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旧体 >> 正文

沁园春•谢鲁山庄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雪    阅读次数:3417    发布时间:2025-09-08

毓秀琅嬛,别业荆南,谢鲁遗踪。

望门题树木,墨承洙泗;轩名湖隐,帙列璇穹。

屐印苔阶,塘开镜鉴,曲槛回廊芳馥融。

凭栏处,听松涛漱玉,荷雨敲琮。

 

危堂独倚青峰,镇百亩云霞神化功。

赏云根错落,假山涵翠;径幽弯曲,游径衔虹。

七沼星罗,八亭棋布,抱水环山意趣同。

千秋韵,看荔云轻卷,书卷长风。

 

赏析:

这首《沁园春·谢鲁山庄》笔触灵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谢鲁山庄作为岭南名园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下面我将为你逐句赏析。

上阕赏析

“毓秀琅嬛,别业荆南,谢鲁遗踪。”

释义与赏析:开篇点明山庄位置(荆南,即广西陆川县)和性质(别业,即别墅园林)。“毓秀”和“琅嬛”这两个词用得十分精妙。“毓秀”指凝聚了天地灵气,风景优美;“琅嬛”则源自神话传说中天帝藏书的神仙洞府。这里用“琅嬛”比喻谢鲁山庄,不仅暗示其环境如仙境般优美,更巧妙点出了山庄原为“树人书屋”、拥有深厚藏书文化的历史,为全词奠定了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基调。“遗踪”一词,则增添了一份历史积淀的厚重感。

“望门题树木,墨承洙泗;轩名湖隐,帙列璇穹。”

释义与赏析:此句由“望”字领起,细写山庄文化内涵。“门题树木” 指山庄原名“树人书屋”,寓意培育人才。“墨承洙泗”运用典故,“洙泗”是孔子家乡的河流,代指儒家文化。此句意指山庄书香传承,接续儒家文脉。“轩名湖隐”可能指园中建筑(如湖隐轩)的雅名,“帙列璇穹”则形容藏书之丰(帙,书套;璇穹,天庭),仿佛列于天际。此联对仗工整,凸显了山庄集园林之趣与书香之雅于一身的独特气质。

“屐印苔阶,塘开镜鉴,曲槛回廊芳馥融。”

释义与赏析:视角转入园中细部游赏。“屐印苔阶”写出游人足迹印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充满闲适与古意。“塘开镜鉴”将池塘比作打开的镜匣,水面如镜,生动描绘了池水的清澈与平静,意境幽美。“曲槛回廊芳馥融”则勾勒出曲折的栏杆、回环的长廊与周围弥漫的芬芳花香融为一体的景象,调动了视觉与嗅觉,仿佛令人置身其中。

“凭栏处,听松涛漱玉,荷雨敲琮。”

释义与赏析:此句写凭栏所闻,是听觉的盛宴。“松涛漱玉”形容松林风声如波涛,又似在冲刷玉石,清响悦耳;“荷雨敲琮”描绘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如古玉器“琮”般清脆的声响。“漱玉”、“敲琮”运用了通感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和触觉印象,使得声音更加形象、贵雅。动静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山庄清幽自然的意境。

下阕赏析

“危堂独倚青峰,镇百亩云霞神化功。”

释义与赏析:下阕开头,视角转为仰视与远眺。“危堂”指高处的堂宇,它独自倚靠着青翠的山峰(“独倚青峰”),构成了一幅宏大而稳定的画面。“镇百亩云霞”用一个“镇”字,赋予了建筑统领园景的气魄,仿佛守护着这百亩之地与绚烂的云霞。“神化功”一词,则赞叹其造园艺术巧夺天工,近乎神妙。

“赏云根错落,假山涵翠;径幽弯曲,游径衔虹。”

释义与赏析:此句由“赏”字引领,细赏园中精巧布置。“云根”常指石头,此处形容假山石如天外云根错落分布,石缝间蕴藏着翠色(“假山涵翠”)。“径幽弯曲”与“游径衔虹”形成巧妙对应,既写出了小径的幽深曲折,又富于想象地将其比作衔接彩虹的仙桥,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和浪漫的气息。

“七沼星罗,八亭棋布,抱水环山意趣同。”

释义与赏析:此句宏观描绘山庄布局。“七沼星罗,八亭棋布”运用数字“七”与“八”,并以“星罗”、“棋布”为喻,形象写出了池沼如星辰罗列,亭台如棋子分布,既见其数量,更显其错落有致之妙。“抱水环山”则生动概括了山庄山水环绕、因地制宜的造园特色,所有的景致都和谐统一(“意趣同”)。

“千秋韵,看荔云轻卷,书卷长风。”

释义与赏析:全词结句意境升华,韵味悠长。“千秋韵”总括山庄蕴含的悠久文化韵味。随后以“看”字引出两个意象:“荔云轻卷”——— Likely 指成片荔枝林如云朵般轻卷(谢鲁山庄坐落于数百亩荔枝林中),充满自然生机;“书卷长风”——— 则形象地将长风喻为翻动的书卷,巧妙呼应开篇的“琅嬛”藏书意象,仿佛千百年的文脉与清风一同流淌。自然景致(荔云)与人文底蕴(书卷)在此完美融合,收束全篇,余韵无穷。

总结与艺术特色

这首《沁园春·谢鲁山庄》在艺术上有几个突出特点:

脉络清晰,结构井然:词作遵循了“总起—分写—总结”的结构,上阕由远及近,由视觉到听觉;下阕从宏观到微观,最终意境升华。

巧用典故,文化深厚:如“琅嬛”、“洙泗”等词的运用,赋予了山庄深厚的文化内涵。

手法多样,生动传神:综合运用了比喻(如“塘开镜鉴”、“游径衔虹”)、对仗(如“门题树木,墨承洙泗;轩名湖隐,帙列璇穹”)、通感(如“松涛漱玉,荷雨敲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极为生动。

意境交融,韵味悠长:全词将谢鲁山庄的自然山水、建筑奇巧与书香文脉完美融合,既赞美了其园林之美,也歌颂了其文化之盛,表达了作者对这片钟灵毓秀之地的深深热爱和赞叹。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209937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