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沁园春•水浒传李应(扑天雕)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11666    发布时间:2025-07-23

独岗称雄,铁枪凌云,飞刀裂空。

看三庄盟散,暗通义旅;一腔血热,巧避兵锋。

吴用施谋,李庄焚烬,逼上梁山似箭弓。

凭栏处,掌千军粮秣,万灶烟浓。

 

征辽气贯长虹,掷霜刃、胡尘顷刻终。

算天星归位,钱粮调度;地煞列阵,甲帐从容。

百战身存,半生名淡,独返郓城伴晚钟。

抬望眼,正雕盘云外,霞染秋枫。

 

赏析:

《沁园春·水浒传李应(扑天雕)》是《水浒传》中李应这一人物的艺术写照,下面逐句赏析:

上阕:

1. "独岗称雄,铁枪凌云,飞刀裂空"

开篇以雄浑笔触勾勒李应形象。"独岗称雄"显其一方豪强之姿,"铁枪凌云"写兵器之威,"飞刀裂空"则突出其"扑天雕"绰号的特技,动态凌厉。  

手法:白描与夸张结合,三组四字句排比,节奏铿锵。

2. "看三庄盟散,暗通义旅;一腔血热,巧避兵锋"

回溯李家庄、祝家庄、扈家庄联盟破裂后,李应暗中投奔梁山的情节。"暗通""巧避"体现其审时度势的智慧,"血热"则暗藏侠义本色。  

手法:对比(盟散vs义旅)、矛盾修辞(血热却避锋),深化人物复杂性。

3. "吴用施谋,李庄焚烬,逼上梁山似箭弓"

点明梁山军师吴用设计烧庄、迫使李应上山的经过。"似箭弓"比喻其被形势所迫的无奈,暗合"逼上梁山"主题。  

手法:典故化用(《水浒》情节)、比喻(箭弓喻被动)。

4. "凭栏处,掌千军粮秣,万灶烟浓"

转写李应在梁山的职责——掌管后勤。"千军""万灶"以宏大场景衬托其重要性,"烟浓"更添战场肃杀之气。  

手法:场景特写(凭栏)、数字烘托(千、万)。

下阕:

5. "征辽气贯长虹,掷霜刃、胡尘顷刻终"

写梁山招安后征辽之战。"气贯长虹"显士气,"霜刃"喻刀光凛冽,"胡尘终"则速写胜利,突出李应骁勇。  

手法:典故("气贯虹"出自《史记》)、借代(胡尘代辽军)。

6. "算天星归位,钱粮调度;地煞列阵,甲帐从容"

"天星""地煞"呼应梁山108将星宿之名,强调李应统筹之能;"甲帐从容"显其大将风度。  

手法:对仗工整(天星vs地煞)、双关(""既指运筹,亦暗合其"神算子"特质)。

7. "百战身存,半生名淡,独返郓城伴晚钟"

战后李应辞官归乡的结局。"百战""名淡"对比,凸显其淡泊;"晚钟"意象宁静超脱,暗喻善终。  

手法:反差对比(战火vs归隐)、意象抒情(晚钟)。

8. "抬望眼,正雕盘云外,霞染秋枫"

收尾以景结情。"雕盘云外"既呼应"扑天雕"绰号,又象征自由;"霞染秋枫"以绚烂秋景暗喻人生暮年的圆满。  

手法:象征(雕喻李应)、色彩渲染(霞、枫)。

总结特色:

人物塑造:全词紧扣李应"豪强—逼上梁山—后勤统帅—归隐"的人生轨迹,突出其武艺、智谋与淡泊的多面性。  

艺术手法:善用排比、典故、比喻,语言凝练如枪法,刚柔并济。  

主题升华:末句将个人命运融入自然,传递"乱世豪杰终归平淡"的哲思,余韵悠长。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556265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