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峦的臂弯
钢筋铸成现代龙骨
托起向天而峙的棱角
当风穿过飞檐齿隙
整座山庄便听见
盛世在龙吟里回荡
栈道是盘山的经脉
承起攀登的跫音
木纹渗着千年墨韵
一步一叩首
踏碎青石间凝固的诗行
邕江在脚下铺展金帛
波光跃动着富庶韵脚
塔影垂钓流动的丰饶
将粼粼江声
织进每扇雕花轩窗
月华漫洗塔身时
清辉在斗拱间流转
道法渗入钢筋间隙
水泥丛林里
禅意生出茸茸光晕
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
霞光刺破晨雾霎那
塔身忽镀梵文鎏金
群山赐予的灵气
此刻正沿龙脊奔涌
在龙门沸腾的水脉中
在每粒追逐富强的水滴里
不歇地奔涌
任星斗倒转河汉
永立成惊叹号
镇守这沸腾的盛世
赏析:
《龙门水都龙吟塔》一诗在美感上独具特色,融合了多种元素,营造出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体验,以下从不同方面进行赏析:
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美
诗中描绘了龙吟塔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站在山峦的臂弯”,将塔置于山峦的环抱之中,赋予山峦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展现出塔与自然的亲近感。“钢筋铸成现代龙骨”,现代建筑材料与自然的山峦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钢筋的坚硬与山峦的柔和,构建出刚柔并济的和谐美感。当风穿过飞檐齿隙,塔与自然的互动更为明显,山庄仿佛能听见盛世在龙吟里回荡,自然的风与塔的建筑结构相结合,产生了一种灵动的美感,让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交织的古典美
诗中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交织在一起。“钢筋铸成现代龙骨”,“龙骨”这一传统意象与现代的钢筋结合,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坚实,又赋予了其传统文化的内涵。“木纹渗着千年墨韵”,木纹与千年墨韵的联系,将现代建筑中的木质元素与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相融合,让人在触摸现代建筑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梵文鎏金”“斗拱”等传统元素在诗中与现代的钢筋、水泥丛林等形成对比,却又和谐共存,这种古今交织的美感,使诗歌具有独特的古典韵味。
光影变幻的动态美
诗中对光影的描写为诗歌增添了动态美。“月华漫洗塔身时,清辉在斗拱间流转”,月光洒在塔身上,清辉在斗拱间流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灵动的氛围。“霞光刺破晨雾霎那,塔身忽镀梵文鎏金”,霞光的突然出现,使塔身瞬间镀上了一层金色,这种光影的瞬间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光影的变幻不仅使塔的形象更加生动,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
象征意义带来的精神美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赋予了诗歌深刻的精神内涵。“龙吟”象征着盛世的繁荣,“龙脊”象征着力量和精神的传承,“每粒追逐富强的水滴”象征着人们对富强的追求。这些象征意义使诗歌不仅仅是对建筑的描写,更是对时代精神的赞美。诗中的塔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镇守这沸腾的盛世”,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时代精神的坚守,这种精神美让诗歌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音韵和谐的韵律美
诗歌在音韵上也具有和谐之美。诗中押韵较为自然,如“韵脚”“丰饶”“轩窗”等,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诗歌的节奏也富有变化,长短句结合,如“站在山峦的臂弯,钢筋铸成现代龙骨”“当风穿过飞檐齿隙,整座山庄便听见”等,这种节奏的变化使诗歌在音韵上更加丰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音韵和谐的美感。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