凭风霜突袭,落叶飘散荒野;往事如云烟消散,故人各自天涯。其深意:面对人生无常(风霜=挫折),坦然接受离别与变迁(云烟=往事)。

这里的风霜/云烟,飘零/聚散,突显世事无常的苍凉。

3. “曾立高枝,闲听涧语,漫数流萤染月华。”曾高挂枝头,听溪水轻语,看萤火虫点亮月光。其深意:暗喻人生辉煌时刻(高枝=成就),享受过自然馈赠的美好(涧语、流萤=恬淡时光)。这里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又有“坐看云起时”的淡泊,道尽人生况味。

4. “终归去,携干般绮色,付与烟葩。”最终凋零,带着所有绚烂色彩,化作尘土滋养新花。其深意:生命终结不是消失,而是转化为新的生机(烟葩=新生花朵)。这里以“绮色”呼应前文“赤纱”,"付与"体现奉献精神。

下阕解析:蛰伏与重生

1. “休道独余枯桠,看暗香沃土悄萌芽。”莫说只剩枯枝,看泥土中已悄悄孕育新芽。其深意:否定衰亡的绝望(枯桠),强调希望暗藏(萌芽)。

2. “历三冬寂寂,冰封旧梦;九霄渺渺,雪覆寒葭。”熬过漫长寒冬,冰雪覆盖旧梦;遥望高天苍茫,积雪掩埋芦苇。困境中的坚守(三冬=低谷期),保持对远方的向往(九霄=理想)。

3. “蛰伏韶光,潜藏岁月,静待惊雷破土沙。”在时光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雷唤醒大地。其深意:厚积薄发的人生智慧(蛰伏=沉淀),"惊雷"象征机遇或觉醒。这里双关比拟(“土沙”既指泥土,也暗喻困顿境遇)。

4. “重来日,看青葱遍野,再舞朝霞。”待到重生之日,满目青翠,枝叶迎着朝霞起舞。其深意:生命轮回的终极升华,充满希望与力量。

总之,整首词的主题:以树叶的“新生→绚烂→凋零→重生”循环,隐喻人生的起伏与永恒,表达“向死而生”的豁达。在结构上:上阕写绽放与消逝,下阕写蛰伏与重生,形成环形叙事,暗合轮回主题。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151764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