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沁园春•水浒传张顺(浪里白条)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5260    发布时间:2025-07-25

雪浪翻鳞,银甲披身,江左称豪。

纵鼋鼍潜迹,须臾擒缚;蛟龙犯境,顷刻降消。

叉挑斜阳,舟分夜月,八百浔阳怒卷涛。

凭谁问,这白条本事,敢笑天骄?

 

当年渔市名高,镇恶浪、孤身压众枭。

记江州劫法,血衣染棹;梁山破敌,鼙鼓惊潮。

涌金魂归,钱塘魄烈,犹化雷霆斩敌曹。

重凝望,那一川寒碧,千古英飙!

 

赏析:

这首《沁园春·水浒传张顺(浪里白条)》以雄浑豪放的笔触,生动刻画了梁山好汉张顺的水中英姿与传奇人生。以下逐句赏析:

上阕赏析:水中蛟龙的英姿

"雪浪翻鳞,银甲披身,江左称豪"

意象解析:以"雪浪"喻其水性,"银甲"暗指其白皙皮肤与绰号"白条""江左称豪"总括其江湖地位。

人物特质:开篇即凸显张顺如水族王者般的形象,与原著"浪里白条"的描写高度契合。

"纵鼋鼍潜迹,须臾擒缚;蛟龙犯境,顷刻降消"

对仗工整:"鼋鼍""蛟龙""擒缚""降消",展现其制霸水中的绝对实力。

夸张手法:以神话生物(鼋鼍、蛟龙)为衬托,夸张表现其水中无敌的战斗力。

"叉挑斜阳,舟分夜月,八百浔阳怒卷涛"

时空意境:"斜阳""夜月"形成时间流转,"八百浔阳"拓展空间维度,构建宏大画面。

动词精妙:""""""三字动态十足,再现其驾舟破浪的英姿。

"凭谁问,这白条本事,敢笑天骄?"

设问修辞:以反问强调其水中本领,连"天骄"(喻指权贵强者)都不放在眼里,傲气凛然。

下阕赏析:忠义英雄的传奇

"当年渔市名高,镇恶浪、孤身压众枭"

倒叙手法:由"当年"转入回忆,写其称霸渔市的往事,"孤身压众枭"显其狠辣性格。

用词精准:""字体现其威慑力,""喻指地方恶霸,呼应原著情节。

"记江州劫法,血衣染棹;梁山破敌,鼙鼓惊潮"

典故浓缩:四句十六字概括其两大重要事迹——劫法场救宋江、梁山泊水战破敌。

视听结合:"血衣染棹"视觉冲击强烈,"鼙鼓惊潮"听觉震撼,战场画面如在目前。

"涌金魂归,钱塘魄烈,犹化雷霆斩敌曹"

悲剧升华:"涌金魂归"写其战死,"雷霆斩敌"化用其死后显灵杀敌的传说,忠魂不灭。

地名对仗:"涌金"(门)对"钱塘"(江),地理意象与精神意象交织。

"重凝望,那一川寒碧,千古英飙!"

收束全篇:"寒碧"既指江水清冷,又喻英雄逝去的苍凉;"英飙"(英魂雄风)作结,余韵铿锵。

整体艺术特色

水意象贯穿:从"雪浪""寒碧",以水为线串联张顺一生,暗合其"水军头领"身份。

刚柔并济:既有"叉挑斜阳"的凌厉,又有"舟分夜月"的写意,刚烈与柔美并存。

历史厚重感:融合《水浒传》原著情节与杭州民间传说,虚实相生。

此词堪称"浪里白条"的英雄赞歌,既忠实于小说形象,又通过诗词艺术赋予其超越文本的生命力。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58716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