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
父亲躺在床上
吊瓶在床头上方垂着
像未写完的逗号
父亲的呼吸轻得
能托起女儿的笔尖
女儿的作业本
在床边
摊开成小小的战场
她演算着成长
也演算着怎样
把药水的苦味
兑成父亲能喝的温度
此刻
女儿用陪护
来换父亲的陪读
赏析:
这首小诗以医院场景为切口,用细腻的意象编织出亲情里最动人的双向支撑,字里行间藏着克制却滚烫的温度。
1.意象的巧思:“未写完的逗号”既状写吊瓶悬垂的形态,又暗喻生命进程未断、故事仍在继续,为整首诗定下“未完待续”的希望感。“父亲的呼吸轻得能托起女儿的笔尖”,以近乎夸张的轻柔,将病中父亲的虚弱与对女儿的关注融在一起,呼吸成了无形的托举,温柔得让人心颤。
2.女儿的成长弧光:“小小的战场”将作业本从日常物件升华为成长的试炼场,女儿“演算着成长”是显性的学习,“把药水的苦味兑成父亲能喝的温度"则是隐性的蜕变-她在学着用孩子的方式分担病痛,用稚嫩的力量温暖亲人,这种“演算”比任何习题都更有分量。
3.结尾的点睛之笔:“女儿用陪护来换父亲的陪读”,一个“换”字道破亲情的本质: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彼此的成全。女儿的守护回应着父亲过往的养育,父亲的“陪读”(哪怕只是在场的目光)也支撑着女儿的坚强。这场“交换”无关得失,只关乎血脉里最自然的相濡以沫,让病房的清冷里,生出了最坚韧的暖意。
整首诗没有华丽辞藻,却用精准的细节和意象,让平凡的陪伴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