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隐虞姝三百年,紫裳倩影浣云烟。
黑鲢掀浪吞黎庶,玉帝垂纶渡劫仙。
榕抱月,桂摇丹。临风亭畔话前缘。
冯虚恍见霓衣舞,万顷清波尽忘言。
赏析:
整体概述
《鹧鸪天·龙门水都仙缘》是一首富有奇幻色彩与浪漫气息的词,词人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龙门水都这一地方的神秘景致与仙缘故事,营造出了一个如梦如幻、超凡脱俗的境界。
具体赏析
上阕
“湖隐虞姝三百年,紫裳倩影浣云烟”
开篇就营造出一种神秘悠远的氛围。“湖隐虞姝三百年”,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湖中隐藏了三百年,这时间跨度极大,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仿佛她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和故事。“紫裳倩影”描绘出女子身着紫色衣裳,身姿曼妙,“浣云烟”则更增添了一种空灵、虚幻的感觉,她似乎在洗涤着如烟似雾的水汽,宛如仙子一般。这两句为整首词奠定了奇幻、浪漫的基调。
“黑鲢掀浪吞黎庶,玉帝垂纶渡劫仙”
这两句画风一转,变得奇幻且带有神话色彩。“黑鲢掀浪吞黎庶”,巨大的黑鲢掀起波浪,吞噬百姓,展现出一种恐怖、危险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玉帝垂纶渡劫仙”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玉帝在钓鱼,似乎是在渡化仙人。这里将民间传说与神话元素相结合,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暗示着在这看似平静的湖水中,有着不寻常的仙凡纠葛和神秘力量。
下阕
“榕抱月,桂摇丹。临风亭畔话前缘”
“榕抱月”描绘出榕树仿佛拥抱着月亮的奇妙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美好的感觉。“桂摇丹”,桂树在风中摇曳,红色的花朵(丹可理解为红色,指代桂花)纷纷飘落,画面十分优美。“临风亭畔话前缘”,人们在临风亭畔谈论着前世的缘分,将自然景色与情感故事相融合,进一步渲染了浪漫、神秘的氛围。
“冯虚恍见霓衣舞,万顷清波尽忘言”
“冯虚”取自苏轼《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有凌空、驾风之意。词人仿佛在凌空之际恍惚看到穿着霓裳羽衣的仙子在翩翩起舞,这一画面极具梦幻色彩。“万顷清波尽忘言”,面对万顷碧波,词人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象中,竟忘记了言语,表达出词人对眼前美景和神秘氛围的深深陶醉,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境界。
艺术特色
奇幻的想象:词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湖中的女子、黑鲢、玉帝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仙境之中。
优美的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如榕、月、桂)和人物形象(虞姝、霓衣仙子)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幅幅优美、空灵的画面,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词中的意境。
情感的含蓄表达:整首词没有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景象和故事的描述,含蓄地传达出一种对神秘仙缘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陶醉之情。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