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还未西沉
你已张开细细的手臂
悄悄吐露芳蕊
默默传送芳香
待倦鸟归巢
街道两旁已灿灿地垂下
一串串红色的花绦
如黄昏里悬挂的红色珠帘
艳丽丽的让晚归的人心生欢喜
静寂的清晨
当城市还在梦中
你已为早起的人们
准备了一地的红
那是真真切切的十里红妆啊
底下的车龙被你盖上红盖头
道旁的小径让你铺上红地毯
还悬在枝上的则是你留的簪花
浩浩荡荡
这是你对勤劳人们的褒奖
本可凭借绝色之姿
便可获万千宠爱
而你却甘作英勇的卫士
将一身优雅风姿
裹住来来往往的烟尘
荡涤世间遗留的污浊
馈赠给人们清清爽爽
芳香的世界
一夜的绚烂绽放
一生的美誉清名
赏析:
我们来一起赏析这首现代诗《红花玉蕊的深情》。这首诗咏叹城市行道树红花玉蕊,以其独特的视觉美感和奉献精神为核心,表达了对平凡而伟大生命力的赞美和敬意。
赏析要点:
拟人化的深情:
全诗的核心手法是拟人化。题目《红花玉蕊的深情》就定下了基调,将树人格化为一位饱含深情的“存在”。
“你已张开细细的手臂”:赋予树枝以拥抱的温情。
“悄悄吐露芳蕊 / 默默传送芳香”:描绘其含蓄而无私的给予。
“这是你对勤劳人们的褒奖”:明确点出其行为是“你”对“人们”主动的、有意识的情感表达(褒奖)。
“你却甘作英勇的卫士”:将其守护功能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主动选择的品格。
整棵树被塑造成一个默默付出、温柔体贴、品格高尚的生命体,其对城市和居民的“深情”贯穿始终。
双重视角的时空美:
诗歌巧妙地选取了两个特定时段展现红花玉蕊的美与奉献:黄昏与清晨。
黄昏之美:
“太阳还未西沉...默默传送芳香”:展现其在他人休憩时(倦鸟归巢前)就开始悄然付出。
“灿灿地垂下 / 一串串红色的花绦 / 如黄昏里悬挂的红色珠帘”:用极其鲜亮的色彩(灿灿、红色)和生动的比喻(珠帘)描绘夕阳下怒放的景象,为归人带来视觉上的惊喜和心灵上的慰藉(心生欢喜),是温暖归途的点缀。
清晨之壮:
“当城市还在梦中...准备了一地的红”:强调其更早苏醒,默默准备。
“真真切切的十里红妆”:将落花铺地的场景,大胆比作古代女子盛大出嫁的“十里红妆”,化静为动,变凄美为喜庆壮观,极富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
“红盖头”、“红地毯”、“簪花”:进一步细化“红妆”的意象,覆盖车辆(车龙)、装饰路径(小径)、点缀枝头(簪花),显示出落花覆盖范围之广、点缀之精巧,将一夜之间的凋零转化为清晨赠予城市的一场隆重献礼。这“浩浩荡荡”的景象,被诠释为树对“勤劳人们”的最高礼赞。
超越外表的品格升华:
诗的第三段是主题的深化和升华。
“本可凭借绝色之姿 / 便可获万千宠爱”:先肯定其外在美(“艳丽的珠帘”、“十里红妆”已证明),指出其本可只靠颜值赢得赞誉。
转折:“而你却甘作英勇的卫士” —— 这才是全诗歌颂的核心。红花玉蕊不满足于做被欣赏的“花瓶”,主动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将一身优雅风姿 / 裹住来来往往的烟尘 / 荡涤世间遗留的污浊”:将树木吸附尘埃、净化空气的科学功能,用极其诗意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裹住”、“荡涤”展现了其作为“卫士”与环境污染战斗的姿态,优雅的风姿与战斗的“英勇”形成富有张力的对比。
“馈赠给人们清清爽爽 / 芳香的世界” —— 点明其战斗的目的和成果:守护一方洁净清新的环境。这才是其“深情”最深沉的体现,超越了视觉享受,关乎身心健康。
短暂与永恒的哲思:
结尾两句,凝结了深刻的感慨:
“一夜的绚烂绽放”:强调花期的短暂(这从黄昏花开到清晨落红满地也可看出)。这“绚烂”既指外在视觉之美,也暗指其内在精神(奉献与战斗)在瞬间的爆发。
“一生的美誉清名”:则指向其行为所赢得的永恒赞誉。“美誉”指向外在形象和功能受到的爱戴(红妆、珠帘带来的欢喜与壮观),“清名”更侧重其内在品格(卫士般的奉献与净化)所建立的清正高尚之名。
用“一夜”对比“一生”,凸显出:纵然个体生命绽放短暂,但因其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品格,它所赢得的赞誉和留下的精神印记是长久甚至永恒的。这是对红花玉蕊价值最深刻的肯定。
语言特色:
色彩鲜明:“ 红色”多次出现(红花绦、红色珠帘、红妆、红盖头、红地毯),辅以“灿灿”、“艳丽丽”,强化视觉冲击力。
叠词运用: “灿灿”、“艳俪丽”、“浩浩荡荡”、“清清爽爽”,增强音韵美和意象的丰满度。
比喻生动: “红色珠帘”、“十里红妆”、“红盖头”、“红地毯”、“簪花”、“英勇的卫士”,都极具画面感和想象力,尤其“十里红妆”的宏大比喻令人印象深刻。
动词精准: “张开”、“吐露”、“传送”、“垂下”、“盖上”、“铺上”、“悬”、“裹住”、“荡涤”、“馈赠”等,生动描绘了树在一天之内的变化状态和其付出的行为。
总结:
《红花玉蕊的深情》是一曲献给城市行道树的深情赞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红花玉蕊在黄昏绽放的灿烂之美和清晨落花成毯的壮观景象。然而,诗歌的深刻之处在于超越了单纯的外在审美,歌颂了红花玉蕊作为城市“卫士”的奉献精神——它主动选择用生命吸附烟尘、净化空气,为人们守护一个“清清爽爽,芳香的世界”。全诗色彩绚丽,比喻新奇大胆,情感真挚饱满,最后以“一夜的绚烂绽放,一生的美誉清名”升华主题,赞叹了这种在短暂生命中燃烧自我、造福他人、成就永恒清名的崇高品格,表达了对大自然(以行道树为代表)给予人类无私馈赠的深深感恩和敬意。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