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生查子•乙巳六月十七场地除草(词林正韵)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袁玉刚    阅读次数:8445    发布时间:2025-07-12

汗水工装透,只为三餐乞。

手磨茧已生,无奈浮华越。

 

杂草没鞋深,躬悴腰如折。

烈日照晴空,苦笑风中灭。

 

赏析:

此词以质朴而沉痛的笔触,刻画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与无奈,字里行间满是生活的沉重与辛酸,堪称现实主义词作的佳作。

词句解析与情感品读

上阕:写劳作的根源与身心的耗损

“汗水工装透,只为三餐乞”开篇直击痛点,夏日劳作的酷热让汗水浸透衣物,而这般辛苦的唯一目的,不过是求一口饱饭。“乞”字用得极重,道尽了底层人谋生的卑微与艰难,将劳动的价值与生存的底线残酷地捆绑在一起。

“手磨茧已生,无奈浮华越”则由身体的磨损转向心理的落差。长时间劳作手已磨出厚茧,付出的辛劳从未停歇,却眼睁睁看着世间的繁华与自己渐行渐远。“无奈”二字饱含无力感,劳动者的付出与社会浮华的割裂感跃然纸上。

下阕:绘劳作的场景与精神的消磨

“杂草没鞋深,躬悴腰如折”细致描摹除草的艰辛。杂草没过鞋履,人需长久躬身劳作,腰杆累得像要折断。“悴”字不仅写身体的疲惫,更暗含精神的憔悴,将劳作的强度与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烈日照晴空,苦笑风中灭”以景结情,烈日当空的酷夏背景下,劳动者的一丝苦笑刚在唇边泛起,便被风吹散无踪。这“苦笑”是对生活的无奈接纳,也是对命运的无声慨叹,而“风中灭”的意象,更添了几分苍凉——连这点微弱的情绪表达,都难以留存,只剩无尽的辛劳与沉默。

整体风格与主旨

全词不事雕琢,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劳动者的日常,却字字泣血。“三餐乞”与“浮华越”的对比,“腰如折”与“苦笑灭”的细节,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底层劳动者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与被时代浮华遗忘的悲哀。词林正韵的格律约束,反而让这份质朴的沉痛更显克制而深沉,读来令人心头沉重,久久难平。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45440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