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金陵,珠跳浦口,泉澈定山。
看龙鳞石侧,寒波漱玉;狮峰壁下,绀宇浮烟。
萧衍修禅,达摩面壁,千载禅源一脉延。
惊时序,任乾坤鼎革,水自涓涓。
携来画鹢盘桓,正云魄天容相往还。
有长城偃岭,松涛协磬;佛头青髻,鸥鸟联翩。
琥珀涵辉,结茅澄窟,四序丹青次第悬。
凭栏立,把骊珠万斛,付与人间。
赏析:
这首《沁园春·南京珍珠泉》以精妙的词句构建出金陵珍珠泉的灵秀与禅意,以下逐句赏析其艺术特色:
上阕写景叙事
1."钟秀金陵,珠跳浦口,泉澈定山"
"钟秀"二字总领全篇,化用《诗经》"钟鼓钦钦"的庄重感,将珍珠泉置于金陵文脉之中。
"珠跳"以动态拟人,既点题"珍珠泉"(泉水涌出如珠玉跳跃),又暗合李白"素手把芙蓉"的鲜活意象。
"泉澈定山"呼应谢朓"澄江静如练","定"字暗含禅意,为后文佛教典故伏笔。
2."看龙鳞石侧,寒波漱玉;狮峰壁下,绀宇浮烟"
工对精妙:"龙鳞石"对"狮峰壁"(动物+地质),"寒波漱玉"对"绀宇浮烟"(冷色水景对暖色烟霞)。
视听通感:"漱玉"既写泉声清越如击玉,又喻水色晶莹;"浮烟"则赋予佛寺(绀宇)以飘渺仙气。
3."萧衍修禅,达摩面壁,千载禅源一脉延"
典故浓缩:梁武帝萧衍曾建定山寺,达摩传说在此面壁,两句将六朝佛教史纳入词中。
"一脉延"双关,既指禅宗法脉,亦喻泉水奔流不息,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
4."惊时序,任乾坤鼎革,水自涓涓"
历史哲思:对比人世变迁(鼎革)与泉水永恒(涓涓),暗用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宇宙意识。
下阕抒情寄意
1."携来画鹢盘桓,正云魄天容相往还"
"画鹢"(彩船)引入游赏视角,"盘桓"二字写出流连之态。
"云魄天容"造语新奇,将云霞拟作天地魂魄,与游人互动(相往还),超脱凡俗。
2."有长城偃岭,松涛协磬;佛头青髻,鸥鸟联翩"
四组意象交响:
"长城偃岭"(历史遗迹)与"松涛协磬"(自然与梵音共鸣);
"佛头青髻"(山形如佛髻)与"鸥鸟联翩"(生灵自在),构成物我和谐的禅境。
"协磬"二字尤妙,松风与钟磬声天然合拍,暗含"溪声尽是广长舌"的佛理。
3."琥珀涵辉,结茅澄窟,四序丹青次第悬"
色彩美学:"琥珀"写泉水晶莹,"丹青"喻四季画卷,化静为动("次第悬"如展卷)。
"结茅澄窟"暗用慧远庐山结社典,呼应上阕禅意。
4."凭栏立,把骊珠万斛,付与人间"
结句升华:
"骊珠"典出《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此处喻珍珠泉的珍贵;
"付与人间"将自然馈赠转化为济世情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异曲同工。
整体艺术特色
结构严谨:上阕由地理到历史,下阕从游赏到悟道,符合"起承转合"传统。
炼字精湛:如"跳""漱""协""悬"等动词,赋予静态景物以生命律动。
禅意贯通:全词以"水"为线,串起自然之泉、历史之脉、禅悟之境,最终归于人间大爱。
此词堪称"以旧韵写新声"的典范,既承袭了辛弃疾《沁园春》的壮阔格局,又融入了现代人文关怀,使千年词牌焕发新生。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