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浮岚,祖堂叠翠,南朝梵宫。
正云台拱秀,松涛洗耳;唐陵锁雾,石马嘶风。
佛窟初开,梁砖尚在,千五春秋弹指中。
惊回首,见残碑断碣,几度春东。
当年御笔更封,避圣讳、弘文改字踪。
有明时宝刹,八邦冠首;清廷香火,九陛恩隆。
暮鼓催晨,铜驼泣露,多少兴亡夕照红。
凭谁问,这江声岳色,可记司空?
赏析:
《沁园春·南京宏觉寺》是一首描写南京宏觉寺历史沧桑的词作,通过对寺庙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下逐句赏析:
1. “牛首浮岚,祖堂叠翠,南朝梵宫。”
开篇写景,描绘牛首山云雾缭绕、祖堂山层峦叠翠的景色,点出宏觉寺作为南朝古刹的历史背景。“浮岚”“叠翠”用词生动,展现江南山水的灵秀。
2. “正云台拱秀,松涛洗耳;唐陵锁雾,石马嘶风。”
继续写景,云台山秀丽,松涛如洗耳清音;唐陵笼罩雾气,石马似在风中嘶鸣。虚实结合,既有自然之美,又暗含历史厚重感。
3. “佛窟初开,梁砖尚在,千五春秋弹指中。”
转入怀古,佛窟初建、梁代砖石犹存,而千五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弹指”一词凸显时光飞逝,历史沧桑。
4. “惊回首,见残碑断碣,几度春东。”
由景及情,看到残破碑碣,感慨朝代更迭、岁月无情。“惊回首”三字情感强烈,引人共鸣。
5. “当年御笔更封,避圣讳、弘文改字踪。”
转入历史细节,写宏觉寺因避帝王名讳而改名之事,展现其与皇权的关联,暗含兴衰无常。
6. “有明时宝刹,八邦冠首;清廷香火,九陛恩隆。”
对比明清两代,宏觉寺曾是明代名刹,受清廷尊崇,凸显其历史地位。“八邦冠首”“九陛恩隆”用典考究。
7. “暮鼓催晨,铜驼泣露,多少兴亡夕照红。”
以“暮鼓”“铜驼泣露”象征朝代更替,夕阳如血,渲染悲凉氛围。“多少兴亡”直抒胸臆,点明主旨。
8. “凭谁问,这江声岳色,可记司空?”
结尾设问,长江与山色是否记得历史变迁?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司空”或指历史见证者,深化苍茫之感。
总结:
全词以宏觉寺为切入点,通过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展现南京的历史变迁,表达对兴亡盛衰的深沉感慨。语言凝练,意境苍凉,是一首怀古佳作。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