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酒壶山观荷
新绽的,垂首的,摇曳的
浮成池塘低处的星群
薄云在蓝天慢慢写浅痕
碧浪忽收束
把山峦推远
酒壶山正以醉眼俯身
整座青黛凝望这池涟漪
莲叶摊开的手掌上
静静漾着一朵粉红
又悄悄托住倾倒的峰影
在这辽阔的幕布下
把凝望和时光
焚成一炷山岚
默默与山水对坐
直到地老天荒
赏析:
《柳州酒壶山观荷》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山水相融的静谧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意象的生动与层次感
荷花的多样姿态:诗的开篇以“新绽的,垂首的,摇曳的”勾勒出荷花的动态美,仿佛池塘低处的“星群”,将平凡的荷塘升华为璀璨的星空,赋予其梦幻色彩。
自然元素的互动:薄云“写浅痕”、碧浪“推远”山峦,拟人化的手法让云、浪、山峦具有了生命感,形成天、水、山的空间层次。
2.主体与客体的交融
酒壶山的拟人化:山以“醉眼俯身”,青黛“凝望”涟漪,将山人格化,暗示诗人借山眼观荷,物我两忘。莲叶“托住倾倒的峰影”,更是将荷与山的倒影交融,虚实相生。
禅意的凝望:诗中反复出现的“凝望”与“对坐”,传递出诗人与山水对话的静默哲学,时间仿佛凝固成“一炷山岚”,焚香般的意象暗喻心灵的净化。
3.色彩的淡雅与意境的悠远
色彩运用:“粉红”的荷、“青黛”的山、“碧浪”与“蓝天”,构成清新淡雅的画面,而“浅痕”“峰影”等虚写则增添朦胧美。
时空的永恒感:末句“直到地老天荒”将瞬间的观荷体验延伸至永恒,呼应古典山水诗中“物我合一”的超脱境界。
4.结构与节奏
句式长短交错:短句如“碧浪忽收束”营造顿挫感,长句如“静静漾着一朵粉红”则舒缓绵延,形成张弛有致的韵律。
意象的递进:从微观的荷花到宏观的山水,再到抽象的“时光”,层层拓展,最终归于禅思。
总结
这首诗以荷为媒介,将自然景物与主观情思巧妙结合,既有对细节的工笔描摹,又有对宇宙永恒的遐想。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现代诗对古典山水精神的继承与创新。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