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栽树
我们以青山为屏
指间流淌着整条洪渡河的清凉
在喀斯特的脉络里
山泉跳动着纯净的脉搏
让每一寸肌肤都呼吸着
被过滤的晨光
看!晨练者正在半山亭里
把朝阳揉成太极的柔光
而我们的锄头,正锄醒
沉睡的土壤,种下三十年后
一片会行走的荫凉
这片土地啊!用石头孕育着倔强
每一株幼苗都是大地的诗行
就像干活人的胶鞋
比露珠更早沾湿了希望
山雀在清点新发的嫩芽
我们在岁月的年轮里,种下
来世的诺言,当青丝
染上白霜,那些挺拔的绿意
依然替我们年轻地守望
◎清明祭坟
提起沉重的腿,擦干
带雨的云,故乡软绵绵地
任由山路从村口爬进心上
连在心上,摸着老屋的柴门
荒草间,语言如藤,缠在墙头。
唯有一枝出墙的桃花
记忆布满青苔,锈锁
紧闭的门后,除了成长的印迹
老屋只剩一副骨架
去满山打听童年,打听
百年后如何归根,在坟茔间
列祖列宗沉睡,连母亲
也沉默,任我抚摸石碑
任我跪成另一块石头
高香燃尽时,纸灰
飞成蝴蝶,离人的泪
打湿整个清明,先人们
是否正在商议:留一方净土
待我归来共话天伦
◎芒种
我从未如此清晰地
听见泥土的呼吸——
隔着秧苗、水光、蝉鸣
一直把期待,沉入更湿润的深处
整个生长季,除了布谷鸟的催促
当然还有茎秆的韧性
愿每阵风雨,都能化作
拔节助长的声响
愿最炽热的阳光里
藏着最炽热的
期待——而躬耕的脊梁只负责
守望金黄色的余粮
◎端午
提起五月,江水就涨了三分
漫过楚地的碑文,漫过暗哑的黄昏
我想同你说说菖蒲与剑
说说沉入江底的铁,为何至今不肯锈蚀
一条漫长的放逐之路
在渔父转身时,就埋下了伏笔
旧时的月光被苇叶反复包裹
而每一个鼓点敲响的清晨,它激起的战栗
像谶语一样不可违背
时隔千年,汨罗的浪仍带着棱角
有时撞上礁石,便溅起整部《天问》的回声
可是,想起那些未完成的诘问
我仿佛成了最深的江心
终年回荡着,沉锚的闷响
◎立秋
柏村的罗马石柱旁
小溪顶着三伏后的酷暑
接纳一群妈老汉,手持蒲扇
相互地唠叨着
小镇上的那点事
就是围绕着儿女情长
着急的夏天的呀
转眼便立秋见影了,孩子
你见过这时间等过谁
在河边的某户窗前
云霞在收起她心爱的吊带装
正试穿着那件带领的旗袍
她要把自己最坚信的美好样子
悄悄地在一片叶子上
写成诗歌让秋风送去远方
……
◎立冬画屏
我在万圣夜
才将欢欣寄予菊丛,任它
绽放成遍野金黄——
我当秋色就此定格
漫山锦绣,永驻时光
偏有翻云覆雨之手
把晴空拧作你眉间阴霾
我捧来整季暖阳
弓身为桥,接骨为阶
只求绘就心目中的画卷——
可北风,剐我尊严如削冰
剩赤裸灵魂在雪线徘徊
今晨雨珠悬在眉睫是凝霜
是热泪?沿鬓角蜿蜒成
一道凉透的河
既然日历撕到立冬这一页
在埋进碎雪的霎那,我要
披上最亮的衣衫,把傲骨
穿成铠甲——
就算三九的梅枝在淬火
雪地烹茶时,滚烫的
芬芳会漫过所有未愈的伤
作者简介:
文锐,仡佬族,贵州省务川县柏村镇后坝村人,作品刊发《参花》《中国医学人文》《贵州民族报》《贵州劳动时报》《贵州司法》《洪渡河》等报刊杂志。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